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始建於元代,位於雲南西部哀牢山麓、大理南方的巍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千餘年曆史積澱是茶馬古道和南絲綢之路交匯之地。

近年來巍山在周邊城市旅遊商業化蔚然成風的情勢下,以其歷史文化底蘊及地方飲食特色異軍突起,成為大理地區一處旅遊打卡地。

2020的疫情在全國各地蔓延,旅遊業突遇寒流肆掠。近日隨著大理州疫情清零,賞花踏青時節,宅家憋久了的人們,都想出去走走。

於是我與自述從沒有到過巍山的朋友小W於4月1號一早驅車走進了朝霧籠罩的巍山古城。

巍山近年來是我經常造訪的旅拍地:拍紅河源日出、龍籲圖山城遺址、琢木郞王室遺族古村、大三家賽裝節、巍寶山彝族祭祖……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巍山除了延綿不絕的哀牢群山,倍感興趣的是那悠久厚重的歷史遺存和純樸的民俗民風。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平時農貿市場上可以遇到下山趕街的彝族同胞。

此前,我拍巍山古城一直都是“挑水帶洗菜”的順帶活,這一回卻是帶朋友小W直奔巍山古城目的地。

太陽逐漸升高,朝霧隨之褪去。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巍山古城的地標性建築拱辰樓為重簷歇山式共兩層,樓建在長47.1米,寬26.6米,高8.1米的磚砌城牆上,樓下為城門洞。由28棵合抱大柱支撐,四面出廈,四周設廊,整個建築用料粗大,上簷四角用簷柱,屋面較平緩,出角短,起翹小,一字平脊,更顯氣勢雄偉、渾厚。南北城牆有城垛,登上頂樓猶入雲天,東看文華層疊山巒,南觀巍寶名山文筆塔,西望瓜江壘玉,北眺蒼山積雪,全川村落,萬家燈火,盡收眼底。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拱辰樓南面簷下懸掛“魁雄六詔”大匾,北面懸掛“萬里瞻天”巨匾。兩匾書法氣勢磅礴,渾厚有力,一氣呵成。如此高大雄偉的明代古樓,完整地保存至今,在雲南乃至全國實屬罕見,1993年被列為雲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拱辰樓2015年1月3日火災焚燬後重修,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上圖選自網絡)

2019年10月當地將這有600多年懸掛歷史的“拱辰門”更名為“巍山”遭社會輿論抨擊、熱議,大理微友施懷基就此在網絡平臺上書省長阮成發才得以糾錯。

畢竟拱辰樓歷來是全國各地遊客來巍山的必達景點。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與拱辰樓遙遙相望、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的星拱樓又名文筆樓,位於古城正中,建築形制有別於滇西其他魁樓。早先此樓開放時,我曾有幸登臨,樓上東南西北四方懸有描繪巍山四環景色的匾額,文采斐然。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看過兩座名樓,徜徉在古城大街上。城樓下的居民過著悠閒自得的日子。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無論大街小巷都打掃得乾乾淨淨。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在自家門前曬太陽是老人們愜意的享受。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眼下受疫情影響,孩子們還沒開學,古城裡很少遊客。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大街小巷裡行動的居民讓人感受到古城生生不息的氣味。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花開四月天,有人牽狗出來溜達。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古城內的商鋪陸續開張了,大多是糕點鋪、鹹菜鋪和雜貨店。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一雙草鞋要價40元 ,店主見我第二次舉起相機說:“拍一張就得了嘛”。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豐富的物產和心靈手巧的巍山人經營出一批聞名遐邇的土特名產:蜜餞源於巍寶山道人精製的蜜食,以瓜、果、藥材為原料,選用優質冬蜜製作;卜醬豆是香醇可口的美食調料;粑肉餌絲、青豆小糕、鍋巴涼粉、什錦鹹菜等都在巍山遠近馳名。

小W要買巍山特產冬瓜蜜餞,我們在巷子裡尋到“厚生號”蜜餞廠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廠裡有各種各樣的蜜餞廠品,12元一市斤裝的冬瓜蜜餞在街面上只賣10元。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巍山民居基本保留了明、清風貌的中式結構。我以為現存更多的怕是清末民初的遺存。也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古樸典雅 ;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這是由一戶古民居大院改造的食府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高大的古柏是老宅的身份證明。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這古色古香的臨街門面遺存在當今大理、麗江已經難得見到了。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臨街大量的是普通市民的前店後宅。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與5、60年代大理古城街面相仿。

現在大理古城,這樣的老鋪面建築已經被規範翻蓋修葺一新。對此老大理人不認可,新大理人不知道。所以我們懷舊得來巍山開眼。

走進一戶民居徵得同意拍照,屋簷下的女主人說:“我這破房子有什麼稀奇呀?”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土基牆上開個藝術圓窗,老木門上掛個現代招牌,透出當地打造旅遊城市的匠心。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這輛鎖在門前的老式載重自行車怕也是有意設置?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木製風箱也擺到了主街路旁。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這很有特色的長且窄的巷子名叫上倉巷,是主街通往菜市場的捷徑,人流量很大,為拍照我等了好久。

在巍山人神閒氣定的生活中我驚奇的發現,居然有從右至左書寫的告示引人駐足。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古城裡有老人故去了,人們從這裡得知信息。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街面上正在翻蓋的新房仍按照老式的木樑柱瓦頂房設計施工。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邂逅七、八位戴口罩持記事板的入戶調查者。一打聽,是新進駐古城的保護開發商及相關部門各路工作人員。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路邊多處規範統一的建築施工圍欄說明巍山特色小鎮古院落改造項目已經上馬。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以往遊巍山古城,竟然沒有注意到古城的這“南柵門”。據說:“清同治二年(1863)杜文秀起義軍大翼長李芳園為加強城防在古城東南西三面城門外環築土牆、設木柵門、開壕溝、架吊橋作城門前哨防禦公事。”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為發展旅遊,巍山古城近年還在主要街區立起了幾組雕塑群,反映古城的舊時光。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最有趣味的是一位下棋的老頭,在他身後就是當今一家棋牌室。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路過這裡多次,今天我終於有機會與他老人家對弈一盤。

我和小W預訂在巍山古城找一份特色小吃,我知道有一種叫“過江龍”的餌絲,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汲取蒙自“過橋米線”的做法 ,還有一種叫“一古面”的。最後我們來到小吃街一個巷子裡吃“蘇老三一古面”。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巷道窄壁,店堂寬敞,煮麵直觀可攝,服務態度好。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一古面”有傳說故事,為巍山旅遊添彩。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大碗12元,小碗10元;

“一古”或“一股”面只是賣家的操作及營銷招牌,於小吃口感並無特殊意義。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遊巍山必定要看博物館和寺廟的。

巍山名勝眾多。有巍寶山、巍山古城、玄龍寺、圓覺寺、山龍山於圖城、雲隱寺、陳異叔石棺、慧明寺、東山蒙化靈泉、鳥道雄關、五印山等等。

在古城內外,有眾多明、清古建築,如文廟、文華書院、玉皇閣、東嶽宮等。一些專家學者考察巍山古城後讚歎不已,認為“巍山古城風貌如此完整,在雲南乃至全國均屬少見”。

吃罷小吃,我們先到巍山縣博物館,所去不遠。今天這裡幾乎是門可羅雀,安檢及嚴格,小W的身份證放車裡了,再三向工作人員說明我們是一起來的都不行。到停車場來回耽誤時間,只好作罷。

我們驅車直奔巍寶山 ,往南十多公里上山路,到了山門前卻被告知:“可以登記上山,只是寺廟今天不開門。”

明明來之前我微信諮詢過幾位巍山媒體朋友 ,說:“巍寶山景點開放並且免費。”

無奈只好打道回府,回到下關瀏覽微信,得知最近巍山發現一例境外輸入性病例。

唉,可惡的輸入疫情,小W老弟只有下次再來吧!

2020年4月4日胡云龍於洱海之濱子元小區

疫情清零   大王叫我巡巍山  南詔古城走一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