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游记 罗澍生

永州游记 罗澍生

永州游记

戊戌四月,正是江南暮春,芳草连天,繁花遍地,处处充满诗情画意的时节。对于吟咏者来说,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郊游踏青。《论语·侍坐》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为此,波月诗社诗友仿效先贤,特乘专车去永州采风。现将此行观感以诗文形式呈现读者。

永州游记 罗澍生

少年时候,我便在父亲的藏书中读过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深感柳公文笔之简洁,曾向往着有朝一日去实地参观。后来,二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该市工作,更加想去看看。然而由于俗务繁忙,一直不能如愿。且行今日了却昔年夙愿,心甚悦之。途中,突然灵光触动,乃填词一首:

永州游记 罗澍生

踏莎行.永州采风途中

雨霁云收,柳摇波动。春神速把群芳奉。骚朋结伴去零陵,沿途一路和风送。 频过桥梁,频穿遂洞。轻歌一曲欢声众。犹欣联句乐陶陶。提前预把河东颂。

永州游记 罗澍生

专车于近11点到达零陵。同行诗友无意中抬头,发现天空出现日晕,大家立即争相将这难得一见的奇观摄下。虽然我摄像技术不行,但还是即刻口占五绝一首,连图一起发给了亲友,竟然好评不断。贴于下:

零陵现日晕

七彩环红日,薰风拂翠微。

鸟鸣何处发,可是颂春晖。

永州游记 罗澍生

吃过午饭,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舜帝陵。舜帝陵位于九嶷山,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分别有两重院落,四进建筑,由神道、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和陵山组成。相传是舜帝南巡时驾崩之处。"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汉·司马迁《史记·舜本纪》)。谨填词一首纪之:

永州游记 罗澍生

南乡一剪梅.谒九凝山舜帝陵

柏翠柳条青,古朴庄严舜帝陵。游客焚香频祷告,心也虔诚,语也虔诚。 碑偈刻分明,微服南巡到此行。不幸苍梧崩帝驾,山也悲鸣,水也悲鸣。

永州游记 罗澍生

这次旅游人员有十多人,大多数要求当日返程。由于我们的重点放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所在地,故舜帝陵只是浏览一下,便匆匆赶往柳公昔日寄寓之地愚溪。

柳宗元参加王叔文倡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遭贬。先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再加贬永州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后来在城郊发现了冉溪,便结茅树蔬,改其名为"愚溪"。作为吟咏者,采风的目的便是为寻求灵感而来。于是,先吟成七绝一首:

永州游记 罗澍生

永州愚溪览胜

异石幽篁曲径通,溯溪漫步趁和风。

永州八记神来笔,千古留传赞柳公。

永州游记 罗澍生

大凡旅游胜地形成,必有其因:或风景秀丽,或山势雄奇,或人文荟萃。显然,永州愚溪之文明,全赖柳宗元之《永州八记》。因为在柳公笔下描述令人神往的地方,其实和我地的普通小溪没有太大区别。诗友们四处寻找,未见神奇之处。正失望时,我说:“这正是柳公让人称道的地方,精神所致,能化腐朽为神奇,不正是我们追求的艺术境界吗?”于是,众皆释然。乃再吟七绝一首:

永州游记 罗澍生

永州愚溪印象

一自柳公游记出,荒山顽石尽成奇。

寻踪四处寻遗址,入眼唯余草木萋。

永州游记 罗澍生

柳子庙位于柳侯祠内,门额上“柳侯祠”由郭沫若所题。门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乃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一文集炼而成。写出了柳州人对柳宗元的思念之情。柳宗元(773年—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永州游记 罗澍生

柳子庙感怀

永州瞻古庙,睹物忆先贤。

昔赴琼林宴,曾翻宦海船。

忧民情笃笃,革故意拳拳。

休叹英年殒,长留警世篇。

永州游记 罗澍生

柳子街,又称唐街,位于永州古城潇水西岸柳子景区内。街道两侧有大量民国时期木式建筑,古色古香。沿街道旁的青石阶梯而下便可见到清澈见底的愚溪。

永州游记 罗澍生

鹧鸪天.愚溪柳子街

青石铺街木屋低,檐边燕子垒新泥。庭边溪水堪垂钓,屋后码头能浣衣。 松柏翠,小桥奇,修篁簇簇漫河堤。古香古色人文荟,赏景归来意自迷。

夕阳西下,宿鸟归巢。嘻笑声中,众诗友皆满载而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