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分明,知人用人,以中和之道管理人才

今天杜老師講《人物誌》,我所學到就是“知人用人,賞罰分明”。

賞罰分明,知人用人,以中和之道管理人才

知人,是用人的前提,哪一種人,適合做什麼,又有什麼弊端,都得知道。一個人適合做什麼,一是他的能力,二是他的性格。有能力的人,要在適應的位置上去安排他。


有能力,而性格又平和,穩定的人,可以做上一層的領導。而領導的領導,也就是最高領導,最大的能力,不是去幹什麼細微的事,而是會整合人才資源,領導人才的人。


最高領導,要保證整個公司運營有序,呈良性發展,得有是非之心,也就是能賞罰分明,如果賞罰分明不了,那麼一個公司,一個企業,總有邀功,好大喜功的人,而這樣的人卻不能把事辦好,那麼就得懲罰。否則,其他人也跟著效仿,來邀功而不幹實事。懲罰不僅僅是為了懲惡,而是為了更簡潔,高效的運作,其根本是揚善,正向發展。


賞賢能,是這件事情做好了,踏踏實實的做好了。那麼得去獎賞,這樣,就會有更多有能力的人來把事情幹好,獲得獎賞。


不論是領賞的人,出於什麼目的,只要他能得到賞賜,他就能把事幹好。

賞罰分明,知人用人,以中和之道管理人才

另外一個,就是通曉人情,化敵為友,轉危為安,攻守並進。在正常的時間之外,有緊急的事,要大家一起合力處理,這時得先安撫大家,照顧大家的實際情況,得讓家裡有急事的人,先去照顧自己的家庭,照顧妻子,然後再說,如果這部分同事處理好自己家裡的事後,希望能及時趕到公司處理,而且要說明,一定要把大家最為關心的事“薪酬”說明白,是付多少薪酬,“雙倍”還是多少。這樣大家所關心的,最實際的事就安定下來。其他如果沒有緊急事情的同事,能留下來的,務必跟我一起過來。這時就可以分配任務了。不能一上來就直接分配任務,沒有考慮到這是正常時間之外,大家心裡就有不服,就會覺得壓力大。


在會議時,獲得資源後,和自己意見或者所行的項目不一樣,因為自己把其他人都說服來先做自己的事。那麼得到大家的支持的時候,要立馬把另外一個項目,剛才別人提得很好,只是稍微沒我的項目急的主管,給提起來,說其實這個項目也很重要,那麼這個項目也得實施做,就希望由剛才的“xx”來幹,他比我說得更清楚,對於這個項目更為明白。一方面,化敵為友,商場不要樹敵,尤其是一個公司,樹敵就意味著給自己綁了個炸彈。另一方面,攻守同時,讓同事去做他可以認真做的事,那麼自己的項目便會順利展開。不會受到同事阻礙。


總之,以中和之道來管理人才,以中和之道來對待人。是上上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