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殺手」可能潛藏在一口爛牙中,醫生教你如何避免「口腔癌」

目前大多數人關注癌症的視線都集中在肺癌、肝癌、腸癌、胃癌等“癌王”上,殊不知口腔內也隱藏著不少“殺手”,其中就包括口腔癌。82歲的陳阿婆,就是因為一口十幾年的“爛牙根”患上了口腔癌。

一、進食說話困難 原是“爛牙根”惹禍

口腔“殺手”可能潛藏在一口爛牙中,醫生教你如何避免“口腔癌”

陳阿婆今年已經82歲,曾患有腦血管梗塞,身體瘦小虛弱。近期深受口腔癌的影響,張嘴疼痛,進食、說話困難,精神萎靡。

經檢查,陳阿婆患的是口腔頰黏膜癌,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已近10個月。口腔黏膜潰爛,病灶直徑達3釐米,侵犯至口角,已到了癌症中期末。家屬說其發病早期症狀輕微未予重視,隨著腫物逐漸增大,疼痛加重,已嚴重影響陳阿婆張口、進食等日常生活,並且日漸消瘦,不得不看醫生。

口腔“殺手”可能潛藏在一口爛牙中,醫生教你如何避免“口腔癌”

口腔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前後輔助化療和放療。由於該患者年齡大,自身條件差,手術風險高。為保證手術安全,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詳細檢查,經全科充分討論,制定周密計劃及手術方案,確保手術成功。

歷時5個小時,這臺高風險的口腔癌手術終於成功完成,擴大切除了頰部癌瘤組織。“陳阿婆有好幾顆爛牙,在她口腔裡已有十幾年了,以前沒痛,也就沒怎麼理它,每次都是自行用藥,一直沒去口腔科洗過牙或拔牙。”醫生推測,陳阿婆口腔癌的真正“元兇”,應該是她那些“爛牙根”。

二、口腔黏膜潰瘍3周不癒合應檢查

口腔“殺手”可能潛藏在一口爛牙中,醫生教你如何避免“口腔癌”

口腔癌是世界上第6大常見癌症,據WHO統計,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過26萬人,死亡近13萬人,其中近2/3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因此,我們不能對口腔癌掉以輕心。

75%的口腔癌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發病的重要誘因之一就是口腔內異物摩擦引起反覆不愈的潰瘍。就算沒有疼痛感,未及時處理的齲齒、殘冠、殘根,矯治畸形齒、磨平銳利牙尖等,會造成口腔黏膜經常受損傷、刺激而形成潰爛,誘發癌變。

口腔“殺手”可能潛藏在一口爛牙中,醫生教你如何避免“口腔癌”

除了“壞牙”會引發口腔癌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吸菸、喝酒、吃檳榔,過量食用鹹、燙、醃製或辛辣的刺激食品等都是口腔癌的誘因。

一般而言,口腔潰瘍傷口只要不繼續給予外在創傷,適當治療後,通常在兩三個星期之內應該會癒合,而且複發性口腔潰瘍每次發作的部位大多不一樣。但是,如果同一地方發生口腔潰瘍,傷口未愈超過三週以上,而且沒有任何好轉跡象,則要警惕此類難癒合的潰瘍有可能是口腔癌在人體的早期表現之一,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排查以明確診斷。

三、重視口腔裡的“壞牙”

口腔“殺手”可能潛藏在一口爛牙中,醫生教你如何避免“口腔癌”

去除口腔癌的發病誘因,增強機體抵抗力,是預防口腔癌的有效措施。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有效減少口腔有害菌群的種類和數量。每天早晚兩次刷牙,睡前一定要刷牙,刷牙的方法應刷到上下左右裡外各個牙面,上下往返順刷,切忌橫刷牙,每次刷牙時間至少3-5分鐘,刷牙後用清水漱口,清理牙根內的殘渣,減少睡覺時細菌對口腔的侵蝕。

口腔“殺手”可能潛藏在一口爛牙中,醫生教你如何避免“口腔癌”

重視口腔裡的“壞牙”:即便是沒有發炎、疼痛這些明顯的表現,也不要拖著不去看。應該做到齲齒早填補;殘根殘冠能補就補,不能補早日拔除;牙周炎找準病因對症下藥;對於那些較尖銳的牙齒可以去諮詢醫生,磨掉銳利的非功能牙尖和邊緣嵴,以防止損傷口腔頰黏膜組織。戴假牙的患者發現假牙託不舒服,應及早調整或更換;若發現假牙下組織有疼痛、發炎要及時就醫,及早明確診斷。

口腔“殺手”可能潛藏在一口爛牙中,醫生教你如何避免“口腔癌”

發現口腔癌前病變或狀態,如口腔白斑、紅斑、扁平苔癬、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慢性光化性唇炎和口腔黏膜潰瘍等,應及時處理、活檢。

日常生活要注意平衡飲食,粗細搭配,合理營養,不食用過燙的水與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組織。特別不能吃路邊的麻辣燙、燒烤等,這些食物內含有大量的細菌寄留,對口腔造成破壞,極容易造成口腔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