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事件的後果不僅僅是失去3.8折咖啡

也許金融是一個學歷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大多數人真的看不到這件事背後惡劣的後果。


首先中概股在目前的輿論環境下(疫情,美國拼命潑髒水給中國,質疑中國數據),多麼熟悉的四個字啊“數據作假”,是呀很多人要說,我們什麼都不做他們也要黑我們,什麼都不做要黑,做了就可以把棺材板釘子直接敲死了。


瑞幸完完全全就是金融市場的一場詐騙,如果有心去看一下89頁的調查報告,當然前提是要看得懂。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瑞幸就已經不是在做咖啡了。訂單數據這東西不好查,各位可以查一查瑞幸在美國股票市場做的事情,在中國做過(神州租車)在港股做過。


訂單數據需要蹲點取蒐集取證,這或許有點難,但是瑞幸的咖啡機和原料供應商這不難,這裡可以直接說一個“有趣的”現象,瑞幸實際控制人的朋友“恰好”運營了多家咖啡機和咖啡豆供應商,而這些公司“很巧合”的都在瑞幸的隔壁,嚯?咖啡產業園?


如果沒有耐心去看報告我簡單的告訴你瑞幸在做的是什麼:產品不行,財報作假,實際控制人套現跑路。


瑞幸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中國企業未來赴美融資的難度直接呈指數級上升,中概股的融資渠道受到阻礙,影響的依然是國內企業,無法擴張生產,影響就業這都是蝴蝶效應的一部分,不是喝了幾杯1.8折3.8折的咖啡就割了美國的韭菜了,到頭來割的還是自己。


況且瑞幸只是上市在美股,不代表股民群體盒投資人都真的只有美國人,國內炒美股的散戶股民海了去了,大多數也都是炒一炒特斯拉蘋果這些美國大企業,剩下的就是身邊的叫得響的中概股了。


無論是調侃還是真心,很大一部分人還覺得瑞幸是很棒的是良心民族企業,一家道德敗壞破壞遊戲規則的企業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都應該被唾棄。一家企業的好壞並不應該由打幾折給消費者來定義,或者說不應該作為全部定義,市場規則,既然去玩就要遵守,這樣的企業在美國可以這麼幹,他回國來幹一樣做得出來,同時,基本的一些金融知識真的很重要,無論炒股還是買基金,稍微瞭解一些學習一些,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損失。金融風控行業從業五年,從老百姓到地方政府到知名企業,見過金融市場太多腥風血雨,真的不是一般老百姓來玩的起的,老老實實年化四點幾五點幾的理財真的很香。

PS:每個JR們的回帖我都努力認真的看完了,有一些用詞不當讓人覺得我的優越感,我道歉,說者無心聽著有意,那依然還是需要道歉。

我想表達其實很簡單,造假,無論騙誰的錢就是錯的,不是說他騙美國人就對了,況且這個事件真正受傷害的中國人可能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