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泡一杯老白茶要從醒茶開始,醒茶的好壞,對後面沖泡出的茶湯口感至關重要。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這看似是個簡單活,實則處處皆學問。所以,小編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下關於“醒茶”的小知識。 一、泡前“醒茶”更好喝 想品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陳年福鼎白茶,沖泡前的“醒茶”,是一道很重要的環節。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通俗地說,醒茶就是通過改變茶的存貯方式,使沉睡或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水分的接觸而甦醒過來,促進葉片氧化發酵,喚醒茶質,從而凝聚茶香,讓口感更加醇厚。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經過陳化多年的老白茶,往往味道沉悶、香氣渙散,很難展現其深沉飽滿的韻味。醒茶,可以喚醒老茶的活性,消散雜味,使茶更加適口。 ps:新茶和散茶是不需要醒的。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新茶因為剛剛製成不久,芽葉仍比較鮮嫩,不用醒,只要沸水沖泡,新白茶的香氣和滋味便會蓬勃而出。這也是很多茶友喜歡新白茶的原因之一。 而非密封保存的散茶,它本身就處在一個類似長期醒茶的過程中,也沒有必要再繼續醒茶。 二、醒老白茶的秘訣 醒茶,有兩種方式: 一是“幹醒”,指沖泡前的喚醒; 二為“溼醒”,即沖泡時的喚醒。 | 幹醒 | 幹醒茶是指通過改變白茶的存儲方式,達到喚醒茶質、凝聚茶香的目的。常見步驟如下: 1、拆分緊壓茶。 即去掉包裝,解散緊壓的白茶。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新壓制的緊壓白茶結構比較緊,解茶時需要使用茶針或茶刀。若是茶餅,解茶時可以從茶餅側面沿邊緣水平入刀;茶磚從側面入刀比較容易將茶剖成兩片,而後再分成小塊;沱茶通常壓制得比較緊,可從邊沿或側面入刀解茶。 解茶時要儘量保持葉片的完整性,順著葉片的規律去開解。解老茶又被稱之為“撥茶”,因為年代久遠的老茶,茶體往往已比較鬆散,用手指輕輕地撥動或觸碰,葉片就會自然散開。 2、自然攤置除雜味。 即通風透氣,使葉片自然呼吸,散去茶葉中的雜味。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將解散的白茶攤置於清潔、無異味的庇廕處,使之與空氣充分接觸。攤放時需在茶葉上覆蓋一層棉紙或宣紙,避免落入塵土;攤放空間的溼度不能太大,以免茶葉受潮變質,也不可受到日曬或長時間的燈光照射。 自然攤置的時長視茶葉狀況而定,對於乾淨的茶品,兩到三天即可;而入倉茶則可延長至一週或兩週,以便充分散發倉味等雜味。 3、放入醒茶罐存儲。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經過通風透氣後,將老白茶收納於具有微通風性能、無雜味且乾燥的茶罐中,使其自然甦醒回氣。 選用紫砂、陶瓷等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避光性能與隔熱性能的茶罐,可以保持罐內的溫度與溼度相對穩定,令茶質和香氣快速凝聚。收入茶罐後,醒茶時間大致為一至三個月。 | 溼醒 | 溼醒老白茶通常也被稱為“潤茶”或“溫潤泡”。在幹醒的基礎上,用水及溫度幫助葉片舒展,使茶葉充分地甦醒過來,利於在正式沖泡時釋放出茶葉的最佳品質,並洗去茶葉在各個環節中附著的浮塵。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溼醒茶,要先用熱水充分溫熱茶具,然後投入茶葉注入熱水,數秒左右立即倒出潤茶水。在潤茶時,可以通過觀察潤茶水的湯色,幫助判斷正式泡茶時所需的水溫與浸泡時間。 ▼潤茶時需注意幾個方面: 第一:看幹茶來決定水溫,白毫銀針需降低水溫,壽(貢)眉、白牡丹則需要提高水溫; 第二:浸泡的時間不能過長,如果潤茶時間過長,茶葉中浸出物釋放過多,將會影響正式品飲的茶湯口感,所以要快速倒出潤茶水。 資深茶人溼醒老茶的秘訣: 首先將老茶放入乾燥的壺內蓋上蓋,用高溫沸水淋壺,然後輕輕搖壺,這樣反覆兩至三次,大約用時五至十分鐘,相當於為老茶做了一次幹蒸桑拿。


喝白茶前請先“叫醒”它


通過壺內聚集的溫度喚醒沉睡多年的老茶,開蓋後可欣賞到老茶的香韻,這時再向壺內注水潤茶一次後即可正式沖泡品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