杭州“雙線作戰”向縱深推進

杭州日報

在全市疫情態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重要時刻,杭州“雙線作戰”向縱深推進。

信心和鬥志,源自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全市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這也為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復工復產、破解“六難”……杭州各地各部門充分體現使命擔當和基層一線的首創精神,積極打好疫情防控“下半場”,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杭州,正向著“兩戰全勝”穩步邁進!

辦法總比困難多

破解“六難”顯擔當

返崗用工難、物流運輸難、資金週轉難、外貿出口難、物資保障難、政策落地難……這橫亙於前的“六難”,是企業復工達產面臨的最大攔路虎和絆腳石。

能否精準有效破解“六難”,直接關係到“雙線作戰”的成敗。為此,各地各部門創新思路、多措並用、靶向發力、紓困解難,推動企業復工達產取得了顯著成效。

西湖區充分利用“親清在線”這一新型政商關係服務平臺,發放全市首筆商貿企業補助、首個企業員工租房補貼,政策兌付企業數、員工數、總金額均名列全市前茅。補助的“碼”上兌現、瞬時兌現,讓企業和員工感受到了滿滿的獲得感。

為了讓員工儘快返崗復工,富陽區在全市率先出臺“新富陽人”安居樂業17條,開通“來富工作一點通”,推出返工直通車、企業定製專線等舉措,打通員工返富“最後一公里”,目前員工返工率超過85%。

聚焦打通政策落地關,餘杭區配套出臺“防疫惠企28條”落實全市“1 12”惠企政策,全球首創政策集中兌現辦公室,確保全市統一政策在“親清在線”平臺上應兌盡兌,並率先在區縣端口上線“基本電費補助政策”,後續還將有6個政策模塊準備上線。

拱墅區堅持以資金為要,成立融資服務隊伍,梳理排出一批困難企業名單,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主動對接15家銀行,積極搭建銀企精準對接平臺,已累計為236家企業提供信貸支持資金11.87億元。

實招硬招見真章

跑出發展“加速度”

大力提振服務業,持續做強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拓展都市經濟、幸福經濟、未來經濟三大新藍海……面對全市“1 2 3”的年度發展目標,各地各部門紛紛按下“快進鍵”,全力跑出發展“加速度”。

上城區服務業佔比超過90%,雖然在疫情中遭受明顯衝擊,但同時也帶來了新變化、新機遇,於危機之中蘊藏著巨大發展潛能。他們審時度勢抓線上消費,大力推廣網絡直播、“雲銷售”等新零售模式,全面釋放線上消費潛力,如西湖銀泰一週的零售額已達到去年同期90%。

同樣作為商圈集聚之地,下城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努力推動線下消費逐步回暖、擴容升級。2月19日,武林銀泰成為全市首個開業的大型商業綜合體;杭州大廈開業5小時銷售額達1150萬元,超過去年同期全天銷售總額;武林商圈內120家餐飲企業率先開放安全堂食。

“新基建”是產業風口,更是打造“雙引擎”的有力抓手。高新區(濱江)緊抓不放、乘勢而上,經過努力推動,由華為、浙大、普天東信共建的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和產業基地即將落地,這一項目將助力形成計算機通信領域的國產化新生態。

江乾區與企業聯動加快項目開工建設、促產達能,全市首個152項目——“物產雲商產業園”實現“雲開工”;有效帶動“雲簽約”項目58個,投資總額超300億元;“雲招商”到位外資2億美元,提前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春風漸暖,綠意更濃,杭州發展的生機和活力正在加速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