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避暑登庐山


“江城八月苦炎晖,潇洒山间夹纩时。”气候清凉的庐山,是避暑消夏,疗养休养的圣地。

8月6日一大早去九江汽车站,计划乘坐去庐山牯岭镇的客车。刚到车站,就被一位美女拦住,说她们是庐山人,刚送客人到九江,现在要返回庐山,让我们出40元坐她们的车去庐山。九江去庐山的客车票每人20元,打的四个人才40元,便宜!我们就答应了。

原来美女是牵线的,开车的是位中年男子,姓胡。他说庐山门票180元,还有80元车费。如果乘坐他的车游庐山,只需150元。他忽忽悠悠,把我们拉到了庐山东门口。我去售票口一问,票价64元。原来这里是看三叠泉瀑布的。我们发现上当了。当即让他把我们拉到庐山正门。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我们买好门票和车票,乘坐景区大巴开始游庐山。

庐山坐落于江西北部九江境内。庐山又称匡山、匡庐,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庐山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险峻与柔丽相济,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庐山山体呈椭圆形,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后常为道家、诗人、学者驻地,寺庙道观遍布。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观音桥、周瑜点将台、爱莲池、三叠泉、含鄱口等。山中牯岭,又名牯牛岭,以有大块岩石状如牯牛得名。建有疗养院、休养所等多处。

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江西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陈运和诗《庐山》称“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出自此”。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和爱莲池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国人民厚爱及世界的肯定,获一系列殊荣: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世界遗产——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消夏避暑登庐山


庐山虽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但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1.9℃。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年平均雾日191天,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称。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名气甚大,景点比较分散,乘坐大巴跑来跑去,跑了一天,还弄不清庐山真面目。游了花茎、五龙潭、三宝树、仙人洞、锦绣谷、五老峰。游完二线景区,本想住在山上,一打听,标间500元,太贵了,还是下山住在九江。一线景区安排在最后一天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