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媽上山挖“野味”,用它熬粥特有味道,一家人都愛喝

11月份了,天氣一天比一天涼快了下來,農村地裡活也慢慢地少了起來。農村人忙碌了一輩子,也只有到了冬季的時候,有時間在家裡休息。平時不是忙裡忙外,就是天剛剛亮就要揹著竹樓上坡去了,人上了年紀更是沒有功夫清閒自在。家住西安的李大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勤快人”,年輕的時候她是拼命三郎,一個人做3個人的活,別人都稱呼她“鐵榔頭”。在老公眼裡李大媽性格好強,喜歡有事沒事找自己的麻煩。可是在別人眼裡她是一個喜笑顏開的女人,雖然說今年已經57歲了,但是外表看上去才45歲左右,別人都笑她:心態好,越活越年輕了。

農村大媽上山挖“野味”,用它熬粥特有味道,一家人都愛喝

星期一早上,李大媽把孫子送到學校,回家的時候跟老公商量:老頭子,我們在家也沒有事情做,不如到後山逛逛挖一點野味回來,給孩子們做好吃的。老伴聽說要出去搞野,立馬跳起來到門後扛起鋤頭。因為李大媽平時對老伴管理嚴格,做任何事情都要經過她的同意,老伴想出去散散心大媽都說不可以。如果沒有大媽同意溜走了,晚上回來一定有“苦果子”吃。

後山離家裡不遠,大概10分鐘路程,在舊社會後山都是公家的,因為地方小不夠每家分,村裡面乾脆保留了原來的地貌。李大媽和老伴有說有笑來到了地裡,老伴指著一堆青草說:你看,幾個月沒有來“野蔥子”都長這麼高了。李大媽眼睛不好使,走近才發現老伴沒有騙她。兩個人沒有一會就挖了一大把,大媽說:回家整理乾淨,給孩子們熬粥吃。

農村大媽上山挖“野味”,用它熬粥特有味道,一家人都愛喝

李大媽是一個細心的人,每逢佳節或者有親人到訪,家裡的飯菜都是大媽一個人做。聽大媽說:今天到後山挖了一些“野蔥子”,你們不要看不起它,城裡人一輩子也沒有見過,他們想吃還買不到了。現在城市人吃太多的農藥殘留物,蔬菜外表看上去漂亮,沒有被蟲子吃,但是你們有沒有想想,連蟲子都不吃的蔬菜會健康嗎?像這樣的“野蔥子”只有山上才有,而且它喜歡生長在石頭旁邊,對土質要求不高。

農村大媽上山挖“野味”,用它熬粥特有味道,一家人都愛喝

李大媽一邊整理“野蔥子”,一邊對筆者說:小時候家庭貧困沒有飯吃,家裡老人都是到山上挖一些“野蔥子”熬稀飯。那時候別嫌棄稀飯不好吃,一個家庭能夠吃上這樣的稀飯,已經算不錯了。現在條件好了,一年下來也沒有吃上一次。只有到了冬天沒有事情做,才到外面搞野給家裡人換一下口味。“野蔥子”稀飯一家人都喜歡喝,小孫子只要知道奶奶又做“野蔥子”稀飯肯定連續吃幾碗。

小夥伴們:還記得兒時的“野蔥子”嗎?你們哪裡是怎樣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