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眸:苦日子里蕴甘甜,夫妻教子“争夺战”

昔日苦处蕴甘甜

往事回眸:苦日子里蕴甘甜,夫妻教子“争夺战”

鄂东:昔日黄石码头

情侣结为伉俪,只有当爱情结晶出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天使,这个家字才显得韵味十足:小伙子升格当爸爸,大姑娘忽然成妈妈,眼底眉梢溢出几多欢欣几多惊叹几多烦恼几多忧愁啊……

1981年3月9日,送子娘娘赐给我一个“带把儿”的小玩儿,一称竟8斤2两。做娘的乐得合不拢嘴,当爹的面对现实却不知所措,生怕粗笨的手捏坏了软绵绵胖乎乎的小生命。那时节,俩口子月收入不足90元,却是四口人吃饭,老家的弟弟来城里读书,开销基本上由我“承包”,正所谓:日子天天过,生活渐渐难啦。

为打发日子,妻专门制作了一个家庭钱袋,是分格的,她把一月的生活费分成若干份,小心翼翼嵌入其中。倘若精打细算,月底便有些许节余,可以开开荤了;如果家中来客,那钱袋立即就瘪了。因此妻常念叨:吃苦受累不打紧,就怕家里来客人……

过来人都知道,那时市场物资供应缺乏,粮油猪肉皆凭票。无门无路的小百姓,举步维艰。“小东西”之所能健康成长,得益于“天赐”:妻的奶水宛若涌泉,在哺乳期从未上街买过牛奶哩。自呀呀学语,到上幼儿园、小学乃到初中,张姓小东西之淘气是远近闻名的:吃饭的时候须满世界喊,放学不知去向是常事,当妈的操持家务为儿子服务,真可谓鞠躬尽瘁。

往事回眸:苦日子里蕴甘甜,夫妻教子“争夺战”

黄石:湖滨大道

坦白地说,我既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父亲。打从结婚始,我对家教和家务均采取被动政策,着实依赖妻子,享了清福。妻在烦闷时,自然免不了唠叨,可叹她有装聋卖傻且沉缅于文学的“坐家’丈夫,长期无可奈何。有得必有失,她诚挚地期盼丈夫能有所作为,真舍得丈夫沦为“家庭妇男”?若那样,她就会后悔当初了……

贫穷的日子,嘴里虽然寡味,内心却滋长甘甜。你累了困了,活泼可爱且可憎可恨的小东西往你怀里一钻,嗲声嗲气地与你亲昵,你不觉得你累得有意思么?你烦恼时,妻低低地一声唤乃至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会使你感受到有人疼你且正与你同苦共甘哩,你所有的烦呀恼呀敢不烟消云散?哦,家一一多么温馨多么平庸多么不可思议呀!

从黄石12平米的家搬进葛洲坝50平米的家,伴着社会的进步,肚皮明显的宽松了,脸上的皱纹和内心的忧虑亦随之与日俱增。独生子女难以侍候,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其成材与否,父母的言行举止关系重大。天底下怕是没有不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吧?儿子才读初一,他的爹妈深感任重道远,前途莫测,唯小心翼翼,尽职尽责也。

就眼前而言,我这个家虽不再是“水深火热”,但距实现四化的目标甚远。别人有的,我们没有;我们有的,别人未必有,甚至一辈子也不会有哩。

怎么说呢,我这个家既平庸又普通,但一家三口和睦相处,笑口常开:“坐家”时有文字变成铅字,母与子时而扯皮吼叫时而坦诚谈心时而恼你烦你呵斥你表扬批评既“狂轰烂炸”也“和风细雨”……让你在家想

出门,出门又想回家。

哦,家——爱你没商量,恨你没商量。

夫妻教子“争夺战”

往事回眸:苦日子里蕴甘甜,夫妻教子“争夺战”

1980年代之黄石街景

“父母都有爱儿心”?不错的,普天下的父母,大抵都会疼爱(甚至溺爱)自己的子女,巴望子女成龙成凤。

儿子刚呀呀学语的时候,我和妻就寄予他太多的希冀了。妻盘算着,向往着,说:“将来,他要能成为画家或者歌唱家,多好哇!”倾向极明确哩,她想要儿子弥补母亲的缺憾,而我这个苦爬格子的“次品作家”爸爸,盼望他将来能成为真正的作家或者诗人。

儿子两岁以后,兴趣十分广泛。由于倾向不同,引导自然也就有别了。儿子多半是顺着娘的,因此,小屋里经常传出母子俩得意的笑声。莫看当爸爸了,居然经常被儿子冷落,那滋味也不好受呢。于是,小屋里偶尔发生“争夺下一代”的小型“战争”,而往往以我的失败而告终。

往事回眸:苦日子里蕴甘甜,夫妻教子“争夺战”

儿子四岁半时,有点儿男子汉气概了,虽非绝顶聪明、却伶俐活泼,惹事生非(偶尔还说谎),顽皮得令人生厌,小小年纪,竟“四海为家”,一从幼儿园回来就“飞”不见了。每逢吃饭,非得我和妻轮流四处扯嗓子叫喊,否则,便不回来。说儿子不爱学习,那太冤枉他了。他涉猎异常广泛,好奇心极强,然而,他学习的热情至多只能保持半分钟(听孙猴子的故事是个唯一的例外)。这一发现,无论对妻对我,都是个不小的打击:半分钟学习热,能成为画家?成为歌唱家?成为作家或诗人?

逼他?可以的,然而依旧只能摆弄一阵子——无论是写字、做算术、叠纸玩艺儿、摆积木、或者画画、唱歌、打拳……有什么办法?他说累了,会了,一会儿又不累了,不会了。骂他?打他?打是打得了,可是舍不得。即使气不过时也动手,然而哭过后,他依旧缠着你,甜甜地喊着你,娇声娇气地喊着钻到你怀里,你这时往往想到的是“孩子还太小”……唉,一个孩子的爸爸妈妈,谁个不抱怨“这伢太娇气、太任性子”呢?然而,却很少有人反思孩子娇气任性的原因。

往事回眸:苦日子里蕴甘甜,夫妻教子“争夺战”

果真是孩子聪明,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才不哩。孩子没有自知之明,爸爸妈妈是有的,他要学的东西还太多,要走的路还太长。那么,幼小的孩子怎会满足于一知半解呢?归咎起来,恐怕还是我和妻平常(尤其是在有旁人在场时)表扬他过多。惶恐中,我对妻说,还是不要相互争夺下一代吧,还是不要让他懂得过多了,否则,入学后他不会认真听老师讲课的。

妻不乐意了,嗔道:按你说,我这当妈的岂不是操之过急了?儿子脑子灵光,不早教他,成了呆子你高兴?

一一我以笑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