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工作后起点不同,还是结果不同?

今天,给大家分析分析读研三年和就业三年,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小伙伴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接下来的选择!

假如你选择读研

研究生生活是这样的

研究生第一年:带着好奇新鲜踏入研究生阶段,不料第一年基本都是上课,要么也就是一些集体活动。而且上课与本科没有两样,就是人少一些!积极一些的学生就去了实验室,把自己关起来,研究研究,发现:挺累!

研究生第二年:真正开始涉及自己的科研课题,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被师兄师姐指导,有时由于操作或研究思路不对被骂。身体虚弱就去运动,生活相对枯燥,对外交流也少了。有时被实验的失败打击一下,有时被刺激一下,喜怒哀乐更多以“论文”为中心。

研究生三年级:刚刚享受了两年的校园生活,不料又要找工作了!很疑惑,拿什么去拼?拼什么?论文还是一道大山。

虽然辛苦但是收获也是满满的

一级收获:读研就是为了三年以后的就业!这个工作需要:学历+专业技能+……三年后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甚至有了爱情……

二级收获:具备了硕士的知识技能,专业应用能力良好!!但找到的工作恰与专业并不太相关,此时憾言:三年前就业就好了!还好收获了爱情……

三级收获:硕士顺利毕业,拿到了文凭。但求职十分困难,没有目标,定位不清!甚至开始不用别人BS自己了,自己来就行了!!

四级收获:毕业都困难,纠结于论文中。延迟吧……来不及想就业的事情!!老师别催我就业!!

也会有这样的困惑

大部分人不会去做职业规划,因为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因此在读研过程中“被”的角色较多。

有的为了好考,还是读自己不太爱的专业,拿个文凭就好,但读研太难熬了!发现很多求职广告都是招大专以上水平。

有的为了换专业,考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但发现太难读了!!

有的想做研究,但发现市场上要博士,这种苦受够了!恐惧!

有的不想从事研究,但害怕自己没有竞争力!

找工作时,还是采取“海投”,结果基本是没有“葬身之地”,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

假如你选择工作

工作后的生活

第一年:初来乍到,听说“少说多做”为妙,于是多做,什么事情都自己来,甚至成了办公室杂物员!有时不因工作而忙,而是帮别人而忙!慢慢发现工作没有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好!过着蚁族的生活,思念校园的环境,以前没水没电还可投诉,现在,只能忍受,因为没钱!(有的人可能不满工作,不到半年就做跳槽族,漂泊的日子开始了!)

第二年:慢慢整理自己的工作状态,有的发现工作不太适合,自己很疲倦。因此就360度换工作,又开始求职旅程;有的挺满意自己工作,开始思考怎么进步,培训、教育、绩效等都是提高的路径;有的觉得社会险恶,还是校园好,于是辞职选择考研……

第三年:这时掂量自己的工资,发现很难,蜗居和裸婚行吗?这时也发现职业很重要,因为职业的不断进步和镀金才会有经济基础!也会慢慢去给自己的5年,10年定目标了!!如果第三年还不太稳定,没有什么基础,这时日子应该很难过!

工作中的收获

一级收获:找到自己爱做的工作,慢慢去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拥有财富了,车和房都在考虑了,结婚的事情不用别人谈了!

二级收获:工作自己喜欢,但赚钱不多,工作技能慢慢积累!

三级收获:有了一些财富,能养活自己,也能给别人资助(如家人)!但工作不是自己的喜欢的!

那么就是读研好还是工作好?我觉得这里就不需要多说了,凭借您自己的意愿吧。

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工作后起点不同,还是结果不同?

更多资讯请关注中公哈尔滨中公教育招聘网 中公尔滨中公教育考试网 中公尔滨中公教育招聘考试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