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巴黎人佛系宅家依然繼續


想起來,國人能實現目前的抗疫基本勝利,真的很了不起。


中國人的宅家真的是從上到下很自律。國內的朋友告訴我,大家很少無目的出門,非要出門也會戴好口罩,甚至戴手套和護目鏡,回家後還會認真洗手,甚至給衣物消毒。


正是大家都如此認真,疫情才能消失的這麼快。


而在歐洲,部分人是想宅才宅,很少考慮集體利益。


前幾周,出現了各種溜假寵物,各種奇葩理由非要出門。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前幾周,巴黎集市購物屢禁不止,最後政府還頂不住壓力重新開放。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在這週末,巴黎天氣回升,達到了20度,漸漸有了春暖花開的氣息。趁著這股春天的氣息,不少巴黎人冒死出行,不少還是推著嬰兒車出來溜達的人。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看著這樣的情況,巴黎公共援助-巴黎醫院的院長馬丁·赫希(Martin Hirsch)不禁感慨:太多人,太多步行者,太多嬰兒車。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就這種佛系的態度,禁足能產生的效果真是會大打折扣。


目前,法蘭西大島已有1791人死亡,是目前法國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在過去的24小時內,又有551名患者住院,總患病人數已經達到10824人,並且2375人處於重症監護狀態。


形式非常不樂觀,病人數量早就超出了巴黎各家醫院的上限,前幾天就通過鐵路朝法國其他疫情稍緩的區域輸送病人。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雖然中國已經用實際情況證明了禁足和戴口罩的作用,但不少歐洲人到了現在還在懷疑兩者效果。


英國政府首席流行病模型推測專家梅德利教授就表示:英國政府應該儘快解除現在的嚴密封閉措施,考慮讓一些對新冠病毒風險較低的人感染病毒,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因為目前的免疫政策只能讓流行延緩,而不能讓病毒流行消失。另外,禁足政策也導致失業、部分人遭受家暴和精神問題。


國情不同,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也不同。有不同的聲音也是好的,政策制定者應該站在宏觀角度辯證看待事件。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不過就算是低風險人群,也可能會有惡化的風險,法國16歲的小姑娘去世不就證明了這點?這是人命啊,做不起試驗的,還是要慎重考慮。


除了英國專家質疑禁足功效,最近丹麥人開始質疑帶口罩的功效了。


哥本哈根一名心臟科教授認為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口罩在醫院外的其他公共場合有顯著作用。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因此他招募了6000名志願者做實驗,一組帶口罩,另一組不帶口罩,測試期為一個月。


目前測試結果未知,但能不能在有疫苗基礎上做實驗,要不要這麼頭鐵?在家宅著不香嗎?


在新冠病毒面前,柔道選手不堪一擊


2020年4月5日,一位37歲,曾是高級柔道運動員也受新冠肺炎影響,死在里爾大學醫院。


同事們都對他的死表現得很震驚: “他根本不是我們認為的Covid-19受害者的情況。”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據悉,死者,西里爾·布朗厄爾(Cyril Boulanger)是兩個小男孩的父親,曾是法國柔道冠軍,是里昂火車安全小組(GPSR)的主管。


自健康危機爆發以來,RATP工會一直要求為自身與公眾接觸的員工提供口罩。


但據死者同事表示 “但自上星期四,我們才開始系統的組織員工戴口罩。 我們遲到了十五天。”


疫情期間法國企業員工部分失業


一方面是民眾還在不停浪,疫情不知何時休,一邊是在經濟上,法國的形式也不容樂觀。


從宏觀來看,從今年年初至今,法國股市市值已經蒸發超過萬億歐元,法國CAC40(和美國道瓊斯指數類似,反映股票整體大盤情況的一個指數)下跌了27%,幾乎跌了1/3。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其中著名奢侈品兩巨頭路易酩軒和開雲分別下跌20%,法航下跌50%,空客、雷諾、標誌這類製造業巨頭也下跌超過40%。


在這場疫情中,其中有些大公司底氣足,比如歐萊雅和香奈兒。兩家公司都承諾支付員工100%的固定工資。


鐵頭功下佛系扛疫,卻懷疑禁足、懷疑口罩,質疑一切的歐洲人


但大部分還是得裁員比如法荷航就從3月23日起,對4.5萬名員工實行“部分失業”。根據法媒的調查,目前法國“部分失業”人數上漲迅速,兩天前還是400萬,平均每5個工作的人,就有一個部分失業,現在已經達到了500萬,平均每4個原本工作的人,就有一個部分失業。


除了這些部分失業的,還有將近450000家法國中小企業向政府申請了團結基金,幫助自身渡過難關。


中國新冠疫情能抗擊成功,其實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


目前疫苗還遙遙無期,除非群體免疫,否則還是得從切斷傳染途徑入手,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方法要視國情而定。


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我們都希望,能少感染就少感染,每個生命都是無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