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放射--光电效应

几个物理量

介绍相互作用之前,得先介绍几个跟X光子有关的物理量,就像做一件事情之前,得先准备好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把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的会更加顺畅。

对于一种射线,我们得知道他到底有多强,于是就有了强度这个概念,强度是一个很有用的物理量,因为后续的射线衰减会涉及到他,射线穿过物质之前的强度是多少,穿过物质之后变成了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损失了多少,也就是衰减了多少。

除了强度,还有粒子注量、能量注量以及注量率等,具体的定义、公式参考专业教材。从根本上来说,这些物理量,是为了描述粒子比如X光子的数量以及所携带的能量。就好比X光子去做客了,不是一个光子去的,因此我们得需要知道X光子的数量是多少,单位截面上来了多少个光子,这样好准备客厅的大小、桌椅板凳以及饭菜数量。既然是来做客,就不能空着手来啊,X光子自然也带了礼物,这个礼物就是能量。客人都来了,主人也把会场准备好了,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些故事。

相互作用过程

之前提到,X光是怎么来的呢,是由一个个电子通过高压电场加速,然后轰击阳极靶(钨靶)产生的,产生X射线的装置叫做X射线管。X光产生之后,我们就要应用他,在应用他之前,就得先掌握他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个过程。

先说说X射线的能量,因为能量不同,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类型也就不同。X射线是由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靶面产生的,X射线的能量实际上取决于电子的能量,也就是电子的动能,电子的动能呢,又跟施加在阴极与阳极之间的高压有关,比如所说的80KV(千伏)的X线,对应的电子动能就是80KeV(千电子伏),而电压也就是80KV(也就是管电压)。这个说法适用于诊断用的X射线管,不适用于放疗中的MV(兆伏)级X射线。因为MV级的射线,也就是几千千伏,就不能直接靠电场来给电子加速了,否则如此高的电压会击穿电缆,不是一般的危险。

X射线的能量越高,他的穿透力就越强,100KV的X射线比80KV的穿透力要大,就像一颗子弹,速度越快,动能越大,自然能穿透更厚的物体。

说完了X射线的能量以及能量跟穿透力之间的关系,就要正式介绍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个过程了。

第一站:光电效应

一个个X光子带着一个个装着KV级能量的礼物来做客了,主人也就是原子要准备招待客人了,原子的结构再介绍一遍: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分布在原子核外不同的轨道上,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打算让核外电子来招待X光子,看着X光子闪闪发光、自由自在的样子,核外电子很是羡慕,就跟X光子诉苦说自己整天被束缚在轨道上,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长啥样,如果有天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好了,X光子被打动了,看着电子如此有志向,而且自己又在外面飘荡累了,浪荡世界的游子,很理解另一个游子对世界的渴望,于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X光子把自己所携带的所有能量都传给了电子,就像武侠电视剧里演的,师傅把武功和内力都传输给了徒弟,这让主人~原子大跌眼镜,感叹到原来这样也可以啊。获得能量的电子挣脱了原子的束缚,成为了自由电子,终于获得了朝思暮想的自由,这下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正当他要感激那个X光子时,却发现X光子不见了,因为X光子把所有的能量传给电子之后,X光子就消失了,完成了他的使命。为了纪念那个X光子,自由电子取名为光电子。对那个X光子来说,也没什么后悔的,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由电子产生的,正能量就这样传递着。整个故事,就是光电效应的过程。介绍的不够专业,专业版本请参考专业教材,或者百度或知乎搜一搜。光电效应这个现象由爱因斯坦发现,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电效应的厉害之处,在于证明了原来光不仅有波的性质,还有粒子的性质,也就是波粒二象性。

第二站:康普顿散射

获得了自由的光电子干什么去了、去了哪里,就姑且不用管他了,因为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些故事。听说之前的电子获得了自由,这让被束缚住在轨道上的其他核外电子很是羡慕,毕竟自由总是很让人向往啊,“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过了没几天,又有一个个X光子来做客,有了上次的教训,原子本不想接待他们,毕竟上次受到了伤害,失去了一部分电子,损兵折将,但又碍于面子,最重要的是核外电子热情很高。这次来拜访的X光子带的礼物更多,礼不嫌多啊,这次礼物里装的全是MV级的能量,是上次KV级的1000倍!故事是相似的,还是之前一样的情节,还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套路,电子又诉苦,X光子又被感动,然后把携带的能量传给了电子,电子获得了自由,只不过这次跟上次不太一样的是:X光子没有消失,而是成了散射线,散射线的能量跟之前比明显变弱,也可以说元气大伤,获得了自由的电子感激了变成散射线的X光子,然后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这次的故事没有那么感伤了,整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也称为康普顿散射,因为故事的最后,产生了散射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