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人與人的距離就是這樣拉開的


一定要多去做那些別人不想去做的事。別人不想做的事情,可能是困難的,也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正是這些事情,讓你和大多數人拉開距離。

這種事情,一般人往往很能堅持下來。你做得越多,你就會擁有別人不具備的認知、眼界、知識儲備和能力,跟別人拉開的距離就越大。隨著時間推移,你的優勢就會積累得越來越多。

多做別人不想做的事

比如說,在學校讀書時,很多人都會因為覺得課堂無趣而打瞌睡,這時候,如果你能一直認真聽講,你就比其他同學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大多數人在上完課後首先想到的是休息,而你卻在下課之後堅持花幾分鐘回顧一下剛才的內容,你又多學到了不少。

多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人與人的距離就是這樣拉開的

“千禧寶寶”挑燈夜戰衝刺高考

等到整個上午的課程結束,所有人都享受著放鬆的愉悅,而你堅持在課後花十幾分鍾把上午的知識點梳理一遍,掌握的和不理解的進行不同的標註。在白天所有課程結束後,別人在打鬧的時候,你在晚自習前花20分鐘把一天學的內容梳理了一遍。

晚上,一天的學習終於結束了。同學們在聊著天、睡著覺,而你拿出筆記本,將一天所學進行了一次完整的回顧,又花了一點時間,把明天將要上的課程看了一下概要。對於明天重要課程的核心內容是什麼,難點在哪,你已經大概知道了,並且在書上做了標註,這些是你明天上課時需要重點聽的內容。

每一天你都在快速進步,你都在比同學學到更多的知識。直到有一天,他們再也趕不上你,他們就只能心安理得地接受現實的差距——他是優等生,我只是個普通人而已。他們不知道的是,你的優秀來自每一天都在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

看到了嗎?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這種思路,同樣適用於職場和商業。

馬雲曾在員工內部郵件中談到"我們永遠選擇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這是我們的戰略。"

多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人與人的距離就是這樣拉開的

當然,你得注意這個邏輯順序——你必須先做大量別人不想做的事情,才有能力去做到別人做不了的事情。

自律成就卓越

學霸並沒有那麼神秘,只要你不怕麻煩,嚴格律己,你同樣能夠做到!是的,一切在於你是否能夠自律。這種自律,需要你不怕麻煩,克服種種困難,讓該做的事情得以完成。

就拿上面的學習來說。你一定會有身體疲憊的時候,你會有心理倦怠的時候,你也一定會有感冒不舒服、無精打采的時候,你需要克服這些困難,才能得以做到上述那些事情。不管多大的困難,你必須雷打不動。否則,一旦養成一有困難就放棄的習慣,你的底線就會鬆動、潰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要想重回原有的學習狀態,恐怕就很難了。

這讓我想起了稻盛和夫的《幹法》裡,有這麼一句話"年輕時的苦難,出錢也該買"。

多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人與人的距離就是這樣拉開的

從一開始,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自律的人往往能夠做到不怕麻煩,去把每一件應該做的事情一絲不苟地做好。而大多數人則是隻願意做自己喜歡的事,對於麻煩,則能逃避就逃避。對那些自己該做的事情,也因此一拖再拖。

看到區別了嗎?優秀的人會把該做的先做完,然後才是享受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平庸的人,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正是這種態度的不同,慢慢地,讓最初相同的我們開始變得不一樣。最開始一年兩年或許差別還不大,但是,三五年、十年、二十年後,我們已經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

如果你不想體驗一輩子在底層的苦,那就多吃一點眼前的苦吧!嚴格要求自己,不怕困難,不怕麻煩,用自律成就未來卓越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