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公公年前回了老家,本打算待一個月就回來,卻因為疫情在家待了兩個半月。

回來之後,我發現他對我女兒和兒子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明顯眼裡只有孫子,而孫女像是撿來的。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比如姐姐必須讓著弟弟,哪怕弟弟無理;弟弟哭了好好哄,姐姐哭了不讓哭,哪怕是弟弟的錯……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其實之前不是這樣子的。

女兒十個月以後是公公和婆婆帶大的,尤其是公公,衝奶粉、處理大便、帶女兒出去玩,都是公公負責。他也特別喜歡這個機靈可愛的孫女,我兒子出生後最初他沒怎麼參與,談不上有什麼感情,依舊眼裡只有孫女。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後來兒子大點了,他開始慢慢幫著照顧。我帶女兒出去上課,他在家帶孫子,爺孫倆的感情就這麼慢慢建立起來了。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而女兒因為經常和我在一起,開始不願讓公公帶著玩,加上三四歲的年齡,已經不像小時候那麼聽話了,有了很強的自主意識,而公公屬於獨裁高壓政策,有時總想幹預女兒,雖然我們知道他是好心的,但對於女兒卻是極其的不尊重。

比如女兒想自己洗水果,公公說她不會洗,非要幫忙,硬奪女兒手裡的水果,把女兒氣壞;女兒要自己倒馬桶裡的小便,公公說她不會,攔著,爺孫倆差點打起來;又比如女兒拿著一塊布弄在頭上玩,裝扮成她喜歡的公主,而公公卻不經過女兒的同意突然就把布扯下來,惹得女兒大哭……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每一次這樣的衝突,我女兒的奮力抗爭,在公公眼裡都是對他極大的不尊,有時甚至舉手就要打我女兒。估計要是我不在,女兒不知會挨多少打,受多少委屈。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與此同時,兒子兩歲了,懂得越來越多,和大人也很會玩,經常逗得全家人哈哈笑,尤其是看到公公咳嗽時,會去給爺爺拿水杯,把爺爺哄得滿眼更都只有孫子,即便我兒子發脾氣趴地上不起來,也被公公認為是和姐姐學的,而其實女兒從來沒這樣鬧過。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過年後在老家回來,

爺爺總時不時盯著孫子看,滿眼的愛意,而孫女似乎成了空氣。姐弟倆打架,爺爺也總說姐姐的不是,要讓著弟弟,哪怕是弟弟的錯,全然不顧姐姐的感受。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每每看到公公這樣對待姐弟倆,我就想如果二胎是女兒,也許大寶就不會這麼不被愛吧!因此開始有些後悔二胎生了兒子。

有一次,因為兒子又給公公拿水杯,我們全家目光都落在了兒子身上,我無意瞥見女兒失落的樣子,滿臉委屈,低著頭,明明是自己想要給爺爺去拿杯子的,卻被弟弟搶了先。我趕緊把女兒誇了一頓,誇她也疼爺爺,給爺爺捶背,女兒這才有了笑容。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第二天,我和公公開玩笑說:“要是姐弟倆跟著您回老家,您這麼偏愛弟弟,這姐姐不得受很多委屈呀!”老公也附和著,他也發現了公公這次回來的變化。

公公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當然對於公公,我依然感激他對我們小家的奉獻,只是感慨這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老思想真是害人啊!

這個在聽說我生了一個女孩後,開心地說他就喜歡女孩的公公,終究敗給了重男輕女的老思想!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那要怎麼辦呢?總不能在我上班後,爺爺還是這種思想,女兒真的受冷落或者委屈吧。所以我和老公商量,一定要遵循如下三個原則。

自己的孩子自己愛,不寄託任何其他人,但一定要保護好孩子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在公公有時無意忽視女兒感受時,作為父母要細心觀察女兒的情緒,及時給予相應的情感補給,抱抱女兒,告訴女兒:寶貝,爸爸/媽媽愛你。

在公公和女兒發生衝突時,第一時間出現在矛盾現場保護女兒不受太多的驚嚇或委屈,當然也是避免公公因為錯誤的認識對女兒的行為更加誤解。而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請見之前的一篇文章《爸爸,為什麼爺爺打我,你不保護我呢!女兒的一句問話,讓老公淚流滿面》https://www.toutiao.com/i6809103891985072643/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相信爺爺也是愛孫女的,給予適時提醒

當爺爺在孫女和孫子之間太偏心時,尤其是處理他倆的爭執或矛盾時,偏袒孫子,冤枉或者強迫孫女讓著孫子時,作為父母要及時干預,制止錯誤的天平傾斜,不僅保護女兒免受委屈,也是避免兒子養成“倚小賣小”的錯誤行為習慣。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然後找合適的機會,提醒爺爺,注意不要因為弟弟小,就一定要姐姐讓著他。不要太慣著弟弟,慣子如殺子,不是真的疼愛。而且對姐姐情感上也不公平,會讓她錯誤地以為自己是不被愛的。

有時我也故意會幫女兒傳話給爺爺:“姐姐昨晚告訴我,感覺爺爺不愛她了,總是批評她或者即使弟弟錯了,她也挨批評,覺得很委屈。”等之類的話,提醒爺爺及時糾偏,不要在這條重男輕女的路上越走越遠。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以身作則客觀公平處理倆娃之間的爭執,不偏不倚

父母對待倆娃的態度以及處理雙方矛盾的方式直接影響著老人對兩個孩子的態度以及處理倆人矛盾的方式。

因此,想要老人不偏心,父母就需要做到一碗水要端平,處理兩個孩子的矛盾時,以理說話,以原則、規則處理,而不是“以大欺小或者倚小賣小”的處理方式。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平時對姐弟倆一樣疼愛,甚至有時我會因為爺爺的偏心,更疼愛姐姐多一些。

兩個人發生爭執時,就事論事,如果是弟弟的錯誤,哪怕弟弟哭鬧,也不能強行姐姐必須讓著弟弟,而是把選擇權讓給姐姐。而父母應該做得只是需要好好安撫弟弟,並告訴弟弟下次如何做?或者錯在哪裡了?

比如弟弟沒有經過姐姐的同意拿了姐姐的玩具,姐姐不讓弟弟拿,弟弟打姐姐還大哭,我會告訴弟弟:“這是姐姐的玩具,你想玩的話,需要問姐姐是否可以?經過姐姐的同意,才可以拿,如果不同意,即便你想玩,也沒辦法直接拿來玩。而且更不能因此打人,打人是不對的。”然後我會幫著弟弟,假裝成是弟弟:“姐姐,對不起,剛才我打你不對,你就給我玩一下吧,我愛你”等之類的話。一般這種假扮遊戲很容易化解倆人的矛盾。

總之,一定要避免“不基於事實”,“看誰弱誰哭,就偏袒誰”。

老家待了兩個月,回來後爺爺對孫女的態度卻變了

寫在最後: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如何被對待,長大後她將會如何對待這個世界。而被壓抑的童年,不被偏愛的童年,註定會給她帶來隱形而伴隨一生的傷害!

所以,當發現老人在倆娃之間偏心太嚴重時,一定要及時提醒,並且要注意及時給受冷落的孩子情感補給。

我也始終相信父母的愛是給孩子力量的最大源泉!給女兒無條件的愛,讓她感受到被愛的力量!當然兒子也是這樣啦!

倆娃媽媽,家有兒女各一枚,曾任職行業內知名中法合資公司,現全職媽媽,重視孩子成長和教育,並踐行育兒即育己的理念,努力提升自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歡迎關注@陪兩小隻蝸牛去散步,共同成長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