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工人和農民相比起來,到底誰更不容易?

市井白話


我是個農民,而且是個五零後的老農民。這個問題邀請到我,也算是知人善用了。工人和農民誰更不容易?說起來得從昨天,今天,明天,用我的切身經歷,綜合比較一下來說起。昨天,四十多年前,我十八九歲二十了歲。一心只想拔出泥腿子,想成為一名掙月工資的工人,四處闖蕩,哪怕是臨時工也行。結果是城市裡的知識青年都上山下鄉,我能怎樣,我也只能回家。那時的農民,真正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起五更爬半夜,肩挑背抗。吃不飽睡不好,一年下來掙不了幾個錢,有時還可能倒掛。想想力沒少出,真正的滿眼是淚呀!那麼說到這裡大家自然就會比較出來,還是工人容易。在這裡,有過親身經歷的同齡人,都會有相同的感受。而今天,只從改革開放到至今,農民們土地承包,逐漸實現了農村機械化,農民們再也不用肩挑背抗了。一年按工作日算,綜合一起才二三個月,剩餘的時間出去打工又是一份工資。在我們這裡,老年人在家種地,青年人全部進城打工。全家都打工的把土地流轉給愛種地的人,種幾百畝地的人,一年忙二三個月十幾萬到手。剩餘時間愛幹嗎幹嗎,外出旅遊,麻將常客,休閒自在。從這一點看,工人就沒有農民自在了。我的親身感受是,我農民種好地,我自由自在,錢不少掙,工人有五險一金,我自己買社保。過慣了田園風光,兒子叫進城都不去,受不了那個鱉屈。明天,明天農村人會更好。籃天,白雲,黑土地,需要有文化的人去建設。種地將成為一門學科,農民將成為一個工作崗位,持證上崗。那時,農村才真正是大有天地,大有做為。|


顧德春76618861


當然是農民更不容易,五八年鬧饑荒,種地的餓死了,工人有餓死的嗎?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中國現在所有的水利設施都是農民修建的,農民不交公糧才不到二十年,提留稅,教育附加費,豬頭稅,一事一議收費,看看金政委的演講吧,中國兩千年以前的發展資本都是農民的血汗積累,是農民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滋養著中國,九十年代一戶農家一年要交一千多塊錢的各項稅收。


行有餘則學


現代社會當一名合格工人〈如髙級工人,技師)和當一名農技師,同樣不容易從一名普通工到技師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提自已積累知識,而當一名農民也要掌握農業知識和現代農業科技,才能取得收穫。沒有辛勤付出沒有收穫無論哪個行業都是同樣道理的。


用戶熱愛祖國的中國人


都不容易,都是為國家做有大貢獻的,儘管現在遇到不公正待遇,難關會熬過去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手機用戶67788934904


一、收入情況。如果在收入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個人感覺還是工人更不易,在封閉的環境中勞動的疲倦感要大於在露天的勞動。如果是重汙染行業,還要考慮職業病風險。在同等強度的勞動下,農活相對來說對身體有益,常年累月的差距會很大。且在工廠上班各項規章制度很多,稍不留神很可能會造成人身傷害或經濟上的損失。二、生活成本。目前純粹的工人基本都是文化程度有限,家庭條件一般的群體。如果是進城務工的農民,那還要考慮生活成本,房租、柴米油鹽都是開支,在農村能節省多開支。

三、發展前景。純粹的工人,如果只是簡單的體力付出,今後被淘汰的幾率很大,未來的工業機器取代人力的情況會很普遍,而農民則不然,專注於某方面的農產品經營,發展前途要更好。

總體來說,如果本身是農民的話,我建議立足農村,選擇好一個方向深耕,農閒時間可以就近找零工補貼收入。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討論。


黃工說農機


農民靠天吃飯的多數!每人一畝多多土地除了種黃金種啥都只夠吃,國家補貼土地對土地少的農民來說沒啥意義,買房沒有補助全靠自己!正式工人天天賺錢!買房有房補!所以還是農民不容易!


子之木


沒有可比性都是農民。只不過是工種不同


河北啊碩


都是底層,還比什麼比……

就像你家養的寵物和禽畜,寵物用來逗自己開心,禽畜用來滿足自己的生活生產需要……


名可名I非常名


有可比性麼?

1.工人有資金保障農民有資金風險

2.工人工作環境也可能沒有農民好,但都是“苦力”

3.如果只從發展空間來看,或許大概率下,農民的機會更大一些


內蒙古農創者


比較起來還是工人更不容易一些,因為工人要被人管,每天不管怎樣都要上班,而農民則自由,看天看自己意願選擇幹活。工人衣食住行的花費大,而農民相對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