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最近,“口红一哥”李佳琦在直播时“翻车”一事

,引发网友热议。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近日,李佳琦直播带货某款不粘锅,可尴尬的是鸡蛋刚刚下锅,可谓处处粘锅,将鸡蛋粘得七零八碎。

它的那句“OMG”这次没有带来惊喜,而是质疑。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看到这一幕的直播间网友,纷纷留言:“粘锅了”“垮了”…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随后,事情发酵近一个月,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于:这款不粘锅质量到底是否过关,粘锅是否是质量问题导致?李佳琦为何会在直播中连说“它不沾”,是否涉及诚信问题?

11月2日,李佳琦对此回应,在使用这款不粘锅时,没有经过说明书上要求的“用前先放入水煮沸后倒掉”的“开锅”过程导致了“粘锅”。

而他在直播中连说“它不沾”,则是因为他以为在用的是那口使用了好几个月的同款旧锅,因为它从未出现过粘锅情况。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11月2日下午,李佳琦向记者展示了锅具说明书,并现场用旧锅、新锅做了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旧锅无油煎蛋未粘锅,而使用新锅无油煎蛋则再次发生粘锅。

这个锅该李佳琦来背吗?

答案是肯定的,作为网红带货界的顶流,李佳琦的翻车不仅让自己蒙受调侃与质疑,更让“网红带货”的阴影再次加深。

李佳琦在不粘锅翻车事故中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没有提前测试产品,没有对品牌方的背景与技术做基本的了解。

第二,不粘锅不是专业范畴,是不精通的品类;

第三,在发生产品使用事故时,没有第一时间寻找原因,而是继续沿袭他在口红界的夸张手法,一边铲一边说:它不粘哦,它是不粘的!买它买它买它!然后我们看到鸡蛋死死地粘在不粘锅上。

有网友调侃道,加班那么辛苦,事先煎两个荷包蛋+火腿肠补补身体,也不至于直播翻车啊。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李佳琦翻车事件给带货网红带来哪些反思?

一、品控是生死线,做好选品事关生死

对于带货网红们来说,要打造持续的经营能力,一是低价,二是信任,

而信任的背后是品控,这才是生死线。

因此,如果想要把这套商业模式持续玩下去,内部团队最好要有专业化分工,开播前,对那些对接品牌与产品做技术背景与产品品质的筛选、核查、测试。

这其实需要一个独立的团队来负责,因为品控本身是一个严谨与专业性强的工作,这套品控筛选流程又是直播卖货事前排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如果无法确保产品的品控与品质,懂得放弃才是一种明哲保身之举,因为粉丝会因人设把你捧得多高,明天也会因为你推荐的商品出问题而把你踩得多痛。

二、网红要换个镜头表演方式了

2015年新修订的《广告法》对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已经予以明确: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

而网红带货提供了广告服务,是广告代言人的一种。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而在11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双11”期间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用语要文明、规范,不得夸大其辞,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

但从目前来看,夸张而又激情四射、打鸡血般的表演与推销方式几乎是网红卖货常态,网红们是不是应该换个镜头表演方式了?

平台方也应该对直播卖货账号施加更严密的审核机制并建立账号身份责任追溯体系,确保平台健康发展。

三、要有边界意识

品牌延伸最好是围绕接近的或者上下游产业链品类做延展,而不是跨界到明显不属于自身的专业领域去。

一个关于品牌联想的著名规律是:“品牌用户比非品牌用户更愿意精减联想。”因为精简联想的本质是帮快消费者快速做出决策。

品牌的竞争和增长通常是建立在两方面:一是心智的显著性,二是购买的便利性。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翻车”事件,直播带货引反思

佳琦在彩妆领域有显著的心智占领,建立了明显的品牌联想,这让消费者在该领域能快速联想到李佳琦。

但是如果李佳琦不断扩充品类,从口红到厨具,未来如果再到其他各种产品,这必然会导致它的品牌联想产品过多,消费者品牌记忆混乱,也会导致其专业形象被弱化与分散。

对网红来说,一方面要构建专业壁垒,维护专业化人设,可以考虑沿着品类上下游做延展,而不要轻易去尝试那些与自身专业领域跨度太大的品牌。

德鲁克说过:“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价值。”创造顾客价值就是要坚持长期主义,坚守底线与原则。

其实人在面对太多的选择与诱惑时,知道要放弃什么,比抓住什么更重要。

那么,你还会跟着更多李家琦们买买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