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立志之路

我的大學—立志之路

在迷茫中求索,

在積累中沉澱。

在觀察中思考,

在感悟中成長。

紅館一日遊有感

--大一下學期辛亥革命博物館一日遊

今天晚系會要講講紅館一日遊的感受。說實話,好像除一路了拍了那麼多照片,真沒仔細看些什麼,要談感受,從何說起呢?忽然想起了和湧泉看的《辛亥革命》電影。記得最深刻的就是講廣州黃花崗起義----那些懷揣報效祖國留學夢想的青年人,回國看到的是落後腐敗的晚清當局;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們選擇了革命。這給當代同樣年輕的我們,無比的沉思和震撼。

看到那麼多的年青人就那樣犧牲了,唉…他們大多都是海外留學歸來的有志青年,家境都還不錯,是什麼信念讓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參加革命起義,去拼命,要改變落後的社會。他們本可以像當時的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過著隨遇而安生活,可是為了理想,他們放棄了安逸乃至生命.為了什麼呢?可當我在紅館外花壇漫步時,在那明媚的陽光下,在那美麗的花壇旁,在這麼和諧的氛圍中是一群幸福的人們.也許,這就是辛亥革命的意義吧。

如今,拋頭顱灑熱血的拼命年代已經遠去,同樣是年輕的一代,可我總覺得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缺點什麼,是什麼呢?是堅定的信念與理想,是奮鬥的熱情與激情。

現在的我們,我有時也說不清楚,只是...好像覺得過著這樣規律安逸的生活不好,有時還會因為各種不滿而抱怨、糾結、煩躁、不安... 好像,這樣的生活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那我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呢?又有多少人明確了呢?就算知道,那又捨得放棄現在的安逸嗎?好吧,就隨遇而安吧!於是,又回到了原點。要改變些什麼!!!我總是這樣想,可是發現,改變自己難,改變世界更難。總覺得我們也要來一場革命,一場真正要有所改變的革命,不是流血也不是犧牲,是對自己的革命。用革命的眼光審視自己,對生活,對學習,甚至是現在的思想觀念及人生。動亂的年代,革命先烈們為了實現和平而犧牲;和平年代,我們要為了創造屬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奮鬥

我們到底想要什麼,真正的夢想是什麼?我們想擁有怎樣的人生,現在又可以為之做些什麼?想想整個辛亥革命的成功,想想新中國的解放:道理我們都懂,常識啊!!!可common sense is not just common!!!我們只是知道,但並不真正懂得。

我對專業學習一直不感興趣,總想學點別的什麼,但又不是很明確。“隨遇而安吧!”,朋友們總這樣安慰胡思亂想的我。可能是我不想看專業書,才想那麼多說這麼多,不想做一些事時藉口就都冒出來了,畢竟還是要面對現實的,大家看完我的日誌還得去看書照常上課,即使不喜歡也要像高考那樣挺過來。有句話說:如果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喜歡或者擅長什麼,那就只好去做那些別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可這樣的被動與受控制,我們甘心嗎?

我們該有夢想,屬於我們自己真正的夢想。如果不是為自己真正的夢想而努力,那怎麼能有激情去奮鬥,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真正的成功?那我們的夢想到底在哪呢?要去尋找,去嘗試,去開始。

人生的每個階段的使命都不同,小學到中學是學習常識和基礎知識,大學依然是打基礎(但不僅僅是知識了,是學習能力、價值觀和知識體系的基礎)。現在是和平年代,也許我們不能豪言壯語的說要為國捐軀,但也不能隨遇而安地甘心平庸。

大學,是自由但不是自我放縱的娛樂和墮落!我們總得做些什麼事情來填補我們精力充沛的時間,但這些必須讓我們充實成長,這樣的青春才有意義。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方向認清自己,自己的夢想和於這個世界的價值。可就是有很多同學沒有夢想卻還不努力去尋找,花太多的時間沉迷於娛樂,逃避面對自己,逃避現實,可這樣能一輩子嗎?人生要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情才不枉活過一次,僅有的一次!

那麼,相信自己,從心開始,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吧!追隨內心的直覺去閱讀去思考,去積累和你產生共鳴的事物!就像喬布斯所說的:有時候你必須相信,當前積累的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你必須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等等——相信它們會串聯起你的生命,這會讓你更加自信地追隨你的心,甚至,這會指引你不走尋常路,使你的生命與眾不同。

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一個人去紅館看看。 尤其是當正處於迷惘中的我們:沒有夢想或是在夢想與現實間掙扎。一個人,可以安靜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去尋找共鳴的事物;一個人,可以慢慢看,慢慢想,慢慢拍,也不必擔心跟不上大部隊而急著趕路。趁大家現在都還年輕,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未來的路還很漫長,雖然有時現實還是比較殘酷的。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多試著去了解,去發現,去嘗試,去改變些什麼,世界很大,多去了解去思考自己於這個世界的價值,總會發現有些人值得去學習,有些知識值得去深入瞭解,有些事情值得用青春去奮鬥!要相信:只要不放棄探索,我們總會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只要不放棄積累成長的陽光,相信我們都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

“操作系統實驗報告”有感

--大二下學期

七個實驗,真正認真做完的不多,有的真不會,看不懂啊!

認真聽講是做好實驗的前提,我有一兩次上機課沒到,實在是沒興趣,但為了畢業,要做好實驗,到課聽講是前提,以後我會謹記。

我想:大腦就像是個操作系統管,它管理著我們的行為(操作),學習與生活就是等著我們去處理的進程(有優先主次之分),我們自身就像是設備與軟件的結合(很協調靈活),內存就像是我們的記憶,文件就是我們可利用的資源。但是,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操作系統的目的是為了管理好硬件與軟件來更好的為人類服務,那我們最有潛力的大腦就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而實現自身價值,那就要通過學習來充實它。

學習是個不斷累積的有目標有計劃的過程,就像編程。但我們現在很多人盲目的在“學習”(求過、求畢業、求工作…現在的生學很少有人想過自己真正喜歡學什麼,到底想學什麼,為什麼而學,怎樣學,要實現怎樣的目標…)。如果編程前沒有做軟件分析與設計,沒有確定要實現的功能與該功能的意義,只顧埋頭寫那麼多的代碼又有什麼用呢?就像我們從小到大拼命地學習考試,雖然不情願,但由於生在人口大國,教育資源有限,為了獲得更好地教學資源,考試!競爭!好不容易到了大學,有好的老師、教授指導,還有圖書館那麼多的書可以看----是知識的海洋,但我們很多人卻沒在裡面揚帆遠航而是迷失了方向,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學什麼,熱愛什麼,該學什麼?

也許我們很少想過學習的真正目的----發現世界 瞭解世界 找到自己於這個世界的價值並通過深入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個人看法)。

大學之前我們看的是教科書,寫的是為考試而出的題目…總之一切為了考大學。只知道大學是個自由的地方,是屬於自己世界。直到高考填完志願的時候我們對大學的認識還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大學到底有些什麼專業,也不知道那些專業到底學些什麼課程,只知道熱門專業名字和所謂的高薪就業,很少有人是依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選的專業,也許當時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吧!填了一個感覺自己會好好學的專業,於是就這樣來到了大學。大學的我們還是要上課,學專業指定的課程,考專業指定的科目,可我們驚訝的發現,我們好像不喜歡現在的專業!那我們又喜歡什麼專業呢?沒有了方向的我們在迷茫中掙扎著:

有的和中學一樣只管好好學,認為抓住現在就好(也許他們是對的,因為只有學好了專業才能找到好工作,熱愛與否就先擱在一邊吧,解決生存問題才是最主要的。可大學僅僅只是生存教育嗎?也許這就是現實吧。可為什麼不能有一份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呢?也許他們會在深入的學習中愛上自己的專業吧,不好說。);

有的在迷茫與逃避中混混度日,什麼專業,什麼夢想,在他們心裡已經放棄了自己更高的追求(只能說人各有志。);

有的隨波逐流只要不掛科熬到畢業就好了(很隨大流,但同樣失去了對自我的追求。);

可有些人,至少我覺得他們是有目標的,而且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他們在上大學之前就已經接觸了現在的專業,現在只是為了深造和提高自己而學的(如果我們在中學時代就像他們一樣對大學的專業有較多的瞭解而不只是侷限於有限的教科書和考試去了解適合自己的專業與工作,那麼在大學迷茫的人會不會少一些呢?)。顯然他們是幸運的,那我呢?

將近兩年的大學生活,我也有過迷茫與沉淪,但我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真正的夢想(那些能讓自己喜歡的並且願意花時間去做的事情),觀察生活,記錄靈感,收藏喜歡的資料積累共鳴的事物,聽從內心的聲音去學習閱讀,喜歡安靜的思考…

幸運的是我找到了我的夢想與價值--工業設計大師與人生的思考者:

因為我喜歡一些創造性的事物,一些讓我們的生活便捷美好的創意產品,並收集它們,記錄來源於生活的創意靈感,相信會一一實現它們;有時候對於一些事情我總是想把它們想通想合理,所以試著通過閱讀(心理學 哲學 勵志學),去觀察,去思考,去了解人性、社會乃至於整個世界,去探索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的本質和規律。我想做的事情是:為了讓人類的生活更便捷美好;為了解決人類的煩惱並啟迪人們去追求自我去做有意義的事情而讓世界更美好。

我現在知道了我為什麼而讀書了:為了更瞭解這個世界的本質和規律而正覺明智;為了設計出便捷美好的產品(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而服務於生活。也許我的選擇辜負了現在專業老師的期望,但我想這也是老師所希望的:希望自己的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真正的夢想--不分專業冷或熱;都能懂得如何學習-—在信息時代不在乎學校內或外;只要找到真心喜歡的事情,專注投入,有所收穫與成長,就是老師最大的欣慰了。

我想:大腦就是一個操作系統,不同的是我們作為人類---有思想、有夢想、有情感…而這一切來源於我們的內心,只有我們的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大腦才能更好地為之工作,去學習,去思考,去行動,去吸引我們心中想要資源的來服務我們的人生。只有我們發覺了內心的價值,才能更好地為外界創造價值。希望趁我們還在學校而且有這麼好的環境,多學習思考,多積累沉澱,終有一天我們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感謝老師的辛勤教導和您在課堂上的用心。雖然沒有學地那麼專業透徹,但存在及價值,也許您教的一些東西已經記在我的“內存”裡了,當要調用時,潛意識的就出來了。

您說要我們談操作系統實驗的感想,可我好像沒有一點專業的感悟, 一下子扯遠了,但這就是我的思考,我的感悟,願您能理解。

找到我們內心真正的夢想

最強大的行動是發自內心的,把追隨內心的直覺做有意義的事變成習慣吧,以前我們太多的不願意做的事情因為父母,社會,環境...而做了十幾年,可能還沒習慣做自己吧。如果還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就多讀書(你想讀的任何有價值的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會讓你看的更多更遠,會讓你更瞭解人生,瞭解世界,相信你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多觀察生活,試著瞭解自己,思考我們與這個世界的價值;記錄你的靈感和願望,追隨心中的直覺去行動,去嘗試,去探索,去做那些你喜歡的讓你快樂讓你成長的事情,當這些你喜歡的事情積累起來,總有一天你會在一次探索中發現一本書、一段經歷、一段人生…它將以前的一切都聯繫起來了,讓你明更白了自己真正的渴望,點燃了你內心深處真正的夢想。真正的夢想是不會輕易就被放棄,而是會給與你明確的目標與堅持到底的信心和勇氣!

如果有夢想,你要的只是為之奮鬥,去實現夢想,可我們總會聽到一些為了適應社會,為了生存而暫時或者必須放棄夢想之類的話。可為什麼呢?也許我們一開始就錯了--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著適應社會適應生活,以大人們所希望那樣的去學習生活,可大人們所希望的並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的渴望,由於當時的我們認知和能力有限而且還不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和道路,所以只好做大人們所希望的聽話的“乖孩子”,我們在懵懂迷茫中試著去適應著生活忍受著環境…可現在長大了,對我們周圍的世界有自己的認知和看法了,雖然還不成熟,但我們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有些迷茫也要嘗試著去探索。可從小習慣了被動去適應環境的我們很少主動的去學著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融入環境甚至創造我們想要的環境,以至於我們現在還得繼續被動地去適應我們可能並不想要的生活,那以後也不得不學著適應我們並不想要的未來了…但有多少人想過:如果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去發現自我,通過興趣培養我們對知識熱愛與追求;學著以興趣為基點去積累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學著去獨立思考自我完善自我;學著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並嘗試著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我們對現在和未來會不會更有勇氣和信心呢?趁現在我們都還年輕,與其為了生存而努力讀書,不如早點開始去尋找夢想併為了真正的夢想而奮鬥(去閱讀那些你感興趣的讓你成長的書而不只是侷限於專業或學校,去嘗試,去探索,去思考,去成長!)如果你知道了你要什麼,就努力去做吧!去實現你的夢想,順便也會過上你想要的生活(共勉!)。

最後,關於夢想與社會現實我想引用老羅(羅永浩)的一句話:我年紀越大,就越覺得那些心理陰暗、一肚子心計、滿腦子陰謀論的人,是因為智力不夠。這和我小時候的認識是大致相反的。儘管存在個體差異,但是整體上,足夠聰明的,進化得更好的人群,通常會傾向於選擇公平、正義,更容易具有坦誠、善良的品質。

保持本心,追隨夢想。只要還活著,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始。趁年輕,去嘗試我們想做的事,去探索自己想走的路--只要做了就有收穫,只要尋找總有答案。好好面對自己,面對生活,要相信自己,追隨心中的聲音去做那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有意義的積累終會造就有意義的有價值!

我的大學—立志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