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真相 (第二章,物質)

我們通常所見的一切物質形態是由各種元素的原子通過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從星體到塵埃,從岩石到生命,所有的物質形態都具有物質的共同屬性,都具有質量,溫度和密度(比容)。

擁有質量是物質客觀存在的客觀依據,溫度則表明物質結構粒子存在運動,具體是什麼運動影響著溫度的數值,至今物理學家們還沒弄清楚。密度或比容代表著物質質量在所佔空間裡的分佈數量。

物理學經歷了經典力學,基本粒子理論,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由此奠定了現代物理的實際應用基礎。這些滲透著無數科學家們心血的應用理論,充分的展示了不同尺度下物質的結構和運行規律。然而這些理論只是局部的精確,有著適用範圍的侷限性。問題在於這些理論是用自己的觀察和自洽觀點去印證宇宙物質的運行狀態,而不是去關注宇宙物質本身的內在結構邏輯,就好像一群人圍著一個城堡,各自發表觀察結果和對城堡的猜測,各抒己見,相互爭論。

人們只關注物質的結構會是什麼情況,而對於容納物質的空間存在嚴重的忽視。這使得分析物質結構的運行邏輯受到了阻斷。

空間是虛無的,還是具有場性質的物理屬性?這是一個岔道口,這個問題阻礙了人們進一步認知物理的腳步,最終人們認定了具有物質屬性的空間場論,這使得空間參與粒子運動的關鍵作用被掩蓋的嚴嚴實實。

這裡我們需要打開那個被關閉的路口,認定空間是虛無狀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明確物質的真實結構邏輯:

宇宙裡的一切物質都是由最小的粒子運動構成的。無窮數量的最小粒子在虛無狀態的空間裡運動著,由此產生了各種物質的結構形態和能量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