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

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祥地,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以現代大學及科技發明聞名於世,2003年10月3日是其國慶日,德國沒有舉盛大的紀念儀式,在國門勃蘭登堡門下,德國人在以自己的方式紀念這這一節日,但是在19世紀初的德國,上演的卻是又一景象:

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

國門勃蘭登堡門


1806年,10月27日,拿破崙征服德意志,把勃蘭登堡門上的和平女神像作為戰利品運到了法國。其實早在1648年,歐洲各國就簽訂了《維斯特伐利亞合約》規定德意志分裂為314個大大小小的邦國,雖然各邦共同擁有德意志聖神羅馬帝國的名稱,但是各邦各自為政,中央權利不存在,當1806年法國入侵時,德意志根本無力抵擋,當時最大的邦普魯士和奧地利也慘遭失敗。一系列的失敗激起了人們對於德意志民族出路的思考,席勒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德意志,它在哪裡,我找不到那地方。”

1814年,拿破崙被反法同盟打敗,德意志以前被搶走的和平女神像被運回勃蘭登堡門之上。客觀上說,拿破崙的侵略,掃蕩了德意志的封建秩序,促使德意志人民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開始尋求建立一個統一自由的國家,推動了德意志的統一。

李斯特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最為活躍。由於當時在德國各邦之間設有重重關卡,稅收繁重,且貨幣繁多,不利於內部交易的進行,也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所以他提出了從實現德國經濟上的聯盟,從而有經濟的統一到實現最終的統一的 思想。1834年,普魯士接受李斯特的建議,建立了關稅同盟,這也為普魯士以後統一德國提供了前提。

接下來,俾斯麥,這位在德國曆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人開始登上德國的歷史舞臺。1862年,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的首相,開始了他在德意志歷史上了輝煌生涯。

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

俾斯麥


在他擔任首相期間,曝露是議會多次被解散,國王成為軍隊的主帥。他在議會的演講中說道:

“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以及多數人的決議可能解決,而是不可避免地將通過一場嚴重鬥爭,一場只有通過鐵與血,才能解決的鬥爭來達到目的。”

他也因此被稱為“鐵血宰相”,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在外交上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外交表演,最終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普魯士對德意志的統一。1871年,在法國的凡爾賽宮中,德意志帝國宣佈誕生。

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

德意志帝國宣佈誕生


但是,留給我們去思考的是為什麼是普魯士統一了德國,這裡面除了俾斯麥的鐵血鐵血政策之外,難道就沒有別的因素嗎?

但是我們從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的話裡面找到了解答:“這個國家,必須以精神的力量來彌補軀體的損失,正是由於窮國,所以要辦教育,我從未聽過,一個國家辦教育辦窮了、辦亡國了。”

當普魯士還在向拿破崙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時,柏林洪堡大學誕生了,國王拿出了最後一點家底,並把豪華的王子宮捐出來作為大學校舍。與此同時,他還接受了大學提出的一個要求:國家必須對教育和科研活動給予物質支撐,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學術活動,同時擁有國家的保障和充分的自由,這也就成就了德意志的科學家。接著德國就引領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當世界各國在為德國的崛起感到驚奇時,也許人們漸漸忘了為德國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的領航員------俾斯麥。1890年,俾斯麥被迫辭職, 威廉三世開始改變俾斯麥的各項政策,開始走向對外侵略的道路,是德國國家戰略的轉折點。

“上帝就是安排我們來統治和支配所有民族的。”威廉三世的話中表明瞭他的爭霸世界的夢想。接著就是一系列的侵略戰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33國參戰,死亡1000多萬人;

1939年,二戰爆發,61國參戰,死亡5000多萬人;

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

希特勒


二戰後的德國被一分為二,陷入分裂。

由德國發起的兩次世界大戰,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最慘痛的一頁,無數的生命和家園,在劫難火的中消亡,這是全世界不能遺忘也不能遺忘的歷史。而如何對待自己,在不堪回首的過去,是這個曾經失去理性的民族必須面對的一次考驗。二戰中被殺害的600萬猶太民族的冤魂在等待,受到傷害的 和世界在等待……

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二戰中,波蘭有250猶太人死去,)他跪倒在地……

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

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下跪


有一位記者寫道:“不必要這樣做的他,替所有必須跪而沒有跪的人跪下了。”

1980年,分裂41年的德國再次實現統一,德意志民族開始了新的征程。

世人不忘記,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