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在新冠疫情中更加失去方向

為了抗擊疫情,多國宣佈"禁足令",呼籲民眾在家不要外出。然而,對部分人來說,他們本就無家可歸。

據統計,在美國加州,有超過15萬居無定所的流浪者在城市中游蕩。

而這部分人,也成了極易感染新冠病毒,並造成傳播的一大群體。

搬不進室內,填不飽肚子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加州目前至少有近20個無家可歸者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而這一數字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尚未得知在這基數巨大的群體中,還會有多少人帶有這種病毒。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這些街頭流浪者成為了當地的防疫缺口。3月13日,加州聖塔克拉拉縣出現第一例流浪者感染後的死亡病例,這讓疫情期間街頭流浪者的安置引起了關注。

對於流浪者來說,他們的生存環境本身就是與病菌為伴,幾乎沒有條件可以保障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衛生,環境艱難以致於做好身體清潔就要花費很大力氣,更不必奢望能用上口罩、護目鏡等防疫物資。

而一旦有流浪者感染新冠病毒,就會變成行走的傳染源,嚴重影響到整個社區的安全。

在被問到如今疫情環境下自己該如何生存時,一位62歲的加州街頭流浪者表示:"如果大限將至,我會坦然離開。"

除了那看不見的病毒傳播,如何保障日常生活也衝擊著這些街頭流浪者。在許多城市,人群聚集已被當地政府禁止,餐廳、教會、可以留宿的公共區域逐個關閉,讓依賴於此的流浪者們散落街頭、食不果腹。

為了控制這樣的局面,政府陸續安排這些無家可歸的人在臨時帳篷中聚集。然而這一舉措也遭到流浪者的反對,與十幾歲的女兒一起住在露天帳篷裡的妮達表示,臨時帳篷同沒有避難所一樣,都非常糟糕。

並且很多人擔心,在統一的臨時帳篷或是收容所裡比在外面更容易感染病毒,尤其是到晚上睡覺時間,大家都緊緊挨著,一旦有人發出咳嗽聲,就會讓人心驚膽戰。

露天停車場,一人一車位

上月底,拉斯維加斯市內一家有500床位的收容所因一名流浪者被確診新冠肺炎而被迫關閉。

當地政府為了給當地流浪者尋找新住處,並謹遵聯邦政府"社交距離"規定,打起了一個露天停車場的主意。

據CNN報道, 這些流浪者在露天停車場中一人一個"車位",保暖措施也不夠到位,只有地毯和睡墊。此事曝光後,許多美國民眾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批評拉斯維加斯市政府官員。

有網友表示:"內華達州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一個州,然而它只是在一個停車場上為無家可歸者畫出'社交距離'的格子。"也有人反饋說,拉斯維加斯把無家可歸的人安置在停車場,該市的酒店卻空空如也。

美國前住房局局長朱利安·卡斯特羅也在推特上發佈建議,稱該市的無家可歸者應暫時置於空曠的酒店房間內。

對於民眾指責,拉斯維加斯政府官員裡格曼稱,該市已為應對疫情耗盡了所有資源,這已經是目前能做的最好選擇,造成這樣的局面實屬無奈,"我認為每個人都在盡最大努力"。

市政府發言人傑斯·拉德克對媒體表示,考慮露天停車場只是"緊急情況",在一切都準備好後,被封閉的避難所將重新開放。

政府正努力,但遠遠不夠

街頭流浪者的防疫權利,是一場在全美範圍內進行的鬥爭。

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一些流浪者被安置在酒店中;西雅圖的金縣,當地政府購買了一家汽車旅館,計劃下週將數百名無家可歸的人從避難所轉移到酒店房間,並又租用了另一家汽車旅館以容納感染者。

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曾表示,在未來兩個月中,保守估計加州的流浪漢中將會有六萬人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屆時醫院資源很難跟上。

而加州政府正在為流浪者者尋求15000間酒店客房,對此政府將支付75%的費用。據統計,政府當前已經獲得了近7000間酒店客房,並正與當地機構合作,將這些流浪者收納其中。

每家酒店都將擁有前臺、洗衣、安全和支持人員,保障流浪者的基本生活供應。

不過按目前的進展,對當地流浪者來說遠遠不夠,一些為他們奔走爭取權利的愛心人士指出,為流浪者制定的應對措施"行動得太慢了"。

另外,如何將所有人都帶進酒店隔離也成為一項工作難點,部分對隔離有牴觸情緒的流浪者無法被輕易說服,常常會對工作人員"產生戒心"。同時,在一些消息閉塞的流浪者社區裡,人們還在彼此的帳篷裡"串門"。

在疫情肆虐的現在,幫助流浪者的進展仍是困難重重,迫在眉睫的收容問題還未解決,新的隔離困境也接踵而至。但無論如何,這些無家可歸的人是每個城市抗疫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美國政府當下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