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迎來口腔行業大拐點:線上問診待發,口腔互聯網春天來了?

疫情迎來口腔行業大拐點:線上問診待發,口腔互聯網春天來了?

文|《口腔觀察》 林正 朱丹貝

導讀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口腔醫療行業遭遇史無前例的經營“重創”,全國各地衛生部門幾乎同時全面叫停“口腔診療”,房租、現金流、人員薪水幾大核心成本考量著口腔醫療機構的生存力!

以中國知名口腔連鎖品牌瑞爾集團為例,總裁鄒其芳稱,旗下診所總數超過100家,一個月損失將超過1億元。作為上海1200餘家民營口腔機構的一員,上海摩爾齒科連鎖董事長王三矛則稱,一個月至少1300萬元的虧損支出。

而另一個現象是,《口腔觀察》新媒體調研梳理發現,眾多口腔機構並沒有“坐以待斃”,嘗試通過微信、微博、抖音視頻、以及大型互聯網醫療平臺入駐等互聯網工具,進行諮詢,線上問診,醫生直播,微信群課程教學培訓等花樣繁多方式,延續病患的後續服務以及新顧客拓展。包括一些口腔產業鏈上游行業品牌商的互聯網線上服務,多渠道的互聯網矩陣運營新模式。

線上問診來襲

四川享有盛名的數家口腔連鎖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口腔觀察》新媒體,面對目前的疫情,亦步亦趨,都推出了“線上問診”模式。

西南唯一新三板上市口腔“華美牙科”連鎖是一家一直注重互聯網營銷平臺建設的口腔醫療頭部品牌企業。旗下33家連鎖門店全面開通上線“免費微問診”,抽調組織“28位華美名醫”線上坐診,涉及“正畸諮詢”、“複診諮詢”、“種植修復”、“診療費用”等方面,以滿足疫情期間新老顧客的需求。

以穩健經營,大眾化消費特色著稱的唐牙科連鎖展現溫情脈脈的服務方式,推出“為愛集結,專家團在線問診”一起抗疫的主題活動。每天兩小時答疑,12位口腔醫師實時在線,強調宅家看牙醫,內容涉及常見的口腔問題。

而另一家擁有30餘年歷史的成都老牌知名牙科連鎖機構亞非牙科,也推成出新,從2月9日起,開通“牙醫視頻義診平臺”。以面對面視頻問診方式,組織亞非的國際醫生團、華西醫生團、以及亞非各門店骨幹醫生團為其提供專業服務。

全國大型連鎖口腔機構,瑞爾集團面對一個月損失1億元的嚴峻局面,一方面組織醫生通過直播平臺和社交媒體工具,為現階段不能按時就診的顧客提供遠程診療服務,另一方面則推出線上學習平臺——瑞爾雲學院,幫助提高醫護人員技術技能,開啟嘗試線上課程的開放收費,以拓展新的盈利項目,目前效果反響不錯,瑞爾雲學院共推出100多節課程,學習人次達3萬餘次。

上游品牌商的互聯網“出征”

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而對於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在當下的處境,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市場爭奪戰,拉力戰。對於口腔上游的供應商來說,也上演著排兵佈陣的“攻城略地”。

國產隱形矯正黑馬“美立刻”品牌,更是為了搶奪戰略制高點,周密策劃,豪邁出擊,利用美立刻學院,打造“美立刻中國行線上直播課程”,響亮地提出“牙醫診所練內功,以學促幹開門紅”,無縫連接口腔機構,將產品優勢和服務優勢結合,探索和培育共成長的市場抵禦優勢與能力。

一些口腔種植品牌也通過策劃打造口腔種植學習平臺,通過網絡“跑馬圈地”,組織醫生進行賦能學習,分享臨床經驗、宣薦產品特點與優勢。來自口腔種植讀書會平臺,推出了《數字化口腔種植大咖說》的講座,組織了全國8名資深的口腔種植專家,以8個專題形式授課。

類似的此種活動更是刷屏口腔界的朋友圈。

私域流量,醫生IP和口腔互聯網的春天

《口腔觀察》新媒體認為,凡此種種,疫情下的中國口腔醫療產業正迎來傳統經營理念、服務模式的大拐點,在其它行業如火如荼地走上“互聯網+”的路上疾行時,口腔醫療產業的互聯網化姍姍來遲。

醫療的特殊性,互聯網平臺和工具讓口腔醫生走向前臺與更多的口腔消費者互動,一個口腔醫生IP時代正在悄然開啟,通過新媒體矩陣平臺,正在打造私域流量池。

一份來自艾媒諮詢的報告顯示,口腔行業向線上拓展,“互聯網+”是大勢所趨, 互聯網口腔消費者規模擴大。而互聯網口腔消費者男女比例約為4:6。

疫情迎來口腔行業大拐點:線上問診待發,口腔互聯網春天來了?

《口腔觀察》梳理發現,目前行業的互聯網口腔平臺也雨後春筍湧現出來,諸如樂莎莎、e牙網、牙醫庫、牙博彙、愛牙小啄等等,而資本也頻頻拋出繡球,有的進行了多輪融資。

來自美團的口腔行業白皮書顯示,消費者線上交易口腔類產品數量漲幅達129%,而線上口腔數量漲幅僅36%,口腔機構線上化速度遠遠滯後線上需求速度。

《口腔觀察》樂觀地認為,相信通過此次疫情,將逼迫口腔醫療機構、口腔醫生、口腔上游產業供應商、以及口腔服務機構,迅速融入口腔互聯網的改造與生態重塑,演繹新的口腔消費場景。

擁抱口腔互聯網的春天!我們有理由指日可待!


《口腔觀察》尋求報道和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