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欺騙、懷疑、科學研究的不確定性炒作,這位美國人揭露了真相

從菸草到食品和燃料產業,否認、欺騙和懷疑是他們腐蝕真相的手段。

2017年,美國總統顧問Kellyanne Conway自創了“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一詞,藉此維護關於特朗普就職典禮上群眾數量的不實言論。無數評論員因此慨嘆,我們進入了奧威爾式雙重思想的新時代。

利用欺騙、懷疑、科學研究的不確定性炒作,這位美國人揭露了真相

跨國製糖企業照搬菸草行業的“劇本”,為限制糖分攝取的立法設置重重阻礙。來源:James MacDonald/Bloomberg via Getty


流行病學家和前安全監管工作者David Michaels在《懷疑的勝利》一書中向我們證明,這確實是黑白顛倒的年代。不受待見的新聞被自動定義為假新聞。獨立來源獲得的證據,只要是來“添亂”的,無論事關氣候崩潰還是化石燃料,空氣汙染還是柴油排放,都被釘上了垃圾科學的標籤,還要被動了手腳又標榜客觀的研究“證偽”。


然而,如果你認為腐蝕真相只是當今平民主義政客的拿手好戲,就大錯特錯了。另類事實生產的常態化其實一直存在。從菸草到危害公眾健康和環境的工業化學品,替它們“洗地”的諮詢公司數十年來已經成了篡改真相的專業戶。它們僱傭一些唯利是圖的科學家,借他們之手混淆視聽。


否認機器


Michaels於2008年發表《懷疑是他們的產品》(Doubt is Their Product),是最早揭穿否認機器(denial machine)的科學家之一。新書中,他綜合了自那之後發表的關於否認機器的權威研究,同時結合了在與一系列物質的毒害作用的管控拉鋸戰中形成的新洞見。書中提到了全氟和多氟烷基,這種物質廣泛用於不粘塗層、紡織品和消防泡沫;提及了酒精和糖的危害;提及了隨處可見的草甘膦殺蟲劑的致癌爭議;以及阿片類處方止痛藥成癮的致命流行。對於以上每一例,Michaels都詳述了相關產業如何巧用一系列手段,淡化其產品的風險,這裡發點虛假信息,那裡隱瞞不利證據,削弱官方機構的權威——全都是菸草業的慣用伎倆


Michaels兩本書名中的“懷疑”(doubt),源自英美菸草集團(British American Tobacco)一子公司的一位不具名高管於1969年寫下的一段筆記。這段如今飽受詬病的內容記錄了維持香菸銷量的一種策略:“懷疑就是我們的產品,懷疑是對抗大眾腦海裡‘事實主體’的最佳手段,也可稱其為營造爭議的手段。”

通過發佈菸草與疾病關聯的虛假科學信息,這種邪惡的策略讓監管遲到了幾十年,保護了公司利潤。


Michaels從1998年就開始熟諳懷疑機器的操作內幕——克林頓政府執政時期,他是美國能源部核武器設施首席安全官。正是在這裡,他見證了既得利益者為推翻紮實科研成果而上演的一出出好戲,他們不僅很會恐嚇官方機構,還會對監管從中作梗。在他的第一本書中,他講述了這種“產品防務行業”(product defence industry)如何套用菸草業的模式,為石棉、鉛、塑料以及有毒物質(如核應用中使用的鈹)等開脫。


從2009年至2017年,Michaels受奧巴馬委任,在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擔任高級監管者一職。在這個崗位上,他收集了更多可以證明欺騙已經侵染了整個國家的資料。


利用欺騙、懷疑、科學研究的不確定性炒作,這位美國人揭露了真相


一名男子在新德里亞穆納河因汙染而產生的泡沫中祈禱。來源:Dominique Faget/AFP via Getty


目無章法


科學探索有一定的原則。為了檢驗假設,需要對圍繞在假設周圍的不確定性進行驗證,直到有相當比重的證據可以得出一個合理的結論。這樣的證明可能要等很久,要達成共識則要更久。產品防務行業肆意踐踏這些原則,將這個過程中所固有的不確定性作為武器。它的招數包括對極少的不同意見進行炒作,對數據斷章取義,重複分析結果以達到另一種結論,僱專人在研究方法上做手腳,產出資助者想看到的結果。


Michaels也提到了其他關於懷疑的著作。比如Naomi Oreskes和Erik Conway的《販賣懷疑的商人》(Merchants of Doubt,2012);營養科學家Marion Nestle一系列關於食品產業的作品,如《蘇打政治學》(Soda Politics,2015)《難吃的真相》(Unsavory Truth,2018);還有記者Jane Mayer的《黑錢》(Dark Money,2016)。最後這本書將對氣候變化的否認,與自由主義右翼想要削弱政府權力並解除行業管制的意識形態衝動聯繫了起來。


Michaels毫無顧忌地公開點名,把矛頭指向了產品防務的操作者,以及偽裝成獨立機構實則收受行業好處的遊說集團和智囊團。如果想進一步瞭解作者的指控,可以前往“《懷疑的勝利》特別資料集”(https://toxicdocs.org),查看許多之前未公開的源文件。


排放門


作者在書中揭露了大量醜行,其中有兩章很出彩。一個是德國車企大眾在一款柴油發動機上的大膽違法行為。大眾開發出的秘密軟件,可以讓這些發動機在排放測試中矇混過關,讓公司生產的汽車達到美國柴油車尾氣致病顆粒物檢測的嚴苛標準。2014年,這一秘密被代表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開展工作的一些學生無意中發現了,消息次年即得到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證實。書中在講述某些科學家為包庇這種犯罪行為而甘願清洗數據時,Michaels的辯論才華顯露無疑。


第二個精彩之處是他描述自己在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的多年抗爭,目標是減少工人對砂中二氧化硅粒子的暴露——從建築業到鍊鋼業,再到水力壓裂技術,這種砂皆有應用。包括他在內的至少50名同事努力收集證據,屢次遭到偽科學的反對和起訴。


由於不再需要維持無黨派政府官員的身份,Michaels對共和黨提出了特別批評。他說,企業汙染者和危險商品製造商一直依賴共和黨,他們會用自由和自由市場企業的虛偽說辭,駕空公共衛生和監管機構的權力。他說自己期待看到更嚴格的監管,不是因為他不看重自由,而是因為沒有國家的保護,便無自由可言。


《懷疑的勝利》有時充滿了技術細節,但這些細節很有必要,因為他起訴的一些公司都是一些有備而來的法庭常客。這是一本大膽而重要的書,它敲響了對科學系統性腐蝕的警鐘。


原文以Truth decay: when uncertainty is weaponized為標題發表在2020年 2月3日的《自然》書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