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經 . 西山經(4 -- 小華之山)

  又西八十里曰小華之山

其木多荊[ jīng ] [ qǐ ],其獸多㸲[zuò]其陰多磬[ qìng ]其陽㻬[tú][fú]之玉(【註釋】① 荊杞:1. 指荊棘[jí]和枸[ gǒu ]杞,皆野生灌木,帶鉤刺,每視為惡木。因亦用以形容蓁[zhēn]莽荒穢[huì]、殘破蕭條的景象。《山海經·西山經》:“ 小華之山 ,其木多荊杞。” 唐 杜甫 《塞蘆子》詩:“邊兵盡東征,城內空荊杞。” 明王世貞 《將軍行》:“嚴霜一夜零,華堂遍荊杞。” 清 朱琦 《感事》詩:“樓堞[ dié ]幸少完,室廬剩荊杞。” 2. 喻奸臣。 《文選·阮[ruǎn]籍<詠懷詩>》:“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張銑 注:“荊杞喻奸臣。言因魏室 陵遲,奸臣是生。奸臣則 晉文王 也。” ② 磬石:1. 適宜制磬的美石。2. 寺院中用以召集眾僧的鳴器。 3. 山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北。【翻譯】再往西八十里,是座小華山,山上的樹木大多是牡荊樹和枸杞樹,山中的野獸大多是【牛乍】牛,山北盛產磬石,山南盛產㻬琈玉)。
鳥多赤鷩[bì],可以御火(【註釋】① 赤鷩:赤雉[zhì],即“錦雞” ,“揹負~鳥之毛,服飾甚偉。”② 可以:1、可能或能夠。2、表示許可。3、不壞;還好。4、很;厲害 5、可以憑藉... ...成為。③ 御:1. 駕駛車馬 :~車。~者。2. 封建社會指上級對下級的治理,統治 :“百官~事”。~下。~眾。3. 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 :~用。~覽。~旨。~賜。~駕親征。4. 抵擋 :防~。~敵。~寒。【翻譯】山中的鳥是許多赤鷩鳥,能夠闢[ pì ]火。)。其草有萆[ bì][lì ],狀如烏韭[ jiǔ ],而生於石上赤緣[yuán]木而生食之已心痛(【註釋】① 烏韭:一種苔蘚類植物,多生於潮溼的地方。又名昔邪、垣[yuán]衣等。 郭璞[pú] 注:“烏韭,在屋者曰昔邪,在牆者曰垣衣。”《廣雅·釋草》:“昔邪,烏韭也。” 王念孫 疏證:“皆苔屬也。” 唐 楊炯 《青苔賦》:“烏韭兮緑錢,金苔兮石髮[fà]。” 唐 崔融 《瓦松賦》:“慙[ cán ] 魏 宮之烏韭,恧[nǜ] 漢 宮之紅蓮。” ② 赤緣木:赤,此處應該是“亦”,也。緣木,順著樹木。③ 已:1. 止,罷了 :學不可以~。死而後~。2. 表示過去 :~經。事~至此。~往。業~。3. 後來,過了一些時間,不多時 :~忽不見。4. 太,過 :不為~甚。5. 古同“以”。【翻譯】山中的草有(一種)萆荔草,它的樣子像烏韭,但生長在石頭上面,也攀緣樹木生長,(人)吃了它能治癒心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