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想和我父親交流,這是必須的,他喜歡遊戲,他喜歡玩,想和他玩,必須遵守他定的規則。

——《利刃出鞘》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利刃出鞘》去年上映的時候收穫了相當的口碑,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6%,豆瓣評分8.6,是年度佳作之一。一般觀眾在二刷三刷之後才能把整個劇情“無懸疑”地連貫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甜甜圈”。但即使這樣,你仍然有可能沒有完全看懂這部懸疑電影。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為了展開對這一佳作的分析,我們有必要簡要覆盤一下整個劇情,還沒有觀看影片的朋友看完電影之後再來看我的解析。

故事發生在一個瀰漫著古典氣息的莊園中,85歲的懸疑大師自殺身亡,留下了巨大的有形和無形的資產,一名私人偵探受僱對警方已經下了結論的案件再作調查,他懷疑老爺子自殺另有隱情,或許兇手就藏在這一大家庭當中。

老爺子的長女琳達和女婿理查德靠當年父親資助的100萬元啟動資金趟水房地產業,擁有自己的公司,他們的兒子蘭森無所事事,過著花花公子式的浪蕩生活;小兒子沃特打理著老爺子的“似血佳釀”出版公司,沃特的兒子是一個自行其事的“鍵盤俠”,整日沉浸在自己的網絡世界中;老爺子的兒媳喬妮“開創”了自己的護膚品牌,其女兒梅格正在完成大學學業。另外,老爺子還有一個百餘歲不知其幾的老母親,一個勤勉的管家弗蘭,以及本片女主,被老爺子僱來照護他的護士瑪塔。

如果我們拋開觀影時的層層剝繭的推理和數次出人意料的翻轉,可以把劇情簡列如下:老爺子準備將所有遺產留給護工瑪塔,知道這一結果的外孫蘭森不甘心自己和家庭將來一無所有,在老爺子85歲生日的當夜,偷偷潛入老爺子的臥室,調換了他每天必用的兩種藥物“痛力克”和嗎啡,想通過瑪塔的手送老爺子歸西,從而使瑪塔因過失殺人而失去遺產繼承權,從而保證自己得到原來應有的那一份遺產。

瑪塔在發現自己給老爺子注射了過量嗎啡之後,老爺子情知急救已經不能挽回他的生命,這會給瑪塔這個善良的女孩和她的母親和妹妹招致巨大麻煩,於是他巧妙設計,在藥力起效之前自殺,讓瑪塔脫卻嫌疑。第二天蘭森發現老爺子之死並沒有讓瑪塔背上過失殺人的罪名,他不甘心失敗,又設計讓瑪塔自己承認過錯從而奪回遺產。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但是,蘭森對瑪塔的藥包動手腳時不巧被管家弗蘭看到,她懷疑老爺子的死跟蘭森有關,所以通過表妹拿到了老爺子的化驗單,並撕下標題紙頁寄給蘭森,蘭森移花接木,用同樣的方法把瑪塔騙到了他預定的“案發現場”,而此前他早瑪塔一步趕去將弗蘭殺害,然後想趁瑪塔見到已死的弗蘭時報警讓瑪塔落入法網,從而成為殺害老爺子和管家弗蘭的“兇手”,這樣老爺子哈蘭的遺產將最終重回蘭森和他們家庭手中。

然而,瑪塔雖然中計,可是她沒有眼睜睜看著弗蘭垂死掙扎,而是打了急救電話將弗蘭送入了醫院。

最關鍵的則是,因為多年的經驗,她在老爺子生日當晚給他注射藥物時,憑直覺並沒有拿裝著嗎啡的“痛力克”的瓶子,而是將嗎啡的瓶子,其實卻是“痛力克”的藥物打入了老爺子的身體,這雖然造成了她的恐慌和痛苦,並引發了此後老爺子設計的一系列“棋著”,但實際上她並沒有犯罪。當她即將坦承自己的罪行時,看到弗蘭藏起來的血液檢驗報告副本的私人偵探布蘭克及時阻止了她,並完成了自己的最終推理,揪出了這個局中局、連環套當中真正有罪的蘭森。

將蘭森徹底釘上罪行柱的關鍵是瑪塔在接到醫院的電話之後機智地謊稱弗蘭被救了,這樣一來,看上去隨後弗蘭將完全供出蘭森的所作所為,蘭森以為事情已經完全敗露,所以親口承認了自己的一切罪行……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一般來看,這部片子的重頭對手戲在三個人之間展開,蘭森、瑪塔和布蘭克,蘭森最終靠自己的善良天性戰勝了蘭森,獲得了遺產,而布蘭克作為一個“局外人”完成了“解套”,最終使好人得善果,惡人被懲罰,成就了“紳士偵探”之名。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可是,如果我們僅僅從這個層面來理解這部電影,將失去對它的深厚的社會內涵和敘事藝術的品味。那麼,應該怎麼樣來看待這部懸疑電影呢?我覺得最關鍵的是找到整個故事的“操刀者”,也即佈局者。

全片拿過刀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老爺子哈蘭,一個是外孫子蘭森,誰是“操刀者”?想要找出真正的操刀者,我們可以從以下“成功”的三個層次來尋找蛛絲馬跡。

第一,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並不只是他的事業,而是他的整個人生。

從事業角度來看,哈蘭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作品有千萬近億的銷量,是名符其實的推理小說大師,他白手起家,不但功成名就,而且靠一己之力支撐著整個家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但正如他所遺憾的那樣,他並沒有把自己人生和創業的理念傳承給下一代。

他的後代,每一個人在人格、德操、思想、行為上都有這樣那樣的明顯缺陷,就像曹公筆下的大觀園一樣,除了兩隻石獅子之外,沒一個人是乾淨的, 這座莊園中的情形也差不多,雖然這些人不是殺害老爺子的兇手,但也沒有一個人能夠給人以堅實溫暖之感,沒有一個人在走獨立光明的道路。

他們在老爺子出事之後,幾乎少有悲傷的表現,不顧老爺子的意願,“利刃出鞘”,摩拳擦掌地想要撈回自認為該得的那一部分遺產。面對布蘭克的調查,他們各藏私心,謊話連篇而又相互拆臺和攻訐,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白手起家”,溫情有愛,而每一個人在另一些家族成員的口中又無一例外地被稱為花花公子和喪家犬。從這一點來講,老爺子又是失敗的,由此總憋著一股子失望和懊喪。

他深感自己年事已高,再不作彌補就將失去最後的機會,於是他先後斷了這些吮血者的財路,以此警醒和改變這些人。如果這並不能達到目的,那也不再助長這些人繼續蠅營狗苟,驕奢淫逸,表面光鮮而底子裡繼續爛下去。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這一點是整個故事的背景,如果抽離這個有共同的虛矯欺詐的本質而又形態各異、表現不一的家族群像,那麼這個故事就失去了引人思考的厚重的社會底色,如果說沒有這一個背景,那麼人們在欣賞和完成從“入套”到“解套”的懸疑體驗時,其可深味的意涵也會薄弱得多。

從這一點上來講,故事可以說是從老爺子哈蘭試圖讓自己的人生更加成功來展開的,這一努力的結果,將成為我們關心的電影的主題。

第二,一個作家真正的成功並不在於寫在紙上的“玲瓏閣”,而在於他能夠佈置現實的“巧連環”。

哈蘭能夠在他的小說裡安排那些非常奇妙的故事情節,可以說那些完美的故事成就了他作為懸疑大師的人生,但即便這樣,如果說她至死也沒有解決上述人生成敗的大問題,那麼於他而言,這將是作為懸疑大師的糟糕的“爛尾”結局。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他靠對自己子女心智品性的準確把握和對人心人性的深刻的洞察而佈置了一場精妙的“棋局”。

作為一個85歲的老人來說,他已無所希求,生命於他而言已經實現了其意義,他不貪圖殘生,所以,當他發現瑪塔注射錯了藥物之後,鎮定地指導塔瑪巧妙脫身,而自己卻以極為奇崛的一筆——自殺來完成對自己懸疑人生的最終的昇華。

沒有人會想到懸疑大師會自殺,更沒有人會想到他只是以自殺來幫助一個善良無辜的人脫罪,更沒有人會想到他會以此奇筆來修滿自己人生的最後一章。

當瑪塔告訴他自己給他打錯了藥之後,他立即想到了這有可能是別人有意調換了藥瓶,但他需要在這極短的時間裡完成“佈局”,他並沒有糾纏於獲得一個需要靠時間來搞明白的“真相”,而是迅速做出了一個可以不使自己的人生意圖和終局安排徹底泡湯的“假象”。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如果他是自殺身亡,他的遺產將按他的遺囑全部由瑪塔繼承,他的兒女或者將從此警醒,如蘭森所說,真正想明白,從此之後只能靠自己,或者呢,至少不會再躺在他所創造的家族基業上貪生享樂。甚至於,以老爺子的睿智及他活潑的天性,藉此打擊和嘲弄這些不知感恩,毫無善心的兒女。

他在發現人生這局棋有可能輸掉的情況下,就將棋盤打落在地,重新覆盤,從而轉敗為勝。

他當然無法盡知每一個細節,正如他在給瑪塔作交代時所說,一定還有什麼細節是沒想到的,但往後的事情依然在他的思維“甜甜圈”之內,以他地瑪塔這個善良而聰明的女孩的瞭解,他知道一些他想不到的細節能夠得到及時彌補,從而使他的計劃完美實現。

而其後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當布蘭克開始懷疑她的時候,她用磁鐵毀壞了監控錄像帶,她破壞了泥地上的腳印,她將攀爬閣樓時不小心踏落的木條扔到了一邊。

我們完全可以說,這一切都並沒有逃出哈蘭事先的掌控和計劃。布蘭克告訴瑪塔,他的父親生前認識哈蘭,對哈蘭非常欽佩,我們甚至可以設想,布蘭克的出現也是在哈蘭的計劃當中。作為懸疑大師的他和作為一個知名的被稱作“最後的紳士偵探”之間互相毫無所知是不符合邏輯的。如果說哈蘭老爺子在瑪塔打錯藥之後即已察知這個意外並不是意外,那麼他一定會想得到“真相”,這是懸疑大師和資深偵探的習慣思維,我們不必作過多的延伸,但這種設想卻不是無中生有,因為這是懸疑作品的魅力所在。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第三,一個大師真正的成功並不在於身前,而在於後繼有人,傳其衣缽。

哈蘭老爺子非常珍視自己的作品,從不允許將他的作品改編換錢,他是一個“傳統”的老爺子。他之所以和子女決裂而又能夠將他們每一個人的醜事原原本本告訴給瑪塔,這絕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孤獨,也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已經把瑪塔這個女孩當作自己的朋友。

我們看到,在他的兒女當中,小兒子沃特似乎和他的衣缽有點關係,他寫書,而小兒子出版書。可是小兒子始終企圖的是將老爺子的“傳統”變成另一種東西,賣成金錢。他對老爺子真正驕傲的東西並不感興趣,他也無法領會老爺子能夠掌控一切的智慧。

作為一個思想和思維的創造者來說,他更希望身後有人能夠繼承其衣缽,繼續靠純真天性和無上智慧來掌握一切,這應該是一個大師真正上心著力的事情。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並沒有把瑪塔看作一個簡單的護工或者朋友,從他將所有的遺產,包括他的所有作品的版權都留給瑪塔這一點來看,他無疑對於瑪塔懷有更大的希望。瑪塔繼承了他的財產之後會作出更優於其他人,更優於那些兒女的計劃和安排;瑪塔繼承了他的作品之後,必然會保留他的作品的傳統。

最重要的是,大師那種既依循活潑的天性但又充滿巧思和慧心的人性之智及堅決果斷的人性之力更是需要有一個人來繼承,而瑪塔也許是一個最佳的接棒者。

大師瞭解瑪塔就像瑪塔瞭解大師一樣,哈蘭知道瑪塔的家庭情況,瞭解她的媽媽是一個非法入境者這種對瑪塔一家來說非常緊要的信息,他們之間的瞭解遠不止於此,他們時常對弈而瑪塔常常勝出。哈蘭嗜棋如命,哪怕是生日,哪怕是喝了酒,哪怕夜已深,他依然要拉瑪塔開上一局,那麼棋對他的重要也對應於棋對於他認識瑪塔這個人的重要。“棋逢對手”在這裡有更深一層的含義,瑪塔就是大師哈蘭的關門弟子。最後,事實也完全證明了這一點,影片的最後,瑪塔站在樓上,她的手裡端著哈蘭的杯子——“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所以,真正的對手戲裡怎麼可能缺少哈蘭呢!他才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也是這局中局的“操刀者”,一切也許是我們所無法洞察的,但一切都有其意義。我相信許多朋友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後,心裡都會有一點疑惑,哪怕在布蘭克將“甜甜圈”裡的“甜甜餅”填起來,並且完美地補上了“甜甜餅”中間的那個“洞”,還是覺得有一點點不夠完美。人們甚至會疑惑——瑪塔真的是一個完美純樸善良毫無機心的人麼!當然不是!如果說瑪塔是一個完全沒有機心的人,他是無力承繼哈蘭大師的衣缽的,即使她能夠得到哈蘭慷慨的遺贈,又怎麼能夠保有這些豐富的遺產,並且讓它們財盡其用,讓它們發揚廣大呢!如果我們從上述三個層次來解讀《利刃出鞘》,我們才會感覺到神酣意足,回味無窮。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反映了部分現實社會問題。千萬移民通過或正當或不正當的途徑進入美國,他們共同支撐起了美國的社會大廈,他們可能處於社會底層,但同樣為美國社會做出了貢獻,並且不失為人心之善良和美好。美國上層社會的成功人士,雖然也有像哈蘭老爺子一樣的“白手起家者”,但更多的人也許靠的是“祖上的福廕”以及像蘭森一樣不擇手段的巧取豪奪。底層人士默默無聞,處境艱難,而“上層人士”驕奢淫逸,毫不關注他們真正來自於哪裡,生活得怎麼樣。哈蘭一家人看上去把瑪塔當“家裡人”,但他們完全不知道她來自哪裡,哈蘭一家人每個人對瑪塔來處的說法都不一樣,他們根本不關心這些。他們只想千方百計撈上自認為該得的那一筆。影片的最後,一個“南方佬”布蘭克和一個“外來妹”瑪塔擊敗了那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上層本土人士,反諷了一定的社會現實,從而使影片有了更深層次的含義。

在電影技巧上,它採取了經典的封閉環境設計。整個故事發生在莊園裡,這是一些經典懸疑電影的傳統,像《東方快車謀殺案》,發生在列車上,《尼羅河上的慘案》,發生在船上,這種封閉的環境設計會極大地調動讀者和觀眾的“探案自覺”,看上去並不複雜的環境裡的真相,似乎人人可見,唾手可得,而實際上卻“咫尺天涯”“掛一漏萬”。當劇情慢慢展開,每一個人都開始用謊言來掩蓋真相的時候,我們以為也許真相就是被其中的某一個謊言藏起來了,其實,真相還遠遠沒有到來。

在莊園這個封閉的環境和結構當中,萊恩·約翰遜在劇情設計上極盡騰挪,局中有局,套中設套,數次反轉,最後一刻才擺出真相,可算神完意足。

影片最後蘭森碰巧在刀叢中撿了一把道具刀,使我想起了一句我們很熟知臺詞,我們看到最後的那張哈蘭微笑的畫像時,他似乎在對蘭森說:我賭你的槍裡沒有子彈。

老爺子哈蘭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利刃出鞘》:誰是真正的佈局者,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

(我的成長需要你,你的幸福需要我,歡迎關注愛的解析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