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環保不是大國競賽,生態不是意識形態

BBC的Natural History Unit(自然歷史單元,簡稱NHU)成立於1957年,60多年來為BBC在全球紀錄片市場中贏得金字招牌立下了汗馬功勞。它是《藍色星球》(豆瓣評分9.8),《地球脈動》(豆瓣評分9.9),《冰凍星球》(豆瓣評分9.7)的製作者,每每上架新片,都會橫掃當年的各種國際大獎。

《南太平洋》是BBC自然歷史單元(NHU)在2009年推出的年度大作。從當年上架直到今天,在國際國內市場好評不衰。從旁白臺詞到配樂,每一秒都是精細化運營的成果。影片背後的故事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南太平洋》:環保不是大國競賽,生態不是意識形態

比如《南太平洋》的原聲旁白是英國著名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以飾演的角色多為高智商超能力的學術異端分子而聞名,例如漫威《奇異博士》,英劇《福爾摩斯》。中國的影迷朋友親切地稱他為卷福或本尼。本尼在錄製時由於其英式口語的發音方式,一直不能準確地發出“penguin(企鵝)”這個單詞。penguin可是《南太平洋》的C位臺柱,於是在連續六個小時的錄製中,無數只penguin變成了penwing,本尼強裝鎮定,全球粉絲忍俊不禁。

BBC的製片邏輯向來以製作宏大敘事和擅長講故事聞名遐邇,別人拍紀錄片從頭到尾是赤裸裸地“我要拍個東西教育一下你”,但是BBC是“來吧朋友我給你講個故事”。江湖上一直流傳著關於他們攝影師和製作團隊的傳說,例如一個鏡頭拍了300個小時,攝影師假扮40多隻企鵝在南極偷拍了三年,為了彌補器材的落後,90多歲的製片人掛在500米高空的熱氣球上吹西北風等等。

《南太平洋》與BBC自然歷史頻道的其他傑作一樣製作精良,在基調上更多了一種水的味道,那是生命起源的味道。影片聚焦於南太平洋這個與各大陸地板塊隔絕的隱秘國度,還原了人類文明伊始的各種形態。南太平洋是一個地球生命的試驗場,大自然主導控制著實驗條件和隨機變量。生存在大陸深處的我們總是與大自然搶奪生殺大權,南太平洋的生命實驗得出的結論值得我們反思,在文明發展的道路上,哪些不能挑戰,哪些可以改良。

一、泰坦尼克號與摩艾石像

上世紀20年代,泰坦尼克號從英國港口南安普頓出發,準備開啟它的處女航程,貼著北極圈橫渡大西洋,最終抵達美國紐約。泰坦尼克號取名源自希臘神話中的泰坦巨人,“泰坦是巨大的意思”,出資方伊斯梅先生表示“人們認為,大代表可靠,泰坦尼克號是一艘不會沉沒的船”。

《南太平洋》:環保不是大國競賽,生態不是意識形態

當時的英國,工業革命如火如荼,蒸汽機吞噬煤炭,產生的能量能夠驅動巨大的齒輪,齒輪帶動軸承,人類文明的戰車轟隆隆前進。居住在陸地上的人們沸騰了,認為自己已經勘破真理,征服世界、征服大自然的時候到了!

結局眾所周知。人類征服大自然的時候真的到了嗎?恐怕永遠也不會到。

當歐洲大陸淹沒在厚厚的煤灰毒霧中時,南太平洋星羅棋佈而又彼此隔絕的小島上,當地居民充分利用手頭資源,給出了生存實驗的另一種結果。

阿努塔島上的居民掌握的捕魚技術在太平洋諸島上幾乎無人能及,因為阿努塔島面積實在太小,小到在島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聽到清晰的海浪聲,海洋是島民主要的生活物質來源。因為沒有貿易,他們一起勞動,所得也都歸屬集體,集體主義是他們在彈丸之地繁衍生息400年的秘訣。阿努塔島有限的資源讓居民培養了良好的節儉意識,從不過度損耗,一艘祖先用的捕魚獨木舟,他們又用了150年。

所羅門群島的居民在家附近的池塘裡餵養一種個頭巨大的鰻魚,他們把魚養大不是為了吃,而是虔誠地希望這些大魚能世世代代留下來。因為魚會吃掉池塘裡的腐敗垃圾,清潔了對於島民來說極其珍貴的淡水資源。鰻魚就像他們的貴客,一頓盛宴,賓主盡歡。

南太平洋能達到今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並非沒有代價,而且這代價與我們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是何其相似。

復活節島,曾經的人間天堂,曾經南太平洋最大的海鳥聚集地,現在已是一片荒蕪。一千多年前第一批島民搭乘巨木鑿空的孤舟順著洋流和風向來到這裡,豐富的自然資源讓他們不必十分辛勞即可滿足生活所需。在物質資料極大豐富之後,島民們開始了他們的精神追求——造石像,也就是現在舉世聞名的復活節群島石像,又稱摩艾石像。

造石像的舉動引發了部落間的攀比,人們很快陷入石像狂潮中無法自拔,石像像軍備競賽似的越造越大,越造越多。為了搬運巨大的石料他們砍伐樹木,為了積累財富他們捕殺鳥類,失去了棲息地,動物和鳥類漸漸絕跡,最後摧毀的是他們的文明。

現在荒涼的島上沒有成株的大樹,薄薄的草皮上臥倒著很多還未完工的石像。這些石像在經年的風吹日曬中變得殘破斑駁,睜著空洞的大眼望著滄海變桑田。

復活節島像一個小型的生態實驗場,試想如果整個人類社會也陷入“石像競賽”,每個國家每個人種互相攀比著掠奪財富,開採資源,大自然也會像抹去復活節島的文明那樣,毫不猶豫地抹去我們。

二、有人說《南太平洋》這樣的片子是發達國家在搞文化滲透?

看完《南太平洋》,很少有觀眾不去追責。因為南太平洋太美了,它這麼美,這麼脆弱,由於二氧化碳排放,冰山消融,外來物種入侵等問題,很多當地獨有的物種已經蹤跡難尋,整個食物鏈正在歷經歷由下至上的全面崩潰。

BBC是有策略的,在連續5集壯麗風光的鋪墊後,整個系列的最後一集取名為《Fragil Paradise》(脆弱的天堂),本尼用黯然的語氣告訴觀眾,您現在看到的這一切,未來不出百年都會消亡,“海鮮或將從餐桌上消失”。前後如此反差相當於比賽倒計時的絕殺,幾乎必然導致觀眾發出詰問,這麼美的東西不能留給子孫後代,到底是誰的責任?

《南太平洋》:環保不是大國競賽,生態不是意識形態

2015年聯合國召開氣候峰會,大會通過了著名的《巴黎協定》,一年之後171個國家到場簽署,創下了人類歷史上單日最多國家簽署協議的紀錄。《巴黎協定》是全球各國人們在經過了兩次工業革命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破壞之後幡然醒悟的成果,其中對碳排放的嚴格控制條款,對世界各國的未來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方式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的簽訂實屬不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碳排放議題的激烈辯論貫穿始終。

發達國家指責近年來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的碳排放量遠遠高於自己,生態的惡化發展中國家應該承擔絕大部分責任,所以在未來發展中國家應該大力控制本國的碳排放量,保護地球生態。

發展中國家代表稱,如果要看碳排放量,我們不應該只看近幾年的數據,而是應該看近百年的排放總量。發展中國家近年來經濟騰飛,但產業結構傳統陳舊,對石化能源的依賴較高,所以導致了碳排放量確實比發達國家多。但是請不要忘記,近百年來西方的兩次工業革命給地球生態貢獻了多少碳排放,生態的惡化是經年累月的,不是近幾年突然造成的。

為什麼大家會糾纏在碳排放量這個話題上?因為碳排放,從很大的程度上說,與一國的經濟發展有密切聯繫。在目前能實現量產的技術水平下,製造業,能源,化工,輕工業,第三產業,沒有哪一個領域能夠在發展壯大中不增加碳排放。如果要嚴格限制排放量,就相當於變相限制經濟發展。誰也不願意犧牲自己的經濟發展不是嗎?

《南太平洋》由BBC和美國發現頻道共同出資拍攝,當製片團隊希望在片中啟發觀眾重視自然生態的時候,就被人理解為是西方輸出意識形態的幫手和工具。

“當年你們發展的時候不考慮碳排放,不珍惜地球環境,如今你們產業升級開始研究新能源,立馬反過來告訴我們要環保,要降低碳排放,你們就是想不讓我們發展。”

不僅《南太平洋》,在《地球脈動》《冰凍星球》等影片的評論區均能看到此種言論。這是意識形態凌駕於人類命運之上的表現。

大國博弈的陰謀論實則是一種狹隘的揣測,不如換個開放的角度進行思考。也許正因為西方發達國家走過了一段黑暗的彎路,對地球生態造成了巨大破壞,而且也遭到了報復和反噬,比如英國倫敦毒霧事件和美國的飲用水鉛中毒事件,所以他們如今格外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是真正發自內心地呼籲全球各國各地區節能減排,切莫走了自己當年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同為地球生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份子,將大是大非降維成國家地區間的博弈,實為不智。

《南太平洋》:環保不是大國競賽,生態不是意識形態

《巴黎協議》的最終簽訂,體現了全球在環保議題上的基本立場是一致的,縱然有矛盾和糾紛,但我們沒有第二個地球,這個唯一的幸福家園值得我們摒棄成見,達成一致。

發展中國家承諾會降低碳排放量,同時發達國家願意對發展中國家進行財力支持和新能源技術援助,避免過去幾十年全球產業嚴重依賴石化產品的增長模式繼續對自然生態系統構成威脅。同時,《巴黎協議》還影響了資本在國際市場的流動向綠色能源、低碳經濟、環境治理等領域傾斜。

《巴黎協議》是人們在保護地球生態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珍惜。

每次觀看BBC自然歷史單元的紀錄片,都能將我們從個體嚴酷的生存進化論中暫時解救出來,抬眼看一看這個星球的壯闊與多元,感嘆自身存在的偶然與狹隘。不要小看這忙裡偷閒,鬧中取靜的時光,這是生而為人,我們最接近真理的時刻。

《南太平洋》:環保不是大國競賽,生態不是意識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