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開展生涯教育,內容有哪些?

歡迎關注《生涯教育》關條號,共享人生髮展規劃知識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終於給高考改革定了方向!文件中明確提到:“2022年前全面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有序實施選課走班,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


為什麼要開展生涯教育,內容有哪些?

在講學業生涯規劃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國內數據:在高考志願填報階段,僅有2.1%的中學生對所報學校和專業表示“非常瞭解”,有35.5%的中學生表示“不太瞭解”,有10%左右的中學生甚至“完全不瞭解”,在中學生挑選志願學校和專業的方式選擇裡,有66.1%的中學生將“學校知名度”作為填報志願的第一考慮要素;在高等教育階段,有42.1%的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有65.5%的大學生表示若有可能將另擇專業;在大學畢業就業階段,有將近40%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學錯了專業,近65%的畢業生跨專業選擇職業。看過之後,有何感想?!《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特別強調,基礎教育應使學生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初步具有獨立生活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

何謂生涯規劃

為什麼要開展生涯教育,內容有哪些?

何謂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是指在對個人相關的主觀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價值觀、職業傾向等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再與時代特點接軌,確定自己最佳的學業、職業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計劃和行動。生涯規劃簡單的來說就是為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提前規劃好的一條路,幫助自己更好的邁向成功。對於中學生來講,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以自己追求的目標為出發點,建立長遠的價值觀,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取得自我肯定和對未來職業認定後,有效激活內動力,尋找發揮平臺,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完善自我,實現目標。學業生涯規劃,就是要讓我們對未來的構想更客觀更全面,避免個別因素或主觀印象錯誤引導自己的目標,減少走彎路走錯路的可能。生涯規劃的意義對於中學生來講,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以自己追求的目標為出發點,建立長遠的價值觀,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取得自我肯定和對未來職業認定後,有效激活內動力,尋找發揮平臺,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完善自我,實現目標。學業生涯規劃,就是要讓我們對未來的構想更客觀更全面,避免個別因素或主觀印象錯誤引導自己的目標,減少走彎路走錯路的可能。

最後,生涯規劃的形成實施離不開家長、教師、學校適時的、正確的引導教育。

眾所周知,每個人成長經歷不同,獲取外界知識的程度也不同。老師(或家長)首先要做好高中學生(或初中生、小學生)的導師,發現他們的特長,幫助其分析特長,不斷提升其生活格局,再適時規劃職業生涯方向,培養有思想、有能力、有學識、有境界、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複合型人才。中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髮展方向和初步繪製未來幸福人生畫卷的關鍵時期。讓學生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興趣傾向,科學地選擇選考科目和專業,制訂個人修習計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最佳人生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奮鬥目標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這是全社會共同的願望。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