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中考:以《灯如红豆》为例,说说你的阅读理解还欠多少火候

昨天让学生做2019年广东省中考试卷上的一篇记叙文阅读理解《灯如红豆》,难度并不大,都是些常规问题,但老师所担心的问题一一呈现。下面我们就以《灯如红豆》为例,说说你的阅读理解还欠多少火候。

直击中考:以《灯如红豆》为例,说说你的阅读理解还欠多少火候

内容梳理总结类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了“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①

第三盏 女同学 ②

文章围绕“灯”共记叙了三件事,每件事的主人公不同,分别是“母亲”“父亲”“女同学”。每件事的末尾,都有思考性的话语。有的可以引用原文直接来表达所受到的启迪,比如第二件事,给我的启迪,可以用原文中“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来回答。有的就需要改动、补充一下。比如第一件事,就不能用原句“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它没有概括出一个明确的道理,需要变动一下表达的方式,如示例“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这也给了我们问题(1)的第二问一点提示。第三件事,用“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来表达所得到的启迪,同样不妥。即便截取“什么是真正美”,也还是没有阐明道理。所以

应该表达为“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或“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才行

直击中考:以《灯如红豆》为例,说说你的阅读理解还欠多少火候

记叙文开头段落的作用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②段的作用,其实也就是记叙文开头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段落的作用:

内容上 (1)开篇点题(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3)表现了……内容。(4)表达了……的感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结构上 (1)为下文……情节作铺垫(2)设置悬念(由眼前的事物引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统领全文(4)引起下文

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第②段从结构上看,本文围绕“油灯”叙事,由眼前城市的灯光写起,是为了引出下文的相关叙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感情上看,“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表明自己对所记叙的事感情之深,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从中心表达上看,第二段城市灯光为“油灯”做了陪衬,突出了“油灯”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总结起来就是: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直击中考:以《灯如红豆》为例,说说你的阅读理解还欠多少火候

赏析句子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我们强调过赏析句子的要点,这里不妨再唠叨一遍。

怎样赏析句子

(1)选角度 A.用词角度 B.修辞角度 C.表达方式角度

(2)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强调了……;富有气势地突出了……)

(3)品内涵(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蕴含了……道理,起了……作用)

这里已经明确了赏析角度,那我们就从词语的意思、表达效果、内涵三个方面表达,完成这个问题。从回答情况看,同学们牢记赏析句子的要点,这类问题回答得还不错,与参考答案非常接近。

参考答案:①“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②“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直击中考:以《灯如红豆》为例,说说你的阅读理解还欠多少火候

标题的作用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记叙文标题的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陈太丘与友期行》《散步》

(2)指出主要人物,如《邓稼先》《老王》

(3)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

(4)标明文章的线索,如《皇帝的新装》《我的叔叔于勒》

(5)设置悬念(运用修辞手法,引用诗句、歌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爸爸的花儿落了》

标题的作用,我们讲过很多遍,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不要不经过阅读、思考,胡乱去套。另外,同学们的表达,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不要罗列上文提示的思考角度,公式化,没血肉。

比如这篇文章的标题“灯如红豆”,化用诗句“灯如红豆最相思”,那就给人以诗意,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其次,全文围绕“灯”来写,那么标题就是行文的线索。还有,文章叙事全与“灯”有关,灯有照明、指引的作用,给了作者人生的启迪,这就有点明中心的作用。另外同学们要注意,文章的中心,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切不可只一句“点明中心”,就完事大吉

这样总结起来就是: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点明主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直击中考:以《灯如红豆》为例,说说你的阅读理解还欠多少火候

​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容易讲,也容易懂,就是灵活运用的时候,大家就又蒙圈了。做好阅读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审清题目,读懂它在问你什么,你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而不是在文章中找一个句子,就可以应对了,要根据要求能够灵活的变通。

(2)某个段落的作用,标题的作用,插叙的作用等这些问题,要了解一般的思考角度,还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读都没读好,就胡乱引用几个套路一凑合就完事了。角度要准,表达要有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使回答有血有肉。

(3)潜心阅读、独立思考,仔细对照、认真修改,反复练习。一句话:一边想,一边做;一边做,一边总结。

结束语:阅读理解,通过练习如果我们有了相应的心得,就能够以一敌百。并且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起来后,我们可以永久地享受它的福利。同学们,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