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個生僻字,讓一個非遺村子改了名,還能改過來嗎

有這麼一個村子,因為他早期的一種傳統食品出了名,最後竟以這個產品而命名了這個村子的村名。現在這個村子就在衡水市景縣的劉集鄉,他的村名叫“

嘎巴(音)莊”,真正的寫法是玍ba,見如下圖片:

因為兩個生僻字,讓一個非遺村子改了名,還能改過來嗎


關於村名的來歷,據說在一百多年前,有一個外鄉人住在此村,以攤粉餎餷為生,他做的這種食品,在方圓幾十甚至上百里都有名氣,因為出名,經常引來外地人慕名前來購買,外地人都叫“嘎巴”,時間一長,人們都叫這個村子為“嘎巴莊(音)”,嘎巴莊的寫法就是第一個圖片那樣,不過在字典上很難找全這兩個字,在這裡為了掌握髮音就只好寫“嘎巴”了,因為當地人把鍋底剩食物在鍋底都叫嘎巴,其實當時的那個嘎巴就是圖中那種寫法。

記得在過去每到經過他村,都會多看幾眼牆上寫的這個村名,總要研究一下這兩個字的讀法和寫法,如今這兩個字在牆上再也不見了,已經和人們拜拜了,取而代之的是現在的村名“蘇王莊

”。

新名字的由來,是因為近些年,各個縣市都在編寫縣誌和村志,因為縣裡在寫縣誌和村志時,這兩個字在電腦上調取太難了,就經過了縣、鄉、村協商,以村內主要姓氏蘇姓和王姓命名了。取名為“蘇王村”。

因為兩個生僻字,讓一個非遺村子改了名,還能改過來嗎


據說這裡的餎餷也曾成為進貢皇上的特色食品,說當時的慈禧太后就願意吃這裡的粉餎餷,不過這都是傳說,無從考究,但這裡餎餷的好吃是不容置疑的。

因為隨著非文化遺產的登記和保護,這個村子原有的食品“粉餎餷”(因為有的叫“粉嘎巴”,有的叫“粉餎餷”。最終用了後面這兩個字),在2017年,景縣粉餎餷,被選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可是上百年的傳統工藝,純手工做的食品。

因為兩個生僻字,讓一個非遺村子改了名,還能改過來嗎


此種食品的做法,真有它的獨特之處,好多地方見不到,有的見到,竟然不知道怎麼做著吃。不過做出來的成品,人見人愛,百吃不厭。

粉餎餷的成分和做法:首先要選好上等綠豆,用篩子篩去雜質和癟粒,浸在大缸的水中進行泡製,直到吸滿水分,泡到發軟,再在大缸內用木棒,上下左右來回擊搗,直到把外面一層綠皮搗下來,然後在水中通過攪動把皮子撈淨。

把去皮含水的綠豆,放到石磨上邊,蓋住磨眼,在磨的頂部掛有滴水罐,一邊磨一邊滴水,一圈圈下來綠豆漿從石磨縫隙中流出來。

因為兩個生僻字,讓一個非遺村子改了名,還能改過來嗎


把磨好的綠豆漿用盆裝好備用,生好爐火,上放平底鍋,等鍋熱後,用飯勺舀一勺豆漿,放入鍋中,用木刮進行研磨剮蹭,到九分熟用平鏟起鍋,放在竹簾上涼一會,再用手疊成長方形,大概形狀做好了。這就是粉餎餷原品。

下一步的工序就是做菜,有多種吃法,常吃的有糖醋餎餷,有醋溜餎餷,有拔絲餎餷,有餎餷蒸菜,有餎餷扣肉等等。那真是一個好吃不膩,還是一種保健食品。

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操作,這樣才不失原味,所以景縣的老鄉出門看老鄉,總愛帶點粉餎餷,如果出門在外,能吃到一頓餎餷,那真是滿足的不僅是口感,還有那濃濃的鄉情,吃一口餎餷又彷彿回到了家鄉,真是回味無窮。只要是在外地看到有買賣這種食品的,上前去打聽肯定就是老鄉,這樣,粉餎餷一下又成了老鄉之間的聯繫紐帶。

因為兩個生僻字,讓一個非遺村子改了名,還能改過來嗎


由於這一帶人喜歡吃,僅此一家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通過近百年的發展和傳承,後來發展到整個村子都在做粉餎餷,再後來周邊的村子也做了起來,越傳越遠,後來傳到阜城、東光、吳橋等外縣。尤其是冬春季節,是需求旺季。各家各戶買來的餎炸,除了自己品嚐,更是孝敬老人,和招待親朋好友的美味佳餚。

親戚朋友坐在一起吃飯喝酒時,會邊吃邊聊這道菜的做法,讓別人評論,又介紹了經驗,又漲了廚藝,真是滿滿的溫馨。

因為兩個生僻字,讓一個非遺村子改了名,還能改過來嗎


在文革時期,做這種食品的曾經中斷了一段,只有個別的生產隊也有當做副業來做的,也曾經富裕了一部分人,也調節了市場和人們生活。改革開放後來這項傳統食品,又有人慢慢做了起來,好的東西永遠不會衰落。只是後來市場上魚目混珠,實行非遺保護很有必要,要把原來的工藝,原來的配方,原來的味道,都要傳的有滋有味,保護的有聲有色。

粉餎餷,不光景縣人愛吃,就連來景縣做客的客人,來到景縣也是必點的菜品。現在經過大飯店高級廚師的精心製作,更加的美味可口,勾人食慾。

因為兩個生僻字,讓一個非遺村子改了名,還能改過來嗎


這道一百多年的粉餎餷菜,通過了這次申遺,真心希望它能再次煥發新的青春和魅力,與現代人結下美好的緣分。申遺是機遇也是挑戰。可是現在也有了新的糾結,現在這個村子裡的人在想一件事,我們改過名字的村子還能恢復原來的名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