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介紹種植

中 文 名 玫瑰

學  名 Rosa rugosa Thunb.

異  名 紅玫瑰、梅瑰、刺玫瑰

科  屬 薔薇科薔薇屬

地理分佈 原產中國北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主產於江蘇、浙江、山東、安徽。北京、河北、湖北、四川等地也常見。

品種描述 形態特徵:落葉小灌木。莖直立,粗壯,多分枝,密生短絨毛、腺毛,有皮刺或針刺,刺微彎曲或直立。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葉柄基部有長圓形2托葉,邊緣具細鋸齒,小葉5~9片。小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鋸齒。葉的上面有光澤,多皺,無毛,下面灰綠色,有絨毛和腺毛,網狀脈明顯。葉柄與葉軸及小葉柄均疏生皮刺和柔毛或腺毛。花單生或3~6朵聚生於莖頂。花朵較大,有芳香。花梗有絨毛、腺毛和刺。花托有腺毛。花萼5片,萼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有尾狀尖,常擴大成葉狀,外面有腺毛。花冠5瓣或多數花瓣,紫色、紫紅色,稀有白色,單瓣或重瓣,栽培種多為重瓣。花瓣矩圓狀倒卵形,先端鈍或微凹。雄蕊多數,著生於花托邊緣的花盤上。雌蕊多數,花柱離生,有柔毛,稍伸至萼筒口外。全部雌蕊都包於花托內。薔薇果,扁球形,暗橙紅色,萼片宿存。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活習性:玫瑰生長健壯,適應性很強,喜陽光充足、涼爽而通風及排水良好的環境,略耐陰,但在陰處生長不良,開花稀少;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壤上中生長好,開花多,在微鹼性土中也能生長;不耐積水,萌櫱力很強,生長迅速,耐修剪;根系一般分佈在15-50cm之間,垂直很有深達4m者。

繁殖方法:多用分株和扦插繁殖,還可用嫁接和埋條法繁殖,嫁接可用野薔薇或七姊妹等為砧木,芽接、枝接、根接均可;埋條法宜於華北乾旱地區採用。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管理較容易。要選擇通風、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塊。栽植前必須施足底肥,精耕細作。多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扦插時用軟、硬枝均可。對不易生根的名貴品種需嫁接,用薔薇或月季作砧木。秋季是最佳栽植季節。一般每年施肥兩次,北方地區常在春季化凍和秋季落葉後進行,以有機肥為主。秋季應剪枝。病蟲害較少,主要有鏽病、天鵝絨金龜子等。

食用:玫瑰花瓣可製作風味獨特的蜜餞和高級飲料如玫瑰露,還可做食品、燻茶、釀酒等的輔料。玫瑰花瓣還可烹製多道菜餚,馨香味美。也可製成玫瑰醬等系列產品。

保健功能:玫瑰的花蕾也能入藥。經分析報道,玫瑰花含有槲皮苷、鞣質、沒食子酸、花色苷、β-胡蘿蔔素,還有揮發油。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是香茅醇、櫳牛兒苗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壬醛,還有少量的芳樟醇及微量的枸櫞醛等;果實含維生素C、果糖、葡萄糖、蔗糖、檸檬酸、蘋果酸、喹啉酸、抗壞血酸、槲皮素、異槲皮素、番茄烴、胡蘿蔔素等;葉含槲皮苷、異槲皮苷、芸香苷、金絲桃苷,是槲皮素和山萘酚的苷,還有兒茶素鞣質、沒食子鞣質和逆沒食子鞣質。4~6月間分批採摘將要開放的玫瑰花蕾,用文火烘乾或曬乾。花味微苦,性溫。有理氣解鬱、和血散瘀之功能。

應用價值:玫瑰色豔、花香、花期長,適應性強,是中國歷史傳統名花之一,最宜作花籬、花境、花壇、坡地栽植觀賞;玫瑰花可作香料和提取芳香油,用於食品工業,花蕾及根入藥,所以玫瑰還是園林結合生產的好材料,特別適合在山地風景區結合水土保持大量栽種。

常見變種:

① 重瓣紫玫瑰 var.plena Rep.花玫瑰紫色,重瓣,香氣馥郁,品質優良,多不結實或種子瘦小,各地栽培最廣;

② 紫玫瑰 var.typice Reg.花玫瑰紫色;

③ 紅玫瑰 var.rosea Rehd.花玫瑰紅色;

④ 白玫瑰 var.alba W.Robins.花白色;

⑤ 重瓣白花玫瑰 var.albo-plena Rehd.花純白色,重瓣,潔淨可愛,國外已用其培育了大批雜種玫瑰,花色品種很多,其葉面脈紋下陷的形態特徵為顯性遺傳,容易識別。

玫瑰是瀋陽、佳木斯、拉薩、蘭州、銀川、烏魯木齊、佛山、奎屯、承德等市的市花。

綜合利用:玫瑰是公園、花圃、庭院等處極具觀賞價值的花灌木。鮮花盛開時豔麗芬芳,但有刺扎手,寓意可賞而不可折,賞花時要愛惜花木。作為食用花卉,從玫瑰的鮮花瓣中提取的玫瑰油是名貴香料,用做香水和高級化妝品。北京妙峰山大面積種植的玫瑰花,早在20世紀中期以前即負盛名。

玫瑰介紹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