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清明》憑什麼成了清明代言詩?

清明從唐朝開始就是重要的能放假的節日,清明詩很多,好詩也一抓一大把,比如:

南宋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明代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遊》:“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那麼多好詩,但大家偏偏最喜歡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要論慎終追遠的哀傷和沉痛,杜牧的清明詩比不上白居易的,要說語言的清簡優美好懂,吳惟信的不比它差,憑什麼杜牧這首詩代言了清明?

這個,得從清明的文化根源去找,知道了清明的源流演變,你就知道,為啥人們最愛杜牧的清明詩。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陸續完善的,清明是節氣裡最晚出現的一波,戰國時才出現,它是古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份的其中一個節點。在唐朝之前,清明都只是一個節氣,但清明前後有兩個在宋朝以前一直都很重要的古老節日:寒食和上巳。寒食就在清明前一兩天,風俗是吃冷餐和墓祭,就是到墓地去祭祀逝者,上巳的傳統則是踏青遊玩漂酒杯釋放荷爾蒙,這兩大節日和清明捱得很近,慢慢就和清明合流了,寒食的冷餐墓祭被清明吸收,上巳的踏青遊玩也被清明收編,但釋放荷爾蒙的功能在宋朝被禁了。(想詳細瞭解的請點擊:清明、寒食、上巳的三國爭霸戰)

唐朝的時候,寒食、清明、上巳三個節氣會一起出場,也會單獨出場,功能有時混合,有時分開。到宋朝以後,寒食、上巳都式微了,清明一家獨大,成了融節氣、墓祭、踏青三位一體的節日。所以,在中國的傳統裡,清明既是掃墓祭祖哀悼先人的日子,也是遊玩踏青happy的日子。總之,清明既悲傷又歡快,既莊重肅穆,又嬉皮笑臉,看著好像很分裂,但中國人把它過得很和諧。

在清明節,人們會祭祖、掃墓、哀傷、斷魂,但是,掃完墓、斷過魂,人們就會開始踏青遊玩、飲宴聚會、踢球、鬥雞、盪鞦韆。

因為有太多人剛掃完墓就歡快遊樂,唐朝皇帝還看不順眼,還下過幾道詔令禁止民間在“送葬之時,共為歡飲”。662年,唐高宗李治發詔:“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李治認為掃完墓就開心去玩,傷風敗俗,不可容忍,要知道,孔子是“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掃完墓就遊樂宴飲,有違聖人教誨。到732年,唐玄宗李隆基又下敕令,強調“於塋南門外奠祭,撤饌訖,泣辭。食餘於他所,不得作樂。”幾次三番地下禁令,可見這禁令不管用。到明朝,人們掃墓是“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這就是清明的傳統。

除了清明,中國還有幾個傳統的掃墓祭祖的日子,如冬至、十月半、寒衣節,但這些日子都不象清明有這麼濃郁的遊樂宴飲傳統。究其原因,這和清明在春天有關。逝去的先人是死亡和終結,但春天卻是新鮮的生命和新的開始,活潑潑的天地之氣在感召呢,看著郊外新冒的青草,剛抽的嫩芽,怒放的鮮花,這麼桃紅柳綠,奼紫嫣紅,生生不息,人怎麼抵抗得了春的感召?春天裡的清明,自然就融合了掃墓與踏青、悲哀與歡樂、新生與死亡。

杜牧的《清明》就把掃墓與踏青、悲哀與歡樂、新生與死亡完美融合了。

來看看杜牧的《清明》是怎麼融合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哀悼逝者的沉痛,通過“雨紛紛”的氣氛渲染,和“欲斷魂”的直接表述傳達了清明的墓祭哀悼,但它表達得很含蓄,沒有出現墓、祭掃、紙錢、黃泉等過於明確的死亡意象,而是用側面的片段讓人聯想到全貌,這種表達方式類似“一枝紅杏出牆來”,一枝紅杏就讓人知道里面必有滿園春色。杜牧這種含蓄的寫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就是給後面情感的轉折留足了餘地。他如果象白居易和高翥那樣把悲痛寫得那麼直接,把死亡寫得那麼觸目驚心,全詩的基調就定得太沉鬱,後面的情緒就很難轉得流暢自然,你這首詩就只能寫清明的一個面了。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哀痛之後,要轉了,酒家和杏花村都充滿人間煙火氣,酒家的意象自然和酒、美食有關,杏花村更有無限的美好想象和青春洋溢的活力,這表示詩人不想一直斷魂,他要回到正常的生活,要吃飯喝酒,要放下悲傷,牧童告訴他前方有酒家,但是比較遠,在遠處的杏花林裡。你想要的吃喝、玩樂,那裡都有,但是,並不在眼前,還有點距離,你得走過去,走的過程,完成心情的轉換,兩種心情,得有個過渡,不可無縫銜接。

吳惟信和王磐的清明詩是直奔吃喝玩樂去的,只管歡呼雀躍,不需要轉折,杜牧卻寫了從悲中恢復的行進過程,他也沒有寫恢復後的情形,到了杏花村會怎麼樣,他留給讀者自己去補充,他只引導你往杏花村看去走去,這種寫法言有盡而意無窮,婉轉深遠耐品。

短短的四句詩裡,融匯了生與死,哀與樂,彼岸與此岸,完整且婉轉優美地傳達出了清明傳統,它不代言清明,誰能代言?

在清明的第二天讀這首詩,希望在這次疫情中失去親人的人們在悲傷哀痛之時,也看看春光,看看充滿生機和人間氣息的杏花村。

今日很難,但前方有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憑什麼成了清明代言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