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他人?乞求认同?你之所以脆弱,是因为没有学会构建存在感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你是否经常迎合别人?你是否特别在意别人眼光?你是否经常乞求别人认同?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又为什么如此脆弱?

读完《缺爱》,我找到了答案,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构建存在感!

迎合他人?乞求认同?你之所以脆弱,是因为没有学会构建存在感


所谓的“存在感”,就是自己挺立在人世间的精气神,是一种自我鼓励,“存在感”一旦它垮了,这个人的精神就会濒临崩溃。所以,我们要构建自己的存在感,夯实自己精神世界的地基。

迎合他人?乞求认同?你之所以脆弱,是因为没有学会构建存在感


“存在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旨在帮助我们避开最本能的焦虑。”正如罗伯特·纳伯格在《缺爱》中所说,避开焦虑,强大自己,就需要构建存在感,那么究竟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存在感?

一个人要告别脆弱的自己,构建存在感,就需要构建跟外部世界的连接,因为只有把自己跟外部世界连接起来,你才能找到归属感,找到自身的价值。试想一下一个将自己封闭起来的人就会特别神经质,特别没有安全感,整天处于焦虑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迎合他人?乞求认同?你之所以脆弱,是因为没有学会构建存在感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只有把自己跟社会连接,我们才能更好地贡献自己的价值。也正因为我们创造价值,所以我们跟这个世界,跟他人的关系更深入。因为关系更深入,所以他们的存在感也就更强。

我们可以从一个反面的例子中,看一下连接跟存在感的关系。在二战期间,有个比利时的心理学家被关到了纳粹的集中营。在这种地方,要想生存下去,按理说人们应该是报团取暖,互相安慰。

迎合他人?乞求认同?你之所以脆弱,是因为没有学会构建存在感


但是,根据这位心理学家的回忆,在纳粹集中营里,他一直恪守一条准则,那就是,绝对不要与人建立关系,就是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部发生连接。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一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今天跟你同铺的人,明天是否活着。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太煎熬了。第二个原因,是不跟人联系,会让你的存在感降低。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痛苦和恐惧,也多少会减缓。换句话说,你抹除了一部分承受痛苦的对象,痛苦也就自然减少了。

迎合他人?乞求认同?你之所以脆弱,是因为没有学会构建存在感


总之,要告别脆弱的自己,就需要跟外界建立连接,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建立自己的存在感,使自己骄傲自信地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