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是這樣變成一個Loser的

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先喝大家聊聊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小學的時候我經常和幾個小夥伴玩在一起,他們很喜歡去河邊抓魚,甚至跳下河洗澡,但是每次都是隻有我一個人在岸邊看,因為我不會游泳。

其實我本可以讓小夥伴教我游泳,也就是幾天學會的事,但是我沒有,因為父親再三叮囑,不能揹著他私自下水,生怕我出什麼不測,說等有空會親自教我。久而久之,我開始排斥下水,怕父親責罵,更怕淹死。然而父親因為後來身體狀況不佳,始終也沒機會親自教我游泳。就這樣過了近20年,直到今天我還是個旱鴨子,說出來真是慚愧。

你可能是這樣變成一個Loser的

在這裡沒有責怪父親的意思,畢竟也是為了我好,而且遇到了不可抗因素。純粹是用我的例子來引出咱們今天的主題。

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做習得性無助,指的是個體經歷了某種學習後,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表現出消極的特殊的心理狀態,表現在形成自我無能的認知,對於任務,哪怕自己有能力能夠完成,也在嘗試之前自我放棄。

你可能是這樣變成一個Loser的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隻跳蚤放進沒有蓋子的杯子內,結果,跳蚤輕而易舉地跳出杯子。緊接著,心理學家用一塊玻璃蓋住杯子,於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時,都因撞到這塊玻璃而跳不出去。不久,心理學家把這塊玻璃拿掉,結果,跳蚤再也不願意跳了,即使跳,跳的高度也謹慎地和玻璃蓋處保持著一段“安全距離”。

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上文提到的跳蚤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而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時,便灰心喪氣,自我放棄。因為無法避免的挫折已經讓他們形成了“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這個術語緣自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的一個經典實驗。

塞利格曼先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以電擊,狗遭受電擊之後,狂吠不已,並且四處衝撞籠子,希望能夠逃離。這個實驗重複多次後,蜂音器一響,狗就不可避免地受到電擊,躲也沒有地方可以躲。

後來,當蜂音器響的時候,狗乾脆趴下來,“心甘情願”地等待電擊。再後來,實驗者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且是不等電擊出現就臥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你可能是這樣變成一個Loser的

這其實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反思作用,首先應當反思的是我們的教育。孩子一出生就是積極探索,喜歡嘗試的,他到處看、到處爬,到處摸······當然,因為是“第一次”, 所以出錯肯定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嘗試,家長都報以厲聲呵斥,他就好像被電擊了一樣,久而久之,他對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變得不自信了。

結果,他也許會如你所願地變成一個“乖”孩子,哪兒也不碰,什麼也不摸,卻把“自卑”的種子深深地根植於心中。如果你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那麼請對孩子“試一試”的行為予以鼓勵和幫助,在孩子失敗了的時候給予安慰和支持,並對孩子的嘗試予以進一步的啟發和建議。

你可能是這樣變成一個Loser的

同樣的,如果孩子因為某一件事做得不好,或者學習能力較差,應該多一點耐心和鼓勵,而不是直接說出“你太笨了”、“你怎麼這麼蠢”之類的打擊小朋友自信心的話。正在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因為家長的一些話,從而影響自己的一生。

其實相似的方式也可以應用到工作層面,尤其對於管理者而言。如果不論自己手下的員工做怎樣的努力,上司都一臉不滿,甚至對員工施加言語打擊,員工很容易慢慢地放棄努力,而消極地等待上司的責罰。所以,獎罰一定要分明,當獎的時候不要吝惜你的讚揚,當罰的時候,也一定要讓被責罰的對象清楚知道自己到底錯在了哪裡。

你可能是這樣變成一個Loser的

最後想告訴你的是,即使天天被人說成是失敗者,是可憐的“Loser”,即使你確實目前什麼都做不好,處處被人看不起,處處碰壁,心情很糟糕......但是請你一定要保持微笑,告訴自己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要相信自己能成功,並且勇於去嘗試,不要被習得性無助困擾,失去了自我。

不是當有人說你是Loser,你就真的得認可自己就是個Loser。

你可能是這樣變成一個Loser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