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足協祕書長劉奕的講話,請別忙著批判,或許他是對的!

中國足協9日在上海舉行職業聯賽政策研討會。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表示,堅決抑制足球泡沫,加強聯賽監管,提高市場化水平。

對足協秘書長劉奕的講話,請別忙著批判,或許他是對的!

“由於長期以來缺乏科學規劃,對聯賽發展的根本目標和核心原則認識不足,過去26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最大弊端,是既沒有把聯賽做成一門好的生意,又沒有把聯賽做成一項好的事業。簡單來說,沒有掙到錢,也沒有培養人。”劉奕表示,職業聯賽至今未能建立成熟的商業模式,同時優秀青訓人才屈指可數,國家隊成績難盡人意。

不知為何,以上內容居然引起了無數業內人士的口誅筆伐,認為劉奕把罪責推給了孔卡等超級外援是滑稽可笑的。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看劉奕是誰?

對足協秘書長劉奕的講話,請別忙著批判,或許他是對的!

劉奕,現任上海巍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足協秘書長。全鏈條體育產業專家,推動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組建。

他曾擔任孫繼海、李章洙、米倫等人的經紀人。孫繼海順利登陸曼城,背後也有劉奕的功勞。

在我看來,十多年奮戰在中國足球第一線的劉奕,與海外尤其歐洲足球的關係相當密切。曾經在英國多年的他,對職業足球的理解應該也不會很低。他應該是懂足球的!

那麼,他提出來的內容,正確嗎?

第一、聯賽不賺錢,但還是有無數企業往裡面鑽,大家在圖什麼?

這個問題提的好。有太多企業進入中超的目的太過於不純粹了,既不是為了求財,也不是因為喜歡足球,反而是為了求名或其他上不得檯面的理由更多。

這就讓我們的聯賽變得越來越不職業了。26年了,我們的聯賽賺錢越來越多、花錢也越來越厲害。但是,距離職業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第二,以前的體校出過很多人才,為何市場化以後反而不行了。

在孫繼海以前,所有知名球員都來自體校體系,包括郝海東、楊晨、范志毅等等所有人,也包括目前的國家隊主教練李鐵。只有像武磊這樣,是出自根寶基地,一家非常不市場化的很類似於體校的足球學校。

市場化這麼多年,為什麼人才凋零,這個問題提的好。是制度不行,還是人不行了?

第三,為什麼我們的球員自甘墮落,甘心被超級外援支配?

首先,我並絲毫沒有感受到劉秘書長要把中國足球發展不順的黑鍋扔給孔卡的企圖。這個既不真實,更不合乎邏輯。

其次,球員自甘墮落,把球權無底線的交給外援,這個問題切實存在,而且問題深刻。不只是足球,籃球也有。

球隊為了追尋勝利,不考慮球隊的真實需要,瘋狂擴軍引援。比如,申花引入特維斯,上港引入奧斯卡和胡爾克,恆大引入保利尼奧。

以上球員的能力高不高?高,很高。

超級外援對球隊的幫助大嗎?很大。

但是,我們的球隊根本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圍繞這些超級外援制定具體的戰術,更多情況下,就是要求國內球員去無限的依賴超級外援,把球權交給他們。

而在球員看來,自己與超級外援之間的距離,相差十萬八千里,而他們一人的年收入很可能超過了隊內所有本土球員的總和,那麼多勞動也是應該的。

更有甚者,某些大牌外籍教練為了出成績,甚至不允許本土球員在前場更多的拿球,尤其是外援之間做小團隊配合時,要求本土球員離開一定的距離,避免破壞!

在這種背景下,超級外援看似更厲害了,卻被中國足球毫無幫助。

對足協秘書長劉奕的講話,請別忙著批判,或許他是對的!

劉秘書長的發言內容,我是比較認同的,他提到了幾個比較有深度的內容。

但是,問題提出來了,不代表能解決。或許,很多人都能提出問題來,但是把問題拋出來以後呢?這才是關鍵。

至於那麼瘋狂詆譭的人,其實不足一提。中國足球早就走入了一個怪圈---不管是誰,又提出了什麼樣的建議,都會被其他的人狂噴。

但是,等到他們自己走上前臺來,迎接他們的一樣是無數的吐沫星子。

這個怪現象由來已久,也必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