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文 ✎ 黃瑩 林夏淅

福建閩東的一個小城裡,每到清明節,各家各戶就會帶著紙錢、蠟燭、鞭炮等祭祀用品,還有幾袋當地特有的乾糧——光餅,去祭拜逝去的親人。

清明前後,通往公墓的山路兩邊,往往聚集著許多的乞討者。按照當地習俗,人們會將數量不一的光餅,分給祭祀途中遇到的這些乞討者們,以示緬懷、祈求福報。

因此,光餅這種日常用量不大的食品,每年清明節都成為大家搶購的“稀缺品”,價格也從日常的1元/個漲到至少2元/個,甚至還需要提前一段時間預定才能買到。

3月27日,這座福建小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文稱,暫停組織群體性祭掃活動,公墓、陵園自3月28日起實行限制性祭掃,以控制人流密度。

在政策限制和人們的響應下,前往公墓祭掃的人不僅少了,人流也自覺錯開時間。這也意外的影響了光餅市場,往年同期至少2元一個的光餅降到了1.5元,也不需要預定。

疫情之下,大量線上雲祭掃平臺加速落地,放鞭炮、燒紙錢等傳統的清明掃墓祭祀習俗逐漸遠去,直接衝擊著許多傳統殯葬用品企業的生意。

上市公司福成股份和福壽園也積極參與搭建雲端祭掃平臺,雖然短期內難見收益,但線上平臺為各家墓園提供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01

傳統殯葬用品式微


河北雄縣米北莊,有一整條街都是賣祭祀用品的商鋪。

以往每到清明、中元節前夕,米北莊就開始熱鬧了起來,村裡會舉行大集市,集市上人來人往,數以萬計的人湧到這條街上交易。

天眼查顯示,雄縣登記的殯葬相關企業有286家,疫情下這個小縣城的變化就是這個行業的縮影。

今年,沒有人來趕集了,村裡的殯葬用品個體商戶王強用“空空如也”形容當前的集市。

“因為倡導綠色祭掃,用鮮花代替燒紙,本來我們的銷量就在逐年降低,行業逐年縮減,再趕上疫情原因,銷量就更差了,現在只能通過以前的老客戶關係勉強維持生計。”

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 環保祭

殯葬用品生意算得上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但王強告訴市界,“現在雄縣倡導綠色環保,殯葬用品在使用過程中,都離不開燒紙這件事,這顯然和政府部門倡導的綠色理念不符。不讓我們停產就不錯了。”

此前,有些人預測,疫情之後祭掃活動可能會迎來一波反彈。

王強對此並不抱有期望,“清明過了就是過了,不可能再說補上去,這個不現實。而且政府部門以前就在控制清明期間燒紙,現在既然能控制下來,以後可能就再也上不去了。”

按照往年的經驗,清明的銷售量佔他們全年業績的70%左右。

王強告訴市界,銷量的下降讓村子裡有很多人都在考慮轉型,“可能誰的腦子靈活,或者誰家親戚轉型成功了,拉上一把”。

和米北村相隔不遠的板西村,做的是殯葬用品機械製造的生意。處於行業上游,板西村村民的日子也不好過。

個體戶華希在板西村經營著一家殯葬機械廠,說得直白一些,就是生產印製冥幣以及金銀紙的機械。

他告訴市界,他們生產出來的機器一般是銷往全國,目前大概有50%的人復工了,今年到現在為止,他的生意還沒有開張,一臺機器也沒賣出去。

和王強一樣,他早就意識到了殯葬用品生意正在走下坡路,針對疫情造成的影響,他表示“不驚訝,遲早一天要面對這個事實。”

一些頭腦靈活的殯葬用品從業者開始從線下轉到線上,但線上同樣受到衝擊。

淘寶上一家祭祀用品店賣家告訴市界,疫情帶來的影響是肯定的,去年清明前,自己正在一刻不停地打包商品陸續發貨,今年卻早就結束了這項工作,總體上收入大約減少了五成左右。

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除此之外,快遞在疫情期間的延遲,這對淘寶商家的銷售也帶來了影響。4月1日,許多祭祀用品商家已經明確告知客戶,即使當日發貨,清明節前也無法收到。

國內祭祀用品的生產銷售主要以個體戶和小微企業為主,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3日,國內殯葬相關的零售和批發企業近4.7萬家,其中92.11%為個體工商戶。從分佈省份來看,最高則是湖北省的4755家,佔比達到10.14%。

2015年試圖以“冥幣第一股”身份登陸新三板的翊翔文化是這一行業中少數做出規模的龍頭。

翊翔文化告訴市界,今年清明節他們的銷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自從2015年上市失敗後,他們目前沒有新的上市計劃。


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從2015年公佈的數據來看,翊翔文化2013年-2015年的毛利率分別為19.73%、21.64%和25%,雖有上升的趨勢,但整體仍然處於較低水平,並不像想象中那麼賺錢。


02

雲祭掃興起


傳統殯葬用品生產和銷售的式微,背後是雲祭掃的興起,而疫情成了這一趨勢的催化劑。

線上祭掃,並不是這兩年才有的新方式。互聯網的興起改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一直試圖切入傳統殯葬領域,曾經有段子戲言,若干年後掃墓可以用二維碼,人生閱歷一掃即知,這已經慢慢變成現實。

2008年,南京的雨花功德園在墓區內安裝了光纖、電纜、攝像頭等,成為了國內首批能夠雲祭掃的墓園之一。

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 南京市雨花臺功德園內,工作人員在對逝者骨灰落葬儀式進行視頻直播

在那個網絡還不太發達的年代,這項服務的客戶多是海外華人華僑,以及身在外地的遊子。當時,雨花功德園網上祭掃每單收費100元左右,家屬在約定好的時間內接通視頻,就可以在網上看到先人墓碑的實時畫面。

不過因為客戶人數有限,雨花功德園接到的訂單並不多,每年大概有幾十筆。

耗資巨大,但收入卻很少,對於南京雨花功德園,這顯然並不是一筆能拓展收入的生意,更像是為不方便到墓園祭掃的客戶提供的基礎服務。

2014年O2O(online to offline 線上到線下)服務大火,個性化線上服務中“代掃墓”也開始出現。

此後,國內也有一些墓園陸續上線了網上祭祀平臺,形式多種多樣,有搭建網上靈堂的,有掃描二維碼給逝去親人寄語的,“雲端”的祭品也越來越豐富。各地將網上祭祀作為一種文明祭祀方式來進行推廣,但發展一直不溫不火。

2018年,隨著視頻、直播網站的興起,清明節期間,“代祭掃”又在網上“火”了一把。

當時,媒體報道了西安一墓地提供的代掃墓服務,直播10分鐘收費100元,整個掃墓的過程也在報道中曝光。視頻播出後在網上備受爭議,大多數網友認為“違背掃墓初衷”“沒意思”。

微博上有一項關於“雲掃墓”“代掃墓”認可度的調查,只有三成的網友對此表示認可。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雖然一些墓園已經做了線上祭掃平臺搭建,提供代掃墓服務,但並不被大多數人接受。

2020年,疫情成了雲祭掃的催化劑。

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疫情之下,為防止人員集聚,不少地方墓園選擇關閉,其他的也通過預約形式限制人流量。為了方便大家對逝去親人的祭拜,各地政府網站紛紛增添官網祭祀平臺,不少公墓推出了“代祭掃”項目。

數據顯示,北京68個規模較大的祭掃點網上已預約代為祭掃共7063次,預約量排名前三位的殯葬服務機構分別是八寶山人民公墓、太子峪陵園、八寶山革命公墓。

甘肅蘭州的一個墓園表示,代客祭掃的價格從35元到599元不等,從3月初啟動以來,他們已經接了200多單。

03

“樹大根深”的墓穴生意


雲祭掃興起,做墓穴生意的上市公司福成股份(600965.SH)和福壽園(01448.HK)也積極參與其中。

3月29日,福壽園在河南福壽園舉行了清明雲共祭活動,市民可通過“福壽雲”平臺在線觀看,還可以通過祭祀各種虛擬物品或者留言,來表達對親人的緬懷之情。

收費業務方面,福成股份和福壽園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代客祭掃服務,套餐價格從35元(包括1名禮儀人員、菊花7支、三鞠躬和完成照片一張)到469元(包括毛巾一條、檀香一把、黑花瓶一對、仿真花一對)不等,整體上福成股份價格更高一些。

雖然認可度還不是很高,但疫情之下,不少人已經選擇參與和下單。

線上祭掃這類業務,雖然適應了疫情下爆發的需求,也符合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但在現有的殯葬行業中,仍處於起步狀態,佔收入比重比較小。

從福壽園的收入結構來看,包含墓園維護、相關儀式等業務收入在內的“其他墓園服務”業務收入,僅從2016年的0.95億元小幅增長至2019年的1.32億元,相較於目前18.51億元的收入總額來說,佔比較小,僅達到7%。


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由於“福壽雲”這一平臺在福壽園2019年年報中才首次出現,因此在這7%的業務收入中,線上祭掃業務帶來的收入佔比顯然要更低。

A股上市的福成股份,則未將殯葬行業收入分明細列示,只在年報的相關描述中概括為“經營性墓地銷售”,並未提及墓園銷售以外的業務模式。

對於這兩家公司而言,墓穴銷售業務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和利潤來源。

2019年,福壽園18.51億元的營業收入,帶來了7.35億元的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2.07%和19.44%,毛利率始終在60%以上,淨利率則從2012年的28.79%逐漸攀升,目前已高達39.73%。


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而福成股份旗下的寶塔陵園和天德福地陵園,2019年上半年分別貢獻了1.3億元的收入和7000.6萬元的淨利潤,殯葬業淨利率高達53.85%,近幾年毛利率均在85%以上,賺錢能力一流。

“百善孝為先”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撐起了過去許多年裡“墓地生意”的高利潤和高增長,而疫情的衝擊,對墓穴銷售業務可能帶來多種影響。

一方面,湖北及其他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可能短期內喪葬需求集中凸顯;另一方面,由於近期政府的各種限流措施,部分潛在客戶的購買需求會向後推遲,但對全年的業績影響相對較小。與此同時,近期大量治喪過程被簡化或取消,也會降低福壽園現有的殯儀業務收入。

但從長遠來看,更顯著的影響在於,疫情將成為各陵園線上平臺發展的催化劑。

疫情中的首個清明節,“雲祭掃”興起,傳統殯葬用品生意難做

▵ 江蘇鎮江推廣網上雲祭掃


隨著線上祭掃服務的陸續普及,搭建自己的線上平臺將成為各家陵園的基礎配套業務,雖然很難在短期內帶來“質”的變化,但線上平臺為各家陵園提供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在拓寬收入渠道的同時,也有助於提高整體的毛利率。同時,線上平臺還可以對墓穴銷售業務進行導流。

以福壽園推出的“福壽雲”為例,平臺上除了緬懷、祭掃等服務選項外,還提供直播導購和線上商城的服務。在直播畫面中,能看到身著工作裝的業務人員,像賣房子一樣,細緻講解各種墓地的樣式、價格等特徵,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疫情期間部分客戶的瞭解和購買需求。

疫情之下,殯葬這條產業鏈也受到影響,墓穴業務毛利率高,抗風險能力更為強大;雲祭掃的推廣,讓線上祭掃模式逐漸成型,傳統祭祀用品行業日漸式微。

(應受訪者要求,王強、華希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