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煮飯時還是喜歡燒柴火呢?

七星老農


首先我不是農村老人是農村的年輕人,我們做飯都喜歡用柴火灶做飯,家裡也有液化氣灶,但主要是連續的陰雨天氣的時候或者不想弄柴火的時候才會使用液化氣灶。

1、柴火灶做出來的飯更香

柴火灶,城市裡面叫做地鍋,一口大鐵鍋,在鍋下面放些柴火,大鐵鍋受熱均勻,做出來飯菜不但更香,鐵鍋還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農村老人也非常願意使用材火灶,對於液化氣灶,電磁爐等,操作上對農村老人的來說有些難度,最主要的是做出來飯菜不好吃,所以很少人使用。農村還喜歡在家裡辦酒席,柴火灶是必備的灶臺,對於十幾桌的農村酒席根本一鍋就做好了。


2、柴火燃燒後的灰燼是非常好的農家肥。

柴火燃燒的灰燼,也就是草木灰,是農村用來種菜一種很好的肥料也是一種無害的農藥。草木灰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是非常好的鉀肥,不但可以作為底肥,也能疏鬆土壤,還是非常好的葉面肥,更是一種無害的農藥,草木灰對南瓜、西瓜、豆角等等藤蔓蔬菜瓜果的病蟲害防治非常有效。


3、柴火灶的柴火是農村烤火爐的主要來源。

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在冬天幾乎每家每戶都用材火灶,主要取柴火用來取暖。這樣的烤火爐你還見過嗎?我們年輕人一般用電烤爐來取暖,但我們父母一般還是用農村的烤火爐來取暖。



現在年輕人由於工作,沒太多的時間弄柴火,但過年過節是一定會材火灶。但農村老人非常喜歡用柴火灶做飯。你還會用柴火燒做飯嗎?

歡迎關注【昕瑞生態】,專注解答三農問題。

昕瑞生態


你問這個問題,就說明你可能不是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或者是你沒在北方的農村生活過的,如果你在農村生活過,或者你在東北的農村生活過,你就知道了為什麼了!

我在東北的農村生活了二十年,就是大鍋燒柴火做飯,燒炕的,當我現在回到農村的時候,看到我的農村的親戚,以及所有的鄉親們,也依然是大鍋燒柴火做飯,燒柴火取暖的!

不但是農村的老人,在我們東北的農村,就是年輕人也是用柴火燒火做好,取暖的!

為什麼?因為在東北的農村,你不燒柴火,你不用柴火做飯,你不燒柴火取暖,那你用什麼來做飯哪?你用什麼來取暖哪?

因為在東北的農村,也只有用柴火才能做飯取暖的,你如果不用柴火取暖做飯的話,那你就也沒有做飯,沒有取暖的燃料的!

東北農村的大鍋臺,大炕的炕灶,或者說過去全國的農村,都是要燒柴火做飯的,南方不用燒柴火取暖,而所有北方的農村,都是需要用柴火取暖的!

在東北的農村,做飯取暖都是用農作物的秸稈取暖的,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是這樣的!

如果將來的農村不用柴火做飯取暖的話,那就是農村已經城市化了,農民已經搬到了樓房居住了,農民也就會象城市一樣,做飯用液化氣了,取暖集中供熱了,否則的話,就是再過了多少年以後,只要農民還是住在自己蓋的房子裡的話,那還得要燒柴火做飯取暖的,這也不是你喜歡不喜歡燒柴火的問題,而是你也必須要燒柴火做飯取暖的!

因為你不燒柴火做飯取暖,那你就沒有可以用於做飯取暖的燃料,那你就會吃不上飯,你也只能是睡涼炕的!

希望我的回答,讓大家能瞭解農村為什麼還是要燒柴火做飯取暖的問題了,而且燒農作物秸稈做飯取暖那是不用花一分錢的,都是自己家裡糧食收穫的遺棄物的,用秸稈做飯取暖,也是廢物利用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農村老人煮飯時還是喜歡燒柴火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省錢。

你想想現在的燃氣多少一罐?每餐都用燃氣灶的話,一罐燃氣能燒多久?再想想現在的電價多少一度?燒飯全用電炒鍋或電磁爐的話,一月得用多少度電?再想想,農村後山上,河溝旁、田壟上、菜園地裡,全是柴草、枯樹、殘枝,隨便撿撿就是一堆,而且一分錢不花。對比一下,你覺得節約了一輩子的老人會採用哪種燒飯方式?答案不就一目瞭然了嗎!尤其是有時要長時間的燉點肉、燉點菜、或燉點其它啥的。一小時兩小時的,用電或燃氣那得多費錢呀!但是平常燒柴火的話,就會有炭留下來,用個炭爐用來燉東西正好,既省錢又好用。

還有農村老人冬天有烤火的習慣,平時燒柴火留下來的炭,也正好用作冬天烤火之用,就不用另外再專門買炭了。這都是用電用燃氣做不到的。

農村老人煮飯時還是喜歡燒柴火的另一原因就在於——他們熟悉並喜歡柴火燒飯的方式。

農村老人燒了幾十年的飯,用的都是柴火,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燒火方式。尤其年紀大了,記性差了,用電用燃氣生怕會忘了關上開關。而且,用電用燃氣時,如果鍋里正燒著東西,卻長時間的忘記了,很容易引起災患。所以老人們還是寧願用他們熟悉的燒飯方式。

而且,他們也習慣了用柴火燒出來的飯菜味道,覺得那才合自己的口味。

農村老人煮飯時還是喜歡燒柴火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於——有些農村換燃氣不方便。

有些農村還沒有自己的燃氣站點,一瓶燃氣用完了,想要換一瓶的話,得去鄉里或者鎮上的燃氣站點,來去很不方便,尤其是老人,更是件很費勁的事。用電呢,一個月下來,電價太高,用不起或捨不得用。一來二去的,就乾脆還是燒柴禾了。


陌上花開且緩歸


燒柴火灶是中國幾千年來農村的傳統生活習慣,已經深深的烙印到人們的血液之中。在我們老家農村地區,仍然普遍使用燒柴火灶生火做飯,解決一家老小飲食問題。

燒柴火灶最省錢,最節約,最划算

柴火灶所使用的原料一部分是農作物殘餘的秸稈,另一部分是從山上砍來的柴火。對於農民來說,這兩樣都是不需要花錢的。如果不燒柴火灶,改用燃氣,液化氣或者是電磁爐等,每月需要一筆不小的生活開支,這對於本來就不是特別富裕的農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相對來說,超柴火灶最省錢,最節約,最划算。

燒柴火灶是老人最熟悉的方式

在農村地區,老人一輩子都是燒柴火灶,從來也沒有使用過其他的現代電器或者是燃氣灶具等。對於這種新型的方式,他們不太習慣,也不太懂。甚至有一部分老人拒絕學習新的做飯方式,他們仍然固守著自己的理念,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來解決吃飯問題。對他們來說,燒柴火灶是最方便最省錢的方式。

柴火灶燒出來的飯菜更香

很多人都認為柴火灶大鍋做出的飯菜,比小鍋小灶的燃氣灶具燒出來的飯菜要香得多,味道更加鮮美,尤其是老人們更是如此。我曾經聽過不少來到城市生活的農村老人相互抱怨說燒燃氣灶,飯一點都不香,也不好吃。其實這是一種生活習慣導致的,老人長時間的使用柴火灶,突然改用其他的方式來做飯,肯定是不習慣。當然的確燒柴火做出的飯菜要香一些。


三農有理


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煮飯的時候還是喜歡燒柴火?

針對於這個問題呢,我們就請大家回答一下。

生活經濟已的原因。

其實在農村裡面有很多一部分人還是處於比較貧窮的狀態。所以這些老人呢,自己力所能及的去找得到柴火,把山上的柴火搬回家裡面,那麼生活的時候呢,就可以用這些柴火。

所以呢,生活經濟基礎不好,家裡面的收入不高,那肯定是自己想方設法的減少這些,支出以及各方面的費用。

節省。

雖然有的家庭裡面,在農村裡面家庭的生活經濟條件還是蠻好的。那麼對於這方面來說呢,那麼這些老人基本上都是屬於節儉的類型。

因為自己還能幹活,還能夠去找得到這些財富,為了不浪費那麼多,因為煮飯,如果你不燒材火,就要燒這些煤氣或者用電。

那麼這些都是需要錢的。所以這些老人呢,基本上都是屬於非常節儉的類型,所以在煮飯的時候,他們依然能夠希望自己燒火。

當然還有更多很多其它的原因呢,大家可以一起來留言一下評論一下。

好了,更多農村相關問題,請關注農村新視覺和大家一起關注農村裡面的點點滴滴。


農人莫小道


不光是農村的老人是用柴火做飯,而是相當的大部分農村人用柴火做飯,因為不光用來做飯,還可以用來(燒水)取暖。

一、農民的工作性質就是依靠農田來解決生活資料,打完糧食的秸稈及果樹剪伐的枝條等由於存在細菌及病蟲害,不會遺棄在地裡,等來年爆發,只有合理燒掉才能殺死病原菌。在地裡燒違法違規,只有弄回家中當燃料了。

二、農民的經濟收入決定了用秸稈枝條等燒水做飯取暖,能節約很大一部分費用。在我老家裡,雖然都安上了土暖氣,可是由於無煙煤太貴,一噸1300元以上(夏季價),用不起;村裡指導的煤燃燒值太低,需要一個人專門看爐子,不看一會兒就燃完。費錢費工,特別是晚上會凍壞了大人小孩。

多數老人把土暖氣爐子外頭連接一個燒柴火的爐子,平時用來做飯取暖,即省錢又保證不凍壞暖氣片。等到兒孫過春節回家才用上個十天八天好煤。我們這裡是百強縣(市)大概五六十名吧。

三、從安全方面考慮,老人用別的“先進”的東西用不習慣,總是認為自己用柴火燒個土坑、做個飯習慣了,即省錢又安全。


用戶6417028716


燒柴火做出來的同樣飯菜口感大不一樣。


用戶老馬識途


農村老人煮飯時。喜歡燒柴火。無神秘。當今時代。這裡稱煤氣罐,擰開旋扭,頂鍋即熱。放入花生油,連之佐料。後放菜類翻紗。觀其色放適宜水。頂部放主食。頂蓋封上。不到幾分鐘,即食。這是這裡操作。是否同樣,而不曉。

然而,鍋灶煮飯也為同樣,只不過煤氣罐的火煙是平衡而出,溫度在提升時為衡溫。而鍋灶,首先把鍋灶加熱。真正的鍋溫不一,而炒出菜味道不一。農村老人據鍋中菜的分類、及火的溫度、及時間,把住火候。當然和煤氣小鍋出的味道不一樣。

無必多言,灶鍋做飯,冬季還有室內增i溫。此中不必細談。

嗦句,天然氣,煤氣放出火燃極為平常而無味,而民家。燒松柴味是否不一樣。椿樹柴放爐灶最後蒸出的饅頭。揭開鍋灶爐香添加在饅頭之上。是否。饅頭有更好味道。這才為農人老人做飲食一角。其餘請思涼。

農村老人蒸煮飯菜。各有經驗。怕兒女說嘮叨,吞肚中,不敢張揚。


蔚蔚姥爺219


如來佛祖,最近悟空有點不聽話,建議您還是把他壓到五行山下去吧,提的問題,有點不順民心。


水油哥syg


燒柴火好啊,飯香菜甜,不浪費資源,無毒,也環保啊,請給農民自由的選擇。何況有的地方窮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