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通知來了,網友調侃“假中假”

清明節就要到了,很多學校已經發放了清明假放假通知,假期期間網課暫停,收到放假通知的學生明顯沒有往年的興奮,大家對於放假已經失去興趣。

因疫情延遲的開學,即使每天按時上網課,但是因為時間較短,很多學生的心理狀態還處於假期模式,很多網友調侃道:這是“假中假”,很多學生網友對於這種“假中假”的調侃和調皮段子,能看得出孩子們的苦中作樂,對疫情下網課的無奈,以及對開學復課的期待。

很多學生網友都發表了自己的想法:

A:“我們班裡有個同學聽到放假的反應是:啊!居然還有放假?哈哈哈~~”

B :“天天上網課就跟放假一樣,清明節還要放假,怪不好意思的。”

C :“聽到這個放假通知,用笑容掩飾了悲傷。”

D :“我已經放了快三個月的假了,不想放了,我愛學習。”

E :“我來說放不放假一樣,一點喜悅感都沒有,還不是隻能乖乖呆在家裡”

F :“我不配”

G :“寒假剛結束,又要放假了,一道放假就焦慮,想出去玩,又沒地方可去,哎……”

更有簡單有趣的段子:

“快開學了嗎?”

“沒有,我們放假了”

更有熱門視頻引發了學生的共鳴:

#上網課聽說清明節要放假時#這個小哥哥太好笑了,我們都感受到了他發自內心的慚愧。

如今從學生網友代表也可以看到,學生們對於回到校園的渴望。

清明節期間,全國都在放假,疫情好轉的形勢,讓很多人都渴望走出家門,但是家長嚴格要求孩子做好疫情防護工作,減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去,降低感染風險。

雖然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會祭奠祖先和烈士,但是疫情之下還是聽從學校的安排,暫停到現場掃墓,開展網上祭掃,家長可以和孩子進入中國文明網,參加“網上祭英烈”活動,向英勇獻身的民族英烈敬獻鮮花、寫下感言,同時家長多和孩子談論清明節的來歷、起源、風俗等節日文化,或者跟孩子講述過世親人的生前故事,表達無限思念之情。

元媽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向逆行的抗疫者致敬,學習抗疫醫務工作者和無私的公益人的奉獻精神,為孩子注入一個積極正向的能量,提高道德情操,讓孩子學會感恩,同事對於來之不易的防控形勢倍加珍惜,而努力學習,這是一堂深刻的假期教育課,和孩子共度一個文明的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