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大家好,這裡是老白說,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陪伴。

今天的話題承接於昨日話題:山海經的奇人異物,相當於是昨天的延續。

昨天說到《山海經》裡有趣的異物,今天也接著這個話題繼續與大家分享。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

一:魚婦

根據《大荒西經》記載:有一種魚半邊枯萎,一般是人,一般是魚,這種魚被稱為魚婦。傳說是帝顓頊死後所化。顓頊死的時候,正好從北邊刮來大風,海水被掀起波瀾,有蛇要被吹成了魚,顓頊就趁著蛇化成魚還沒定性的時候,附身在它上面,顓頊死即復生。

說起魚婦,有幾點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1:魚婦與美人魚

其實通過魚婦的描述,魚婦的形象和美人魚還是很像的,都是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

很多人想象中的美人魚是這樣的:

《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人魚小姐姐

然後現實是這樣的:

《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美人魚》劇照

→_→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咳咳,不皮了,我們迴歸正題。

2:奪舍與寄生

根據《山海經》描述,我們可以將帝顓頊的行為看成是一種奪舍或者寄生。

關於奪舍和寄生的含義,老白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老白一直以為奪舍和寄生這兩個詞是近些年來,隨著網絡小說的發展,尤其是之前修真類小說和玄幻類小說興起之後才出現的詞語。

但是這樣看來,顓頊應該是古代最早奪舍寄生的人了。

一般來說,只有擁有執念的人才會選擇這種方式繼續苟延殘喘。但是顓頊作為三皇五帝之一,在位七十八年,九十八歲去世。按道理來說應該是看穿生死了,反而用這種方式存在下來本來就是很匪夷所思的。而且顓頊寄生奪舍的是一條魚,這一點也完全不符合常理。

而由於年代久遠,顓頊奪舍寄生的具體原因無從考證。而關於顓頊變成魚婦之後,也沒有更多的記載,讓人無從推測。

《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二:三足烏

三足烏作為中國古代十分有名的存在,很多人對他的瞭解就是三足金烏代表太陽以及

后羿射日的故事。

那麼今天老白便講一下關於三足烏其他有趣的故事。

1:后羿射日的主使者

說起後裔射日,我們需要提一點:三足烏是帝俊和太陽神羲和的兒子。羲和一共生了10個兒子,這也是后羿射日的背景。

順便說下,帝俊這個俊字讀(qun),而不是(jun)。

《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后羿射日

根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后羿射日用的武器是帝俊給的,而目的也是鏟奸除惡,這也是后羿射日的前提。

我們知道古代神話故事中,有很多典故是由歷史神話而來的。

那麼帝俊指使后羿射日背後的目的性就很值得商榷了。

在老白看來,這或許是因為權利鬥爭引起的廝殺,經過神話之後,就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知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具體的論據,老白會放在本文後面關於帝俊的介紹中詳細講解。

2:最後一隻三足烏

大家都知道,后羿射日之後剩下了一直金烏瑟瑟發抖苟延殘喘,那麼這隻金烏最後歸屬如何了?

根據中國傳說故事,這隻金烏最後應該是歸屬於

西王母

根據《河圖括地圖》記載:“崑崙在若水中,非乘龍不能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

而在現如今出土的漢代古墓中,時常有漢磚上有關於三足金烏的身影。一般來說三足金烏都是存在於西王母的身旁。而根據傳說漢武帝曾經見過西王母,因此流傳了很多關於西王母的記錄。

而三足烏,青鳥,九尾狐也被稱為是西王母的三個代表。

3:《封神演義》中的三足烏

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里面有一個特別厲害的神話人物存在。

他就是:陸壓道人

關於陸壓道人的厲害我就稍微提一下吧。

這貨在封神演義裡面一直都處於T0級別的,基本上都是把別人按在地上摩擦的存在,就算是被混元金斗捉住了,也能安然離開。

而陸壓手中兩大神兵分別是斬仙飛刀釘頭七箭書兩大殺器。在整本《封神演義》裡面,這兩件武器沒有一次失手。

《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陸壓有一句經典的咒語叫做:請寶貝轉身

這句話的威力在《封神演義》裡面的威懾力和殺傷力不亞於某人的“

道友請留步”。

根據記載,陸壓的斬仙飛刀的形狀應該是葫蘆狀,而在《夢幻西遊》端遊之中也有一把武器與之相匹配:靈犀神劍

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這把武器的描述是不是基本一致?

《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夢幻西遊:靈犀神劍

而根據《封神演義》記載:陸壓其為火內之珍,離地之精,三昧之靈

而關於陸壓道人的出場詩為:貧道乃是崑崙客,石橋南畔有舊宅。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長生知順逆。

根據這句話可以得知陸壓應該是在崑崙山修道,而崑崙上是西王母的道場。而陸壓得到於混元初期,也就是三皇五帝的時期,這一點也與三足金烏為帝俊兒子的劇情年代相符合。

因此,陸壓一直被認為是最後一隻金烏。

三:扶桑木

根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從這段描述之中我們可以看出,扶桑樹很大,高三百里。而金烏每天從這裡出發,最後回到這裡休息,因此可以將它當做是金烏的巢穴所在。

這一點的話跟鳳凰棲息於梧桐樹上如出一轍。

而扶桑樹由於其高大,也被認為是神界的入口。但是由於后羿站在扶桑樹上射日的時候把它踩斷了,所以導致了人神兩屆相互隔離。

《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青銅繪畫中的扶桑樹

這個故事本來沒有什麼稀奇的,但是由於另外兩種說法,使這個傳說有趣起來。

第一種那就是瑪雅人與扶桑的關係

根據法國考古學碩金勒考證,扶桑最初應該是指的墨西哥。瑪雅人喜歡種植扶桑樹,而且以其中最大的樹木為扶桑神,而在中國學者中較早響應此說的是章太炎先生。

其次,瑪雅人的聞名除了他的未解之謎之外,還有他的歷法演算。

《山海經》裡有什麼奇物?司馬遷:餘不敢言之也

瑪雅人的天文曆法運算一向十分精確。

瑪雅人通過複雜曆法的計算,精確的計算出太陽年、祭祀年以及各種更長的週期。而其中以長期計日法最長,以公元前3114年為曆元的開始。

而在公元前3114年也正好是出於中國的三皇五帝時期,因此兩者的時間上是沒有太多的衝突的。

在這裡老白需要提到的是帝俊的妻子羲和。羲和在古代神話中除了太陽神之外也是曆法的研究者和時間神

根據《世本·作篇》描述:“羲和作佔日。”和《屍子》中所描述:”造歷數者,羲和子也。”我們也能看出羲和對於曆法的重要性。

扶桑是羲和的家

第二種就是現如今被稱為“扶桑”的日本

老白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日本被稱為扶桑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

根據《山海經·海內北經》描述:“倭國在帶方東大海內。”

這一點與扶桑的描述完全不一致,這也說明了在當時《山海經》的作者看來,扶桑和倭國完全是兩個概念。

又根據《後漢書》記載: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而對於扶桑國,後漢書則是用扶桑國單獨表示,這也確定了日本在古代最初跟扶桑完全是兩個概念。

那麼日本為什麼又被稱為扶桑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崇尚太陽,而對於太陽神更是崇敬有加。日本原本是沒有自己的神話體系的,而日本自己的神話體系是不斷吸收中國的神話內容進行自己的改編重組的。其神話體系大概是完善成型於公元五世紀。

在文字寓意上來看,日本與扶桑兩個詞語的意思極為相近。再加上日本由於其地理位置,科技不足以支撐他向東繼續探索,因此日本一直認為自己是日出之地,也是極東之地。因此日本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自認為自己是傳說中的扶桑了,因此長時間以扶桑自居。

在此之後的中日文化交流中,由於日本常以扶桑國自居,而古代的人們並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考證。在多次交流之後, 中國也將日本當做是扶桑國。

而歷史上最早記載日本為扶桑的史書是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書點東南夷贊傳》,其中記載:“東夷海外,碣石、扶桑”。

而在同時期的《梁書·扶桑國傳》中記載:“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南北朝時期,中國就已經將扶桑和日本混淆。

而這種說法也一直延續到近代史當中才被人們所遺忘。

說到日出之地,那麼就讓老白想起一個故事。

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乎?”

公元607年,日本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讓大禮官小野妹子和聖德太子出使隋朝,恢復了由於南北朝斷絕一百多年的中日往來。

“日出處天子敬白日沒處天子書”就是日本寫給隋煬帝的國書裡的第一句話。

隋煬帝本來開開心心的接待日本來賓的,結果一看到這句話就炸了。隋煬帝當時對著主管的鴻臚卿一頓冒火:日本再有這種無禮的書信,就不要給他看了!也是當時的官員機靈,說海外蠻夷對漢字不瞭解,才給了隋煬帝一個臺階下,平息了這件事。

不然以隋煬帝這種暴脾氣,可能就會像打高麗一樣,反覆攻伐了。

也不知道如果是這樣,日本引以為傲的“神風”還能不能拯救他們。

也是從此之後,日本就學乖了,不再說自己是日出處天子,改稱自己為東皇帝。

----------------------------------------------------------------------------------------------

而關於司馬遷的這句話,老白打算在《山海經》奇人篇結束後,給大家仔細講解。

今天的話題就暫時到此結束,關於《山海經》奇物篇就暫時告一段落。明天開始老白將和大家聊一下關於《山海經》裡的那些奇人神話。

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