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慈禧在中國應當算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了,她不僅是清朝末年最為尊貴的女子,更是整個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慈禧太后的母族葉赫那拉氏,也因她而獲得了無盡榮耀。

在慈禧還是咸豐帝寵妃時,她的父親惠徵就多次升官,至於來自皇宮的賞賜更是數不勝數。不過親人中得了好處最多的,還要數慈禧的妹妹婉貞。

咸豐帝親自將她指婚給醇親王做嫡福晉,後來慈禧又將她的兒子扶持為新帝。然而,婉貞非但沒有對慈禧感恩戴德,反而幾乎一生都在記恨姐姐,這是為什麼呢?

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1852年二月十一日,十七歲的慈禧參加選秀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按照當時的後宮等級制度來算,貴人屬於八等中的第六等,這個起點並不是很高。

而慈禧的父親惠徵,原本只是北京的一位小官,屬於滿洲鑲藍旗人,不高的家世,意味著慈禧想上位只能靠自己的本事。

剛開始慈禧憑藉自己的幾分姿色,獲得了咸豐帝的寵愛,還被晉為嬪位。但後宮從來不缺貌美的女子,慈禧深知,倘若沒有過人之處,隨時都可能會失寵。

好在雖然咸豐帝寵妃多,但是膝下並無子嗣,慈禧第一胎便生下了皇太子載淳,被破格晉升為懿貴妃。

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按照清朝的規定,八旗女子滿十三歲就必須參加選秀,而慈禧的妹妹婉貞剛好到了這個年紀。此時的慈禧在後宮已經是一人之下,但是為了穩固地位,她還是千方百計地想要安排妹妹進宮幫襯自己。

雖然婉貞的姿色要比慈禧更美豔,但她還是落選了。慈禧覺得妹妹無法進宮非常可惜,但還不願意放棄她身上最後一點利用價值。

落選秀女原本可以回家自行婚配,但慈禧想要作主把妹妹嫁給一個對自己有利的人,來幫助自己培養勢力。婉貞悲劇的一生,便是從這時候埋下伏筆的。

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慈禧看上的目標,是咸豐帝的弟弟奕譞。奕譞二十多歲就已被封為醇親王,深受皇上器重並且還是單身,想要巴結他的世家貴族數不勝數。咸豐帝到底還是在乎慈禧的,沒多想就把婉貞指給了奕譞做嫡福晉。

成婚後,奕譞也很喜歡這個年輕貌美的妻子,兩人很快便生下了長子載瀚。和慈禧當初的無依無靠不同,婉貞身為慈禧的親妹妹,皇上的小姨子,本來就身份尊貴,生下孩子後在王府的地位更是無人能敵。

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1861年,咸豐帝病逝,慈禧的兒子載淳即位,奕譞的作用很快就體現出來了。當時的載淳才6歲,咸豐帝為了穩固他的皇位,臨死前將代表皇權的玉璽分了一部分給慈安和慈禧。

朝中的幾位權臣藉機鬧事,奕譞一路扶持慈禧發動辛酉政變,肅清了朝中有異心的人。在這之後,慈禧便開始了多年的垂簾聽政。奕譞因為立了大功,被慈禧重用,身兼數職。婉貞的生活看似美滿,卻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1865年,婉貞的長子載瀚不幸夭折。直到六年後生下次子載湉,才稍稍平復了她心中的悲痛。對於一個長居府內的女子來說,此時的載湉無疑是她唯一的幸福了。

但是就在載湉三歲時,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因病去世,死時還沒有皇子。慈禧一句“國不可一日無主”,不由分說地就把妹妹的二兒子帶走,當起了皇帝,也就是我們後世所稱的光緒帝。

婉貞接連失去兩個兒子,又因為年老色衰不再得寵,在王府裡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雖然婉貞後來還孕育過別的孩子,但是都早早就夭折了。唯一的孩子載湉已經變成了皇帝,即使見上一面,也要按照規矩行三跪九叩之禮。這樣的日子多一天,她對姐姐的恨意就多一分。

慈禧也曾想過要彌補婉貞,光緒十二年時,她曾賞賜給奕譞和婉貞一頂杏黃色的轎子。依照清代禮制,只有太子才能使用杏黃色的物件,然而婉貞並不吃這一套,史書上有關這段的記載是“福晉秉性謙沖,至內廷,仍不用也”。

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光緒二十二年,婉貞終於撐不住日復一日的思念,一病不起。慈禧一向是不允許光緒和婉貞見面的,這一次也終於鬆口允許光緒回家探病。時隔二十二年,婉貞剛見到兒子,卻激動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沒過多久,婉貞就去世了。

此時的光緒已經長大成人,雖然心裡想要反抗慈禧的控制,但他最後能做的,也只是為了母親婉貞輟朝十一天而已。

僅僅兩年後,光緒帝就因為戊戌變法被慈禧囚禁到死。婉貞在親姐姐的算計和利用下度過了一生,又怎麼能不恨呢?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