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女團長76歲才確認身份,享受老紅軍待遇,臨終前只提一個要求

在革命年代,不乏有許多女戰士,如女權運動倡導者秋瑾、堅貞不屈的江姐(江竹筠)、視死如歸的抗日英雄趙一曼等。筆者今天給大家說的這位女戰士名叫王泉媛,她1930年參加革命,1934年入黨,並參加紅軍長征,長征期間被任命為紅軍西路軍婦女抗日先鋒團團長,她後來的經歷令人淚目。

長征女團長76歲才確認身份,享受老紅軍待遇,臨終前只提一個要求

王泉媛,原姓歐陽,1913年出生於江西省吉安縣,從小家境貧寒,16歲那年被送到茶園村一王姓人家,此後改姓王。在那個年代,婦女敢於為自己而反抗的人並不多,但王泉媛敢於反抗,她17歲便參加革命,敢於為命運的不公而反抗鬥爭。1932年,王泉媛擔任吉安縣委婦女部長,後來又調任湘贛省委婦女部幹事。1934年,王泉媛進入中共中央共產主義大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後隨紅軍長征。

長征女團長76歲才確認身份,享受老紅軍待遇,臨終前只提一個要求

在長征途中,王泉媛主要負責做護理和宣傳工作。1935年,王泉媛跟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西,並擔任中共川西省委女部長。次年,她又調任西路軍總指揮部婦女抗日先鋒團團長。西路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當年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在河西走廊孤軍奮戰(主要是與馬家軍),最後幾乎彈盡糧絕,全軍覆沒。王泉媛所領導的婦女先鋒團在戰亂中被打散,她帶著5名女戰士與敵人周旋將近一個月,最終不幸被俘。

長征女團長76歲才確認身份,享受老紅軍待遇,臨終前只提一個要求

王泉媛沒有想到能夠活著回來,婦女團的戰士們大多壯烈犧牲,也有部分戰士被俘。被俘的女戰士有的逃出了魔爪,有的被馬家軍迫害致死,逃出來的戰士都不願提起那段如噩夢般的經歷。1939年,王泉媛趁敵人鬆懈時逃脫,並一直流亡在甘肅、雲南、貴州等地,最終好不容易才回到自己的老家敖城鄉。在此之前,王泉媛有想過歸隊,她也曾找過八路軍在蘭州的辦事處,但請求歸隊未果,她也不想流亡各地。王泉媛後來一直沒有放棄尋找組織,但並沒有如願。

長征女團長76歲才確認身份,享受老紅軍待遇,臨終前只提一個要求

抗日戰爭結束後,王泉媛與吉安市泰和縣的劉姓男子結婚。新中國成立後,王泉媛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組織,她也便一直默默地生活著。直到1989年,王泉媛才被確定身份,國家確認她應該享受老紅軍戰士的待遇,而那時的王泉媛,已經是76歲高齡了。王泉媛一生五子,她含辛茹苦撫養了6個孤兒長大成人,老人一生無怨無悔,唯一還有遺憾的,就是沒能去和犧牲的戰士們說上幾句話。在確認身份後不久,王泉媛便前往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在軍區的安排下,王泉媛重返梨圓口戰役紀念館,向已經犧牲的戰士們致哀。在紀念碑前,王泉媛失聲痛哭,她喊道:“姐妹們!我來看你們了!”

長征女團長76歲才確認身份,享受老紅軍待遇,臨終前只提一個要求

長征女團長一生飽經風霜,歷經重重磨難,她別無所求,只希望組織能夠修正她的黨齡。王泉媛是1934年入的黨,可組織上是以1949年11月入黨時間算的。王泉媛老人臨終前只提了一個請求(要求),就是修正她的黨齡,而後別無所求。組織上格外重視此事,並立即進行研究,最終通過了老紅軍戰士的請求。2009年4月5日,老紅軍戰士王泉媛不幸逝世,享年96歲。革命前輩的鬥爭歷史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應該永遠汲取的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