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現實與舊現實——曼德拉效應詳解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新現實與舊現實——曼德拉效應詳解

曼德拉效應解釋

曼德拉效應也叫群體性記憶偏差,指的是人們的記憶和現實出現了嚴重不符。比如2018年《愛我中華》的歌詞大爭論,就在

互聯網上掀起一股颶風——《愛我中華》中有一句歌詞“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很多人的記憶力,記得明明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

除了歌詞,還有著名的“名人復活”事件——很多人記憶裡早就去世的名人,有一天被發現還活的好好的,比如鄭則仕,午馬等。這些詭異的事件也都曾經風靡網絡,引發眾無數網友的共鳴。

除了以上兩個例子,還有數量眾多的影視作品,商標品牌,歷史建築,甚至大陸板塊,在很多人記憶裡,也都起了變化。

例子:

1,阿迪達斯的英文拼寫,是ADIDAS還是ADDIDAS?

2,沉思者雕像彎曲的手,託著額頭還是下巴?

3,香港明星鄭則仕,有沒有記得他去世過?

4,記憶中的香港明星午馬,到底什麼時候去世的?

5,愛我中華是的歌詞,是民族還是星座?

6,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面具上,是蛇的圖案,還是一條蛇跟一支鷹?

7,卡通形象米老鼠穿的是不是揹帶褲?

8,澳大利亞在地圖上的位置,是不是比現在更靠下?

9,你的記憶中,阿拉伯數字4的羅馬數字怎麼寫?有沒有IIII四根棍子這一說?

10,心臟是不是靠左,而不是現在的居中?腎臟的位置是不是更靠下,而不是現在的胸腔下方?

11,福特汽車的logo,有沒有小尾巴?

11,記憶裡有中國的萬里長城,印度有泰姬陵,印度有長城嗎?

12,漢字之中,真、具、直,三個字,裡面是三道橫還是兩道,害、融裡面呢?

……

類似例子很多很多,暫時先舉這幾個。

新現實與舊現實——曼德拉效應詳解

從2016年開始,網上就掀起一股研究“曼德拉效應”的熱潮。針對“曼德拉現象”的解釋很多——平行空間,多次元宇宙,缸中之腦,量子糾纏等等,時間重置是其中最早、最有名的一種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