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被網友戲言靠賣萌為生的大熊貓,為什麼沒有成為老虎、獅子等大型食肉動物的食物呢?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熊貓的戰鬥力


我們都知道,別看熊貓慫,人家祖上是實打實的食肉動物,過去曾經也像老虎、豹子一樣兇狠的很,而且大熊貓至今還保留著這些特徵。


比如:大熊貓在吃竹子的時候,看它們左一口、右一口地啃著竹子,不知道的還以為竹子特好啃呢。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但當你真的啃一口竹子時,你就知道有多費力了。之所以大熊貓啃竹子看起來輕而易舉,實際上是因為人家還保留著食肉時的特徵:強大的咬合力。


人類的咬合力約88磅(40公斤),但人家大熊貓的咬合力達到了1298磅(589公斤),裂齒的咬合力更是達到了1851磅(840公斤),遠遠超過美洲豹的咬合力。


除了咬合力之外,警覺性、躲避和防禦能力還是很強的,只是速度並不快,所以大熊貓很少攻擊其他生物。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獅子和老虎為什麼不吃大熊貓?


從現在來看,獅子和老虎之所以不吃大熊貓,一來是因為大熊貓的力量很強悍,雖然是食素的,但也不是好惹的。二來是因為大熊貓生活的地方沒有獅子和老虎。


但是在古時候並非如此,在更新世時,大熊貓的祖先與當時的劍齒虎、劍齒象以及北京猿人等生物共同生活,當時的北京猿人還沒有登上食物鏈頂端,劍齒虎就是它們主要的天敵。


而大熊貓的祖先,就和劍齒虎一起生存了幾百萬年,由此可見,大熊貓祖先的戰鬥力絲毫不遜於劍齒虎。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後來,特別是在距今1萬8千年左右,第四季冰期結束,許多大型動物滅絕,比如:劍齒象、劍齒虎、北京猿人等,北方的大熊貓也在這個時候滅絕,只留下南方一小支大熊貓繼續繁衍生息。


由於大型動物減少,留在南方的這一支大熊貓日子過得也不好,因為它們無法捕獲到足夠的食物,而捕獲小型動物又比較耗費能量,很可能導致它們每天得到的能量比不過捕獵所消耗的能量。


再者,當地大型食肉動物也很少,導致沒有多少腐肉可以供它們吃,所以大熊貓不得不尋找一種代替品,此時分佈廣泛且數量極多的竹子成為了它們的最愛。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但是,大熊貓吃竹子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竹子富含纖維素,而食肉動物的腸胃無法分解纖維素,只能依賴腸道中的微生物來幫助分解。


微生物分解纖維素又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發酵,比如:牛胃中的食物可以在牛胃中停留10幾個小時,甚至20多個小時,但是大熊貓經過4個小時的消化就將竹子排洩出來。


再加上竹子的營養元素並不豐富,所以大熊貓只能每天花費大量時間進食,儘管如此,能量的消耗還是會大於吃竹子獲得的營養。


為了生存,大熊貓只能慢吞吞地走路,減少消耗,平時也只在食物旁邊活動,平日裡只憑借氣味和聲音交流,不生活在一起,並且很少對其他生物發動主動攻擊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幸虧大熊貓生活的這裡不僅有充足的食物,讓它們不必每天花費大量時間覓食;以及當地沒有天敵的存在,不用跑太快。


久而久之,大熊貓就養成了一副懶洋洋以及肥嘟嘟的樣子,平日裡不是賣萌,就是吃飯,要不就是睡覺,有時候連路都不想自己走。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不過,如果有機會,大熊貓仍然會表現出它們食肉的一面,如果在吃竹子時,發現周圍有竹鼠,它們也不會浪費美味的午餐。


如果遇到腐肉,它們也不介意享用一番,看到這裡,你對大熊貓是不是有了別樣的看法呢?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不管怎麼說,正是這一系列的改變,從而使大熊貓躲過了滅絕危機活到了現在,並遇上了喜歡它的人類,小日子活得好像更滋潤了呢。

為什麼和大熊貓同一時期的動物都滅絕了,但它卻活地好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