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還記得小時候在街頭巷尾賣冰棍的老爺爺、老奶奶嗎?推著小車,車上面蓋著厚厚的白色棉被,棉被下有一個“冰箱”。老奶奶打開箱蓋的一刻,流出的冷氣繚繞在孩子們身旁,每個人都顯得興奮異常。在物質缺乏的那個年代,老奶奶老爺爺白色棉被下的箱子裡有的是一整個夏天……冰糕冰糕 一毛錢一梢(桶)··賣冰糕的大爺大媽白眼翻你兩眼··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80後們關於夏天的記憶裡總會有一支娃娃頭雪糕。它的形狀很可愛,咖啡色的眼睛、嘴巴和帽子,拿在手上就充滿童趣。當年幾毛錢的價格卻已經是夏天最好的享受了。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小豆冰棍可以說是當年的經典冷飲,最大的特點就是總還帶著個把沒磨碎的紅小豆,另外硬、瓷實,門牙玩命刻上去,也就多一行白印兒。小時候,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只要口袋裡有錢,就絕對抵擋不住小豆冰棍的誘惑鹽水棒冰,雖然只是是水、糖精和鹽的混合,沒什麼營養,也沒有花哨的包裝,涼涼的,脆脆的,有時候吃到嘴裡苦苦澀澀的,可我們就是偏愛於它。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對於北京的80後們,童年裡陪伴著長大的汽水是什麼?唯一答案只有北冰洋。那會兒都是把汽水擱在一大塊冰上面賣,整塊的冰上有好多半圓形的槽,汽水一瓶瓶地放在槽裡剛剛好。遇到有人過來掏錢光顧,店主會非常麻利地拿起瓶起子,用起子利落地一撬,將瓶蓋甩落在地。冰葫兒:管狀的塑料包裝飲料,中間細一下,形狀有點像葫蘆。有粉的和黃的,凍的倍兒硬,拿到手裡先要咬掉頭才能吃,這個咬法有十好幾種,只要是能用牙把硬硬的塑料給扯下去,什麼招都行,就從來沒見著用剪子的孩子。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旭日升:你可能已經忘了他的味道,但絕不會忘記他的廣告。當年兩對雙胞胎,楚童楚奇、凱露凱月成為旭日升冰茶和暖茶的形象代言人,“爽口爽心”的冰茶,“滴滴暖人心”的暖茶,很快地便深入人心。可惜它並沒有像廣告詞所說“越升越高”,而是漸漸地消失在人們視野中健力寶,汽很足,這股橙子味兒的汽水味道真的是童年最深的記憶,大大地猛喝幾口後,過一會兒就會沖鼻子。不知道有多少人第一次見到健力寶會以為是啤酒呢?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左圖】小時候,鬥蛐蛐是男孩子們的專屬遊戲,夏末秋初,他們把瓶瓶罐罐準備好,從附近的地裡或者院牆旁捉來蛐蛐養在罐中,自己給蛐蛐取名字。鬥時幾個孩子湊在一起,用草自制的“蛐蛐兒探子”引他們相鬥,勝利的主人滿臉得意,而敗者則同蛐蛐一樣垂頭喪氣。【右圖】玩彈球兒是當年住平房時候最快樂的遊戲之一,對於不同的球,不同的地區有各自的叫法。在北京,全黑全白的球叫黑瓷白瓷,透明的叫做貓眼兒。當時彈球兒的玩法也不少,最常見的就是贏球兒的,彈中即歸己所有,有時為了打到對方的彈珠,贏一顆,總是蹲下去,閉住一隻眼睛,瞄了又瞄,屏住呼吸,等十分有把握時,才用右手大拇指將自己的彈珠彈向對方的彈珠。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扔沙包:不管男孩女孩都愛玩,兩邊站著的是兩個扔沙包的人,中間可以有很多人,打上誰,誰就要下來,然後替換兩邊的人。那小小的沙包,不過是一個長約5-10釐米的正方形,用碎布縫製的,大多都是大人們再也不用的布頭。由於沙包裡裝滿了沙子,所以打在身上也很痛。下去的人,拼命地想打中上面的人,而在上面的人,奔跑著躲藏著,左右躲閃的過程中,快樂的尖叫一聲聲傳來。中間的人接住一個沙包 增加一條命,若是被砸中並且沒有接住沙包 就損耗一條命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乒乓球是80後小時候最愛的球類運動之一,用兩塊簡陋木質球拍,在院子裡的“乒乓球檯”上比賽,中線用各種找得到的東西,紅磚、木板、石塊等等。那時候,每個大院裡都有好幾個這樣的球檯。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翻繩(撐)也叫翻花繩,是童年記憶中小孩子們常玩的一種遊戲。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遊戲,一般是兩人一起玩,以女孩子們玩偏多。那會兒最常玩的是翻“麵條”、“麻花”、“降落傘”、“茅坑”、“蝦米”,更有甚者還會用翻繩變魔術(又稱逃跑的繩子)。翻繩的記憶讓人更多地想起童年的友誼。那清晰而溫暖的快樂從未褪色。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跳房子因其畫在地上的方格形如房子而得名。一隻粉筆,一塊石子,畫上簡單的方格,單腳跳,雙腳跳,可以開心地玩上一整天。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跳皮筋兒:一到課間十分鐘女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衝出教室開跳,那時候彷彿跳皮筋就是世間最幸福的事了。你一定不會忘記那些跳皮筋歌: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小時候在上學、放學的路上,邊走邊滾鐵環,不但能夠免去行路的單調,而且加快了行走的速度,樂趣無窮。鐵環玩的多了,自然就推出了許多花樣。技術好的人,單手拿鐵鉤將鐵環往前一送,鐵環就乖乖轉動起來。滾在路上也能“停車”,即鐵環斜靠在“車把”上,要滾時彎鉤輕輕起動就行。除了直走,還能帶著鐵環拐彎,穿越障礙。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拿幾根鐵絲或找來小樹杈,兩邊套上幾根牛皮筋,中間再穿上一塊自行車內胎上剪下的橡膠皮,一把小彈弓就做成了。撿些小石子,約上小夥伴,對著大樹或瓶子瞄射。雙腳平肩寬,眯眼瞄準,手臂抬起,一手拉皮筋到精確長度……這是小時候男孩子們玩彈弓的標準動作。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粘知了是男孩子們的遊戲,一到夏天,循著知了的叫聲,頭昂得高高的,眼睛直勾勾地仔細搜尋,發現目標後,趕緊接上竿子,慢慢地將竿子伸進樹杈中,竿頭靠近目標時,輕輕一戳,知了便粘上了。回到家裡,慢慢地取出戰利品,用細線拴住後腿,手拽線頭,輕輕地放飛,有時,會在線上繫個小物件,讓它帶著飛。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捉蜻蜓,有用手直接捏的,有用網子的,還有用掃馬路的大掃把捂蜻蜓的。當它飛到跟前時,用掃把猛地向它拍去,就把它按到了掃帚底下,然後輕輕地翻動掃帚,找到被按住的蜻蜓,將它捉住。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一到夏天男孩們就玩呲水槍,從最開始最簡易的透明款,到後來有壓力的可以噴很遠。那會兒男孩子們會聚在一起拿著不同款的呲水槍打水仗,身上的水越多越開心。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跨欄兒背心兒,是每個孩子必備的夏裝。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留著印有“北戴河留念”的背心兒?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每到夏天,穿上新涼鞋可以高興好幾天。每天穿著涼鞋上學、放學,跑操、跳皮筋,跳房子,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在水坑裡亂踩。有的鞋子走路還會發出聲音,故意要走得直響,生怕別人看不見。就是繫鞋帶的地方容易斷開,斷開後要麼就用鐵片燒熱後粘住,要麼就直接剪掉當作趿拉板。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白球鞋和回力鞋是當年最流行的鞋子,是體育課的必備裝備。白球鞋髒了對於女生來說是很糗的事情,如果發現鞋子上有汙點,就會趕緊找只白粉筆反覆塗抹乾淨。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小時候連雨靴我們都可以拿來攀比,要看誰靴筒上的圖案最可愛,是最流行的卡通人物,甚至連誰的靴筒更高都要比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還記得小時候的大蒲扇嗎?價格很便宜,但用途可大了。可以扇風,遮陽,驅趕蚊蠅。走路累了歇息,還可以墊在屁股底下當坐墊。記憶中,每到夏天,老人們總是人手一把大扇子。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小時候常見的摺疊扇,有紙質的,也有類似“緞面”質地的,拆疊後只剩下面的握柄部分,很方便攜帶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虎標牌萬金油是家中必備,大熱天蚊蟲叮咬,用萬金油一抹,頓時感到清涼舒爽;有時稍有頭昏腦熱,用萬金油在太陽穴一抹,立馬涼嗖嗖感覺,精神不少。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小時候沒有空調,家裡能有一個電風扇就不錯了。那會兒的電風扇相當笨重,小孩子根本抬不起來,底盤或者機身上有停止鍵、彩燈鍵,還有換擋鍵。夏天,伴隨它搖頭時咔咔的響聲,清涼灑向整個屋子。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小時候住平房,為了防止蚊子飛進屋子,會掛上門簾。那會最常見的是用曲別針和掛曆紙捲起來,然後連起來的自制門簾。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割麥子---曬麥子---收麥子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摔bia(寶)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摔哇嗚(哈哈)吃到泥的有沒有?有沒有?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抓羊拐/拾子(滿指甲縫裡都是泥巴)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彈溜溜(彈玻璃球)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上學小學課本···你還記得幾種?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野葡萄 (龍葵),生長在野外田地裡面,農村人基本上都吃過這個,摘一大把 一下子放進嘴裡 甜的很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兒時放牛,很多次因貪玩導致牛找不到了,和小夥伴們找了幾大山也不見蹤影,只能回家叫家長一起找,然後在莊稼地裡找到了,回家避免不了一頓皮肉之苦,然後給鄰居家賠糧食。

80後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麼?而立之年的你還記得這些嗎

屬於80後的零食,這是“奢侈品”當時對於我們農村裡的孩子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農村家庭1-2元可是一個月的開支費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