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歐楷的看過來!這部敦煌殘片或許給我們重要啟示

歐楷難學,世所盡知。


近些年來,學歐的人卻是非常的多。然而,即便是一部《九成宮》,也是千人千面,爭議紛紜。大家的一個普遍認識就是,再怎麼研習精修點畫,都好像離歐書甚遠。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很多書友。


我們前面曾有文章,提出過一個問題:現在那麼多人學習歐書,為什麼卻少有人接受歐陽詢的行書?或者說同時研習老歐的行書?此中緣由,或許是我們已經在視覺上只接受當代的“歐書”,而對更加險絕的行書無法接受了。但是,不可忽視的,那也是歐陽詢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視於它,或許就自動隔絕在真正的歐書之外了。


那麼,歐書在唐代的真正面目又是怎麼樣的呢?


所幸,歷史文物中仍保存有重要的參考物。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為P.5043的《古文四十六行》殘卷。抄寫規範精美,就是典型的歐體書韻,筆法結構成熟老練。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認為,歐楷難學,多為碑刻所誤的緣故。如果我們能廣開視界,以此唐人墨跡做參考然後臨習,應該會有裨益的。


學歐楷的看過來!這部敦煌殘片或許給我們重要啟示

學歐楷的看過來!這部敦煌殘片或許給我們重要啟示

學歐楷的看過來!這部敦煌殘片或許給我們重要啟示


全卷


學歐楷的看過來!這部敦煌殘片或許給我們重要啟示


親愛的書友,您覺得這部殘卷

歐書特徵明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