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最近一陣子的喜劇電影基本上都反應平平。讓人期待萬分的《囧媽》最終讓人失望不已。不僅情節無趣,裡面還有大量廣告痕跡。

《肥龍過江》就更不用說了,表面是搞笑動作片,實際上是王晶式“大雜燴”,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卻沒有一個真正的劇情核心。

已經放棄電影的小編,昨天大半夜突然被老公硬拽起來看《大贏家》。

結果兩個人最後笑到睡意全無。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01

由於之前看過韓國版本的《率性而活》,所以大概知道故事內容。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一般人在看翻拍作品的時候,很容易先入為主導致對後面拍攝的作品更加嚴苛。然而小編完全被《大贏家》驚豔到了

雖然豆瓣評分非常低,但是仔細翻看低評分的人不是指責抄襲韓國版,就是說劇情不符合邏輯。

首先小編覺得韓國版的《率性而活》也沒有多有邏輯。畢竟是從日本漫畫《遊戲永無結束時》改編過來,你能指望它有多寫實?

尤其韓版的特警隊,簡直毫無說服力。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其次大喊抄襲這一條,《射鵰英雄傳》都翻拍多少部了,部部劇情基本都一模一樣,怎麼就沒人喊抄襲了?就因為韓國翻拍過,中國就不能翻拍?

一些經典橋段方面兩部電影相似度極高,既然是經典橋段那小編覺得不管是中國翻拍,還是泰國翻拍,都肯定會還原這些經典橋段,這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

而且兩部電影無論是風格還是電影元素都有著天壤之別。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率性而活》在故事前面的鋪墊做的比較充實,尤其在人物情感描寫方面韓國一向做的比較細膩。

比如韓版的“強盜”有著大量獨白,面對母親在外面的“勸導”還是在對上級的“解釋”,電影都給了很大的篇幅。

這也是韓國影視慣有的特點。優點是人物豐滿,情感豐富。缺點是劇情拖沓,看多了很容易膩。

而中國版《大贏家》沒有過多的效仿韓版,而是拍出了自己的味道。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沒有過多的獨白,和人物情緒和想法的篇幅。更多的突出了事件的衝突感,緊湊的劇情拼接也讓整部電影更加刺激緊張。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02

其次韓版整體風格更偏向於冷幽默,沒有太多的搞笑瞬間,更像是用諷刺的口吻故作認真的講著故事。

大鵬的《大贏家》則是完全外放式喜劇電影的拍攝手法。比起韓國版,小編個人覺得反倒是大鵬飾演的角色更有真實感。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紙質手槍這段實在是太好笑了

《大贏家》雖然框架跟原著和韓國版是一致的,但是電影裡面加入了大量符合中國國情,和身為中國人共鳴的元素。

比如父母不管孩子,孩子對與長輩的冷漠和不尊重,以及爺爺對孫子的寵溺動不動就掏錢給孩子;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大著肚子的孕婦跟老公爭執房產本上放誰的名字;

銀行老職員的那種傲慢無禮,態度極差等都很好的表現出了中國現實狀態的面貌。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同時電影也有大量耳目一新的新意。比如銀行的人工智能,幾乎中國各大企業都具備一部人工智能。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而人工智能可愛卡通的臉在影片後半部分變成了“強盜”手中的武器,一直可愛的臉也瞬間變成“黑化”。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這裡也暗喻了本意是為人類服務的人工智能,一旦落入壞人手裡就會變成傷害人類的武器。


03

影片在最後從一出喜劇變成了真正探討人類對好惡抉擇的根本。

大鵬對著攝影機訴說了一個人物選擇走上歧途可以是來自家人的冷淡,可以是同事之間的排擠,也可以是來自上司的誤會和不尊重。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他說的這些相信任何一個人都能夠感同身受,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讓我們不忿的對待,每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都至少經歷過一次不公或不義的經歷。

有那麼一瞬間我們都有過邪惡的種子。

但最終我們對家人的愛護,或是身邊人的溫暖,亦或是心中的正義,讓這顆種子沒有長大的餘地。

如果大鵬飾演的這個人物是一個真實的銀行搶劫犯,他一開始可能只是為了錢而搶銀行。他沒有想要去真正傷害別人。

但是當形勢失控,沒有回頭路的他只能被慾望和絕望一步步控制,直到窮途末路。

日漸凋零的喜劇片市場,《大贏家》這次贏了

在他計劃周詳的小本本上,最後一頁的“同歸於盡”這四個字令人細思極恐。這四個字也很好的詮釋了大部分壞人最終也是抱著“無法回頭”四個字一路走到了黑。


04

這部電影小編覺得很優秀了。它有些模仿的痕跡,但不全是模仿。

更何況大部分的佳作都是或多或少的,從模仿開始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風格。

《大贏家》有屬於自己的原創點,它能讓你大笑,也能讓人深思。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一部電影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