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縣農業農村局援彝幹部扶貧幫扶紀實

初春時節,廣闊的大涼山裡,凍土之下萌動著春的氣息。雖然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援彝幹部的工作節奏,也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新的挑戰,但是四川省資中縣農業農村局援彝幹部們卻在疫情緩解的第一時間內回到各自工作崗位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奮戰在戰“疫”和戰“貧”兩場戰役裡。

●種下生薑盼豐收

1月底,為更好控制疫情,全國各地再次延長假期。朱萬勇不得不再次滯留在家,但心卻已經飛到了派駐地美姑縣色洛村:他和隊友們在2019年為該村爭取到的生薑種植項目合同還沒有正式簽訂,春耕在即,還要趕在季節前完成播種……

因為深知產業發展才是群眾脫貧的核心支撐。因此在2019年初,他就同第一書記、村兩委開始為色洛村跑項目,謀產業,希望通過產業發展讓色洛村真正脫貧。

在得知美姑縣引進了生薑種植項目後,他第一時間制定了色洛村生薑種植規劃,和村兩委幹部挨家挨戶的進行宣傳,與村民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在鄉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成功流轉土地400畝,並與浙江生薑種植公司美姑分公司達成協議,與三個鄰村“結盟”,成片發展生薑種植1200畝。

2月初,為了及時趕回村上與公司簽訂正式合同,搶奪農時,他不顧疫情正值猖獗,獨自驅車繞行900多公里(因疫情發生後,往返的常規路線已不能正常通行)趕回派駐地,甚至顧不上修理途中被飛石砸中的車,他在到崗的第一時間就投入到工作中。

朱萬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與生薑種植公司對接,在企業復工的第一時間簽定了合同,3月6日項目正式啟動。


資中縣農業農村局援彝幹部扶貧幫扶紀實


(400畝生薑種植基地正式開工)

該生薑種植基地開工後,每天能解決貧困戶60人、非貧困戶20餘人就近務工,按每人每天70元的報酬標準,僅開工後20天就帶動村民增加務工收入11.2萬元。

據業主介紹,2020年該基地大約需要7000餘個工,村民僅在基地務工就能增加收入近50萬元,加上土地流轉金12萬元,村民人均增收113元,貧困戶戶均增收8500元,村集體經濟每年也將有5000元的入帳,將很好地鞏固色洛村的脫貧成果。

好項目帶來新希望,“我們家單靠土地流轉今年就有1500元的收入,在基地打工每天每人還能賺70元,都不用出去打工了……”,正在地裡忙活的貧困戶阿牛金子樂呵呵地說道。

●打造農旅融合村寨

3月12日,昭覺縣博洛鄉普洛村易地移民聚居點一片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勞作景象,有的村民正用竹籬笆把聚居點空地圍起,有的村民正用鋤頭打著坑,幫扶隊副隊長賀捷正在向村民講解著桃樹栽培技術要點……

賀捷,資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2018年6月,時年52歲有兩次援藏經歷的他,主動請纓到昭覺縣博洛鄉普洛村助力脫貧攻堅。

在普洛村近兩年的時間裡,他和幫扶隊員們積極開展“兩不愁、三保障”、環境衛生整治、禁毒防艾、普及義務教育知識、移風易俗工作,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該村實現脫貧。看到貧困戶搬進了裝修整潔漂亮的新居,普洛村風貌大變,接下來該怎樣實現彝民經濟持續增長,成為了賀捷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資中縣農業農村局援彝幹部扶貧幫扶紀實


(彝族同胞滿懷希望種下桃樹)

賀捷依託新建的彝家新寨及圍繞現有資源,提出了“農業+觀光旅遊+扶貧”打造昭覺縣最美村寨示範點的想法,同時制定了利用在彝家新寨空地圍欄發展蔬菜、桃樹、花椒微田園經濟規劃。今年2月回到工作崗位的賀捷和第一書記就開始忙著到縣農業部門跑桃樹種植項目,到村走訪宣傳,規劃桃樹種植地,在半個月的時間裡他們規劃20畝空地種植桃樹,現已種植了700株山東冬桃,下一步將在桃樹間隔地種植蔬菜發展蔬菜產業。結合2019年發展的3000畝花椒,蔬菜、桃樹、花椒微田園經濟初步形成。

●抓春耕促生產

陽春時節,萬物復甦,美姑縣合姑洛鄉採嘎村幫扶幹部陳勇與村兩委幹部有序組織村民進行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

採嘎村春耕生產的生產資料都是進村入戶。陳勇與村兩委通過村廣播、入戶、微信等方式收集種子、化肥、農藥及地膜等物質籌備情況。在收集到村民生產物質需求後,由村幹部協助聯繫商家統一送貨到村民家中,減少村民外出風險。陳勇還利用進村時間到田間地頭引導村民因地制宜選用適宜品種種植,對村民開展春耕備耕技術指導。


資中縣農業農村局援彝幹部扶貧幫扶紀實


(陳勇與村民一道整地、播種)

由於今年開春氣溫升得快,為了不耽誤春耕生產,陳勇和工作隊成員利用空餘時間到地裡和村民一起勞作,幫忙種植土豆、玉米、苦蕎等糧食作物,搶在時節前播下種子,靜候來日大豐收。

今年春天很特殊,但援彝幹部們脫貧的決心一如既往,目標從未改變,他們在地裡播下種子,更是在彝族同胞的心裡播下美好的脫貧希望。( 朱萬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