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交過社保,自己幹也交了社保,退休金按單位還是按靈活就業?

這個問題,是很多很多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共同想要知道的。

昨天還有個網友跟我諮詢同樣的問題,問我要不要掛靠企業繳納,那樣將來養老金會不會更高。

其實,無論是單位繳納社保還是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繳納的都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既然是同一個社保,那麼,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方法當然是一樣的。

這是因為,影響養老金的只有這三大要素: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退休時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

下面就從這三個要素分別解析,為什麼說單位繳納社保和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呢?

單位交過社保,自己幹也交了社保,退休金按單位還是按靈活就業?

001 繳費基數的核算是統一的

單位繳納的社保和靈活就業繳納的社保,其實都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是同一個社會保險。

以2019年青島市為例,無論是企業社保還是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繳費基數統一為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5449的60%-300%,即最低基數為3269元,最高繳費基數為16347元。

1. 企業繳納,以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資為基數,如果低於3269元的話,統一按照3269元繳費。

2. 個人繳納,可以自由選擇繳費基數,可以選擇最低檔60%,3269元;也可以選擇100%檔5449元;還可以選擇300%檔16347元。

所以,繳費基數的核算,是統一的繳費基數的高低,才是影響你養老金的決定性因素。

單位交過社保,自己幹也交了社保,退休金按單位還是按靈活就業?

002 繳費年限,可以合併累計計算。

企業繳費年限跟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繳費年限,可以合併累計計算,實現無縫銜接。

無論在企業繳費多少年,無論你後來靈活就業社保又交了多少年,也無論繳費基數高還是低,退休時,所有的繳費年限都可以直接累計,合併計算。

在達到退休年齡後,只要累計繳費年限超過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003 退休時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

無論是以靈活就業身份退休還是企業退休,計算養老金的時候,都是以當地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計算基礎養老金。

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

單位交過社保,自己幹也交了社保,退休金按單位還是按靈活就業?

1.基礎養老金部分,是跟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個人歷年平均繳費係數,繳費年限,三個因素有關。

2.個人賬戶部分,都是每年繳費基數*8%計入個人賬戶,繳費年限歷年累積,也並不會看是企業繳費還是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

單位交過社保,自己幹也交了社保,退休金按單位還是按靈活就業?

004 寫在最後的話

綜上所述,無論繳納靈活就業社保還是在企業工作時繳納的社保,最終退休的時候,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都是統一的,都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只要繳費基數高,繳費年限長,養老金就高,不會因為是個人繳納的靈活就業社保還是企業繳納的社保而有不同待遇。


關注@晶說社保,十年社保工作經驗,為您深度解析社保政策,勞動法律法規,歡迎關注我,免費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