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是否還會造成社會傳播?

中國目前已處於疫情防控“下半場”針對目前的疫情防控張文宏昨天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本土病例很少要更多重視無症狀感染者。

3月27日舉行的“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從SARS到COVID-19)”研討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等都顯露出對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關注。

以下為張文宏在研討會上的發言內容: 無症狀病例越來越多 無症狀感染是沒有臨床症狀,病原學檢測卻呈陽性。這些人通過自己的免疫功能可以非常好地控制這個病毒,所以以年輕人為主的團隊重症化比例很低。在現在上海100多例輸入性病例裡,通過系統性地觀察,無症狀病例越來越多。第一階段主要是應診就診,現在是主動篩查,所以一下子發現這麼多無症狀病人。第二所有人進行了兩週的隔離,你可能不是疫區來的,但在全球大流行下你有可能還在潛伏的狀態。

“無症狀感染者”是否還會造成社會傳播?


沒有科技支撐,隨時會造成社區傳播 這個病最後的消除還是要靠科技支撐,如果沒有科技支撐,未來相當長時間內,臨床醫生就會忙忙碌碌,永無停歇,因為隨時會有無症狀的病人造成社區的傳播,造成流行。希望實現在科技支撐下的精準防控,把這個病徹底的控制住。

人類歷史上最難治的病毒之一 ,未來怎麼樣很難預估。這個病毒是人類歷史上最難治的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雖然兇殘但是走不遠,停留在非洲;像流感爆發很厲害但症狀很輕,可以置之不理;像SARS很重但傳播力不強,新冠肺炎正好介於當中,攻克這個病毒的困難度可能會超出人類的估計。

“無症狀感染者”是否還會造成社會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