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侯景之亂:南北博弈局勢大反轉的兩個偶然性事件

中國古代,在宋朝以前,南方都是屬於沒有開發的地區,南方的政權更像是一個割據的地方性政權,總體經濟實力、軍事力量均弱於北方。而南方要統一北方更是難上加難。三國時期,諸葛亮、姜維等等屢屢北伐,均是逆天而行,導致屢屢落敗。

魏晉以後,北方陷入混亂,鮮卑等五胡內遷。這個時間是遊牧民族和漢族的大融合時期,黃河流域極度混亂,先後誕生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政權,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非常的熱鬧。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這就是著名的北方“十六國時期”。

而在南方的東晉,雖說偏安江南,反而落得個繁榮安定。這個地方小朝廷,自我標榜為秦漢正統,視北方十六國政權為外族胡人。


淝水之戰、侯景之亂:南北博弈局勢大反轉的兩個偶然性事件


但是,北方不可戰勝的神話歷史上第一次被打破也就是在東晉時期。因為一個偶然性的事件,反轉了南北實力的大比拼。

東晉以後,北方出現兩次大一統。一次是前秦,一次是北魏。

一,北方必勝而不勝


前秦時期,北方結束了長時間的混亂,重新得到統一。通常情況下,只要北方是統一的,南方就無法取得任何優勢。

如果說十六國時期,東晉還能偏安,那一個統一的前秦的出現,東晉就無法苟安下去了。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率領80多萬北方精銳,浩浩蕩蕩的奔赴長江,準備渡江滅亡東晉,一統天下。


淝水之戰、侯景之亂:南北博弈局勢大反轉的兩個偶然性事件


這是一支由北方遊牧民族和漢族融合而成的強大兵團。而且他依託的是強大的北方的經濟實力。當時的前秦在漢人謀士王猛的輔助治理下,已經恢復了生機。苻堅為這個時刻已經等了十幾年。其中有7年時間,是他答應王猛時機不成熟,不能征伐東晉而多等的。所以,這一刻,已經等了太久,苻堅他迫不及待,且勢在必行。

苻堅意氣風發,認為自己的功業將垂於千古。他的大軍所到之處,非常鼎盛,“投鞭足以斷流”。而此時的東晉只有8萬兵馬,單單兵力上就相差10倍。

然而就是在這樣必勝的條件下,苻堅兵渡淝水,卻先後遭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前秦80萬大軍陷入猶如當年楚軍的四面楚歌之境,紛紛潰散。誰也沒想到,戰勝秦軍的居然是漫山遍野的草木從影。苻堅打造的80萬鐵騎,被這些沒有意識的草木嚇的失魂落魄。


淝水之戰、侯景之亂:南北博弈局勢大反轉的兩個偶然性事件


此一戰,東晉以微弱的實力戰勝強大的前秦,以少量的兵力損失折殺秦軍70多萬。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此後,東晉收復中原很多領土,勢力逐漸擴大。南方正在逐步崛起。

這次輪到南方佔據主動了。

二,南方似起而不起


東晉以後,北方再也不敢南下,反而是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等政權屢次北伐,試圖由南至北,一統天下。

梁武帝蕭衍之時,南朝的實力幾乎已經達到頂峰,梁武帝勵精圖治,梁朝的版圖擴大到了至東吳以來南朝裡的最盛狀態。梁朝似乎要成為那個第一個統一北方的南方朝廷。

而此時強大的拓跋北魏已經分裂,東魏、西魏並立。兩家魏互相征伐,北方繼前秦、北魏之後再度陷入了混亂,似乎北方再難以崛起。南方要開始反擊了。


淝水之戰、侯景之亂:南北博弈局勢大反轉的兩個偶然性事件


有一日,梁武帝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裡面中原各地的官員紛紛前來獻出土地,向他投降,而他坐在北朝張燈結綵的宮殿裡,接受百官的朝賀。翌日,他告訴百官自己從不做夢,無故做夢,此夢必有預兆。百官紛紛逢迎:這是大梁要統一中原的先兆啊!

無巧不成書。此時,東魏的叛將侯景率軍、並帶著所屬藩鎮土地前來投降。果然是夜有所思,日有所現。梁武帝極度信佛,認為這是上天也在助力他統一中原。經過一些列的力排眾議,梁武帝最終接納了侯景的降表,並封他為河南王,都督北方軍事。

然而,梁武帝沒想到的是這個侯景乃是一個反覆無常的艱險小人,他的來投,不過是跟東魏權貴不合,又不容於西魏,迫不得已才南下暫投南朝。而梁朝接受了他的投降,不僅把北方的軍事重鎮拱手讓與侯景,平時還不得不供給糧草、武器、兵力給他,等於背上了一個非常沉重的包袱,而且這個包袱還是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從納降的那一刻起,就有大臣泣言:南朝完矣!

一語成讖。侯景果然起兵反梁。他率兵攻入首都建康,這個繁華的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化為灰燼。此次戰火,波及範圍甚廣。本來南方至三國東吳以來,一直比較安定,建康更是六朝古都,文化勝地,魏晉以來的名仕君子均齊集於此,侯景暴虐成性,為了讓天下知道他的威名,大舉屠刀,南朝的士大夫階層很多被屠殺殆盡。而南朝歷來被認為是秦漢文化的繼承者,保留較多魏晉風骨,經此一役,也都蕩然無存。


淝水之戰、侯景之亂:南北博弈局勢大反轉的兩個偶然性事件


侯景之亂對南方來講是一次致命的打擊。本來南方的實力已經一度要超過北方,經過這樣的破壞以後,南方再也難以恢復之前的水平了。果然,梁以後,陳朝疆域狹小,更加萎靡,沒過多久就被北周所統一。這才結束了持續四五百年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勢力的博弈局面。

三,一切純屬巧合


魏晉南朝朝的歷史其實就是一段南北不斷博弈、不斷征伐的歷史。從三國吳蜀聯盟對抗魏國,到東晉、十六國、前秦的明爭暗鬥,再到北魏、西魏、東魏和南宋、南齊、南梁的對戰,最後是南陳和北周、北齊的並立。

而這其中,雙方其實都有統一對方的機會,第一次是曹操時期的赤壁之戰,因為這段屬於三國曆史,在此不贅述。第二次就是淝水之戰,第三次就是梁武帝時期的侯景事件。

而淝水之戰和侯景之亂這兩個偶然性的事件,看起來都是那麼巧合、那麼荒誕,一個是因為草木皆兵而恐懼致敗,一個竟然只是因為一個夢境就犯了難以彌補的大錯。


淝水之戰、侯景之亂:南北博弈局勢大反轉的兩個偶然性事件


換個角度來講,如果前秦軍隊看到那些虛張聲勢的草木能夠不害怕,前秦也許就統一了南方,如果梁武帝不做那個無聊的美夢,梁朝或許就能統一北方了。

歷史也許從來就沒有什麼必然,有時候實力並不能決定博弈的勝負,可能只是一個巧合,一個偶然的事件就改變了歷史的重大走向。而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