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辩机——慧僧妖僧断红尘


爱无过。无论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还是子虚乌有,我都会保留这样的看法。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书剑恩仇录》里,乾隆送给红花会董事长陈家洛的玉佩上刻就的这八个字,转赠给辩机,惊人的适用。

大唐辩机——慧僧妖僧断红尘


大唐辩机,十五岁遁入佛门,二十岁时受具为比丘,二十六岁担任《大唐西域记》执笔人,并参译《显扬圣教论颂》、《六门陀罗尼经》、《佛地经》、《天请问经》、《瑜伽师地论》、《本事经》共经文六部,被高僧玄奘收为大弟子,虽然名份正史查而不得,但可以确定的是,‘少怀高蹈,年方志学’,英飒不凡,且不说多金多才,妥妥高帅典范,慧僧楷模。

合浦公主,李世民第十七个女儿,始封高阳,所以称之高阳公主,盛唐宰相房玄龄次儿媳,恃宠娇纵,姿容贵丽,惊艳大唐。

大唐辩机——慧僧妖僧断红尘


一位高才博识的俊僧,一位娇宠明艳的公主,一次封地结庐的邂逅,一段魔佛两难的尘缘,一幕爱无双全的悲剧,一场爱恨交错的结局。没人想过那曾是怎样的辗转折磨,更多的是前赴后继的口诛笔伐,是津津乐道的艳史谈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面对所有的必然的相遇,‘我于是扑向烈火,扑向命运在暗处布下的诱惑’,‘在传说里人们喜欢加上美满的结局,只有我才知道,隔着雾湿的芦苇,我是怎样目送着你,渐渐远去......’(摘自席慕容《在黑暗的河流上》)若世间至美,文字与女子,则辩机至爱,经书与高阳。人曾是僧,僧亦是人。他不是妖僧,他只是凡人,只是血肉凡身,临刑前刀锋下救出的蝼蚁,口中呢喃的名字,是大悲大善,更是绝世痴情,借腰斩了断凡尘,这才是最好的双全法,这才能不负如来不负卿,只是负了自己,从此红尘两断,阴阳两断,生死两断,肉身两断,从此相思断断断!这就是被后人戏虐指责的罪与果,如果换成你我,未必就能经得起诱惑,更未必敢有如此赴死的从容。

大唐辩机——慧僧妖僧断红尘


爱行走于世间,就会有相遇,就会有别离,就会有远隔生死,会有阳光下的执子之手,也会有藏在袈裟下不敢示人的妄念。那些道学,那些世俗,只看到了逾越人伦,没看到痴情和善良,即使现在,再无腰斩之刑,多少人为保肉身,宁可灭绝了思念。

用一首《断僧》作结尾,愿佛祖明了并且宽恕。

《断僧》

告别 或是 不告而别

都不重要

手 还是我的手

再不能握山的温柔

我贪 我嗔 我痴

诀别时我爱恨交错的合十

都归尘土

须弥蝼蚁 佛祖倾城

负了的 岂止是半生

莲台不语

我终会莲上坐化 再无悲无喜

梵行重重 佛法涌动

众生俯仰间 模糊的戒律青灯

就让刀锋且过

断了肉身 断了凡情

也断了所有的 色与空

你沉默的权利 我想念的职责

都收进杨柳净瓶

红尘恋恋 凡缘不舍

千手千眼 都将由他人抚过看过

(都再不属于我)

他许你的今生

佛许我的永恒

只一念

太匆匆

大唐辩机——慧僧妖僧断红尘


本文及现代诗《断僧》均由北斗天涯原创发表。该文引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第一时间删除。非营利性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姓名并务必提前告知。盈利性网络、报刊、广电等其他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